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 第109章 谁是我们的救星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第109章 谁是我们的救星

作者:东林先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5:27 来源:小说旗

周怀民带着报社众人来到格物堂。

几位记实还是头次获准进入此地,左看看右看看,甚是好奇。

周怀民把汝州方向的流贼可能会北上巩县一事,和大家细说,又道:“如今巩西杜二在邙岭作乱,马巡检全军覆没,身死邙岭,巩县内再无兵丁阻挡。巩南的流贼几万之众,一旦入了本县劫掠,我们努力换来的这一切都要灰飞烟灭。”

报社知事陈应魁脸色一白,自己婆娘和女儿的惨死之状犹在眼前,不堪回首,来到这里只得谎称她们夜半冻死。

陈应魁心肉在绞痛,脸色瞬间暗淡下来,皱眉不知道在想什么。

同是密县的宋斌,元宵节听闻家里来了流贼,赶回家,已是焚毁一空,爷奶被杀死,父母及姊妹不知去向,估计被流贼裹挟而去,如今是死是活又无从得知。

众女子更是心里害怕,面色慌张,如今这日子,有饭吃,有工做,工钱高又体面,这好日子刚过没几天,就被这可恶的流贼打乱。

每个村民,每个百姓,都渴望自己一家人吃饱穿暖衣食无忧,都渴望不会夜半被流贼惊醒,都渴望自己付出了多少就能有多少回报,都渴望自己遭受了强者的欺凌能有人主持公道,渴望能这样有秩序的生活。

而周怀民,以农会为基础,以组织力为主,攀升科技为辅,把村民组织起来,经过八个月的运营,才把这不到半县之地建立起来一个健康运转的秩序。

谁维护秩序,村民就拥护谁。秩序就是权力。

当村民在这个秩序下付出且获得回报的时候,不管从感情上还是实质行动上,都是在巩固这个秩序,也就是在巩固权力。

村民首次尝到了真正有秩序的生活。

每日朝阳升起,一家人只需轻松拔开煤炉,就能做好一顿饭的吃过饭,孩子送到孤寡老人那里看护,自己踩着不再泥泞的煤渣路,去工坊做工。

在工坊里,有供应的凉白开,像工具坊、纺纱坊等生意好的工坊,还有茶水。

时不时会有记实来给大家读报,教一两个简单的字。

特别是妇女和少女,家里不再是牢笼,每个家人都不甘落人后,都支持自家女子去纺纱坊、去农会做工挣钱。

再不用担心往日里跑到家追要赋税、摊派的胥吏、头役。

他们现在蛰伏于周会长的威势之下,哪里还敢来村里找麻烦?

村里现在也不是好欺负的,有社兵,有农兵,会长都是本村的大户,哪个胥吏敢来?

那些大户,往日里只顾关心自己的租子收成,现在都被周会长组织起来,一起挣钱致富,但致富就要依靠人民群众做工,慢慢的,都打成了一片。

但流贼若来,这一切都为齑粉!

周怀民见众人低头沉默,气氛一下子冷落下来。大声喊道:“就像那旱灾,谁又顾我们这些村民的死活?现在流贼来了,谁能救我们?”

众人抬起头来,望向周怀民。

周怀民道:“能救我们的,全靠我们自己!我们要自己造土炮,造震天雷,造铁蒺藜。才能和流贼有一战之力。”

格物堂众人,眼里有亮光。

有一新到的工匠担忧道:“可是东家,咱们不会造土炮和震天雷啊,这铁蒺藜,倒是好铸造。”

大多工匠笑了,三个月前谁会造这吹钢法,谁会懂如何融化钢锭,谁会懂瓷模铸造,谁会懂热风窑,这不都是背靠着东家的支持,汇聚广大工匠的智慧,在反复试错和交流中学会的么?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周怀民看到格物堂各位工匠的神色,心里十分欣喜,要的就是这种在失败中成功过的自信:“我相信格物堂,相信各位师傅们。库窑你们可以取硝、硫磺,木炭你们自己烧制,还是那句话,物料不设上限,我只要炮。”

宋斌道:“震天雷,我看烧瓷就挺好,烧上一窑,能出几百个火药罐。”

周怀民点头:“正是这个理,要善用我们的优势。”

又对陈应魁道:“我看咱们这期民报啊,头条就叫《谁是我们的救星》”

陈应魁在一旁听的振奋,对各位记实道:“对,把我们现在的困难和村民说清楚,让村民讨论。”

苏文佩点头道:“要让所有村民参与进来,让大家明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就是自己的救星。”

高浅霜摇了摇头:“不对,之前为啥自己没能救自己呢,我看农会才是我们的救星。”

杨招弟道:“不对,难道农会各个会长也是救星?我看不是,我觉得周会长是我的救星。”

周怀民笑道:“我是起了一些作用,但救星称不上,还是依靠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你们要发动村民讨论,只有讨论,才能碰撞出火花。”

又道:“民报的条目除了头条、招商、农事、卫生、招工、新货,我还想加一个,就叫:【生活】”

陈应魁问:“这个条目都写什么?”

周怀民道:“我今日正好联系上一个戏班子,我想咱秋收后,忙完了,连着唱上几天大戏!把这个事告诉大家,让大家都热闹热闹,这才是美好的生活。”

几个记实听了,高兴的蹦起来:“这个好,这个好!”

“那平时没戏的时候写什么呢?”

周怀民沉思一会,道:“我能想到的,就是可以写一些大家爱听的八卦趣事、话本或者是生活小窍门。不过我认为,这个问题,你们应该去问村民,问百姓,咱们是为百姓办的报纸,百姓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就写什么样的生活。”

不光报社的几位连连点头,有了许多新灵感,格物堂各位工匠们都喝呼好。

周怀民摆摆手,又道:“本期头条再加一条,苏绍喜接连带出造纸坊、制墨坊、协作改良格物堂工艺,改任为格物堂知事,因格物堂近日工作优异,宋斌升为格物堂参议。注意保密,不要说明具体改良,仅做通告。”

“再新设农事堂,原格物堂知事黄必功,改为农事堂知事,仍负责改良稻种、粪肥、扦插番薯、管理玻璃暖棚之事。”

众位工匠和记实特别羡慕苏绍喜,短短三个月,从一个破解煤球秘方的小偷,直接升到格物堂的知事。

“社长,张参议的布告。”格物堂围墙外的周怀礼进来送信。

周怀民打开一看:“经我四人商议,派遣第六哨哨长赵至庚携一队扮做流民,深入登封一带探明虚实,即刻启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