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 第103章 能拖就拖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第103章 能拖就拖

作者:东林先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5:27 来源:小说旗

老宅里各位农会、保民营要员听了,赶忙出去。

到了村北,见护理大夫、社兵和本村农会分事正忙着迎接安顿刚到的难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后面陆续还有互相搀扶着,拄着树枝走来。

个个脸色惊惧不安,悲面凄苦。

难民们忽见来了一群男人,走路有力。村妇少女们心里有些发怵,不住的往后退。

禹允贞忙招呼道:“大家不要害怕,这是咱们农会的周会长和各位管事。”

周怀民看到难民身上都有伤血,有的胳膊都被砍断半截,半只胳膊还在悬着,自己扎了绷带,脸色苍白。

张国栋喊道:“炊事队!抓紧,让难民先吃点饭!”

黄必昌指着禹允贞道:“身上有伤的,去禹大夫那里,重伤靠前,轻伤靠后!”

又指着自己道:“没伤的,来我这里,给你们登记,发放身牌,凭牌吃饭、住下、做工挣钱。”

周怀民道:“天气炎热,大家身上如有伤,一定不要大意,找这位禹大夫诊治,不要钱!否则如果化脓,就再难治了!”

崔政这几日跟着各位大佬,亲身学习了不少管理经验,听黄必昌一说,赶忙搬来书案纸笔,自己负责登记。

闫有泰看着禹大夫支起的诊棚,保民营那边搭建的灶棚,农会这边搭的工棚,都是用高支棉布缝合搭起来的,拿来就用,毫不心疼。

平时这些心中的大人物,此刻都在焦急的跑动,忙来忙去,比自己做生意还操心。

心中也被农会这种风气所感染,自己站在这里,显得分外格格不入,便也主动跑到崔政这里:“崔会长,你去忙吧,我年纪大了,腿脚不便,但执笔写字还是可以的。”

崔政点头道:“那就拜托闫掌柜了,你登记一下每个难民的姓名、男女,哪个村的,再发一个竹牌。”交代完,崔政又引着难民找临时居住的地方去了。

周怀民拉着刚才报信的社兵,小声问道是哪个找自己。

社兵引着周怀民到诊棚下,见一个老妇搂着两个少女,少女正端着水碗。

见周怀民前来,目中有惊惧之色。

周怀民忙喊:“允贞,你先让云英她们做,你和我来一趟。”

周怀民和禹允贞带着老妇三人进了附近屋子里,和禹允贞使了使眼色。

禹允贞拉着少女的手,笑道:“小妹,这位便是咱农会的周会长,你们放心,周会长就是给咱们穷苦人家做主的。”

周怀民笑道:“正是,不知大娘如何称呼?”

老妇看着眼前的这对青年男女,男的约莫十**岁,气度亲和。女的约莫十六七岁,明眸亲切。都不像个坏人,只是两人如此年轻,又能给俺们这女流做什么主?

便道:“周会长,我是巩北范兴村的屈氏,这是我两个孙女,大杏和二桃。”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纸片,“这是有人让我给你的。”

周怀民心里激动,忙接过来,纸片被折了三四次,拆开看,上面用黑炭写的:“人: 4000”。字下面还画的有画,分明是木棒、斧头、锄头。

禹允贞勾着头也是在瞧,疑问道:“这是谁写的,竟然会我们的数字和符号?”

周怀民附耳悄声告知,禹允贞又羞又惊,张嘴道:“啊?”

周怀民点了点头,伸出大拇指,给禹允贞一个大大的赞:“允贞,你真棒,立了大功了!你教会了云英,云英又教会了他,他才能用来传信。不过这事你别和云英说。”

禹允贞被夸赞,心里甜甜的,见两个少女向二人投来异样的目光,忙道:“大娘,让你两个孙女跟着我做事挣钱如何?我是做大夫的,你知道,咱们保安堂里都是女子,你放心。”

屈大娘刚也听了这农会的安排,就是要来投奔的村民,在这里做工挣钱,安排住下。见两个孙女有这么好的住处,喜道:“那就多谢禹大夫,你们两个都是大好人。”

周怀民笑道:“屈大娘,那个给你信的人,是好人不?”

屈大娘看了看两个孙女,微笑道:“他啊,他也是个好人。”

七月,也是北方的雨季,从月中开始到月底,一连下了几场大雨,这下半年倒真是风调雨顺。

火热的天,仿佛有了一丝凉意。

宋陵村已然有了几分模样,村里村外都清扫一遍,火焚的危房都已拆除,可用的料都集中到还能用的房子上。

村道也都已铺上煤渣路,纵然几场雨下来,众人做工干活也是方便了许多。

大家也不知道周怀民怎么想的,不同意修建宋陵村到黑石关码头东西向的路,只让铺设南北的村道。

几场雨下来,现在码头到宋陵村的路泥泞不堪,极是难走。

铁炉堡往洛阳运货,现在已绕道三家铺闫掌柜那边,走回郭镇到洛阳。

周怀民现在和马巡检一样的心思,当然是在拖,能拖就拖。

如果是建设农会,那一定是不打折扣。

但如果是让协助进山剿匪,那周怀民就不乐意,因为他没有任何优势啊。

他的优势就是稳扎稳打,依靠背后的农会和百姓,步步推进。

但进入邙岭深山高岭中去攻打山寨,以现在的实力,铁定是伤亡惨重。

马巡检和魏典史带领的剿匪军,磨蹭了几日,实在拖不下去,便各自带着部众,在黑石关村驻扎。

刚驻扎到村里,就开始下雨,下了七八天,两人以山中泥泞为由,又在村里呆了四五日。

宋文瑞也是没法,不过下雨也好,最近山中土寇也是安静了许多。

杜二等人抓获了两个前来探路的偃师衙役,也得知两县正准备调兵山上夹击,赶紧催部众伐木垒石,加紧寨防。招呼几个当家头领,最近先别下山,能拖就拖。

剿匪军虽然在黑石关村里等待,但每日是要吃饭啊!

一百人每日在那,日耗粮米蔬菜也不少。

宋文瑞又征调巩北的民壮,送了几日,赶上下雨,道路难走,车坏损粮无数。

宋文瑞便和周怀民提议,从宋陵村杂货店购买米面、蔬菜等柴米油盐,运送至黑石关村,俱做本县正项支销。

早在六月,他就向府里提出“申请截留”,因为在巩县应上缴的赋税里,此时还有一批尚未运走,而春夏大旱,又有理由申请减免。

这一申请,一来一回,也需要个把月时间,能拖就拖,银子就能留在本县。

如此这般,转眼来到了八月。

在知县一再催促下,马巡检和魏典史各带弓兵衙役,开始动起来,渡过伊洛河,上邙岭剿匪,也照会周怀民,请求社兵协助前往剿匪。

周怀民以近日巩南有流贼自汝州而来,社兵需防范流贼突窜入村子为由婉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