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 第125章 保民家园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第125章 保民家园

作者:东林先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5:27 来源:小说旗

杨家庄地处巩县正中,是巩县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向东有西林庄、白窑、周家沟、八里沟等村,向南有北林庄、山泉沟、马蹄沟、三家铺、西寺村、任庄等村,向东有宋陵村、黑石关村等众村,向北可到县城及范兴村、洛尾湾等巩北一带的村子。

杨家庄虽然产业不多,但由于附近各村的厂坊众多,地处要冲,有大量社兵常驻。

现在年邦弼的度支堂、商务堂大多在杨家庄租赁院子办公,方便与各大厂坊结算和商议诸事。

杨老爷的长子杨君岳,从之前帮老爷子代管,如今已正式转为杨家庄的农会会长。

杨家庄商务堂大院。

商务堂知事周怀祺如今实力非同一般,有五名书办,二十八个办事人员。

分为堂务、招商、审计、招工、账房五组。

年邦弼的度支堂,主要负责管理银两,负责和农会、商务堂、杂货堂、保民营进行账务核算、银两出纳,但能写会算的人,都先被周怀祺抢了过去,现在度支堂内急缺大量有经验的账房。

不要说度支堂,各厂都缺。现在别管你是男是女,只要能写会算,就是香饽饽,各厂坊抢着要,工食银都私下往上加。

吃喝玩乐可以是笔糊涂账,但各厂的商号股东,特别是银股,那必须清清楚楚。

商务堂内,众人针对近来从外县涌入的做工村民进行讨论。

杨家庄会长杨君岳道:“我们现在最缺的是各厂的账房,我看不如只招会写会算的账房就行,其他人赶走。”

白窑村会长陈家茂道:“我这边现在用工的人急缺,砖厂的活辛苦,工钱也不高,咱们村民都不喜欢干,但现在买砖的村民越来越多,砖不够用。”

北林庄会长王修安道:“一些村民想翻盖新房,现在也找到我们筑路厂。”

周怀民道:“我打算解散周家沟的纺纱厂,你们几个的纺纱厂可以扩建,现在一个厂才几十人而已,我们每月生产的几千匹布匹,运到临清,像池塘里扔一颗石子,没有什么浪花的。另外铁炉堡的玻璃厂产量太低,马上入冬了,我想再扩建一下,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村民来做工。”

王修安诧异道:“你的纺纱厂不是好好的么,为啥要解散?”

周怀民笑道:“织工需要做别的货。”

周家沟纺纱厂的织工,大多是周家沟、白窑、黄冶村、铁炉堡的村民,周怀民想在后山找一个山坳,建火药厂。现在都是格物堂在做,人少不足,而且浪费人才。

原有的织工,直接转为火药厂工人,都是周家沟邻村知根知底的村民,比较可靠。

焦沟会长付惟贤笑道:“那这样的话,少一个纺纱厂,咱们就更要扩建。”

王修安笑道:“我这边,其实最急需扩建的是板车厂,咱新式的板车,现在附近五六个县,都来厂里订货,他们还羡慕咱们的煤渣路,不过这路,他们也修不了,自己不愿意出钱的。”

白窑村会长陈家茂道:“那你扩建了板车厂,我这边也要跟着扩建工具厂,不然钢铸车轴也跟不上你的生产。”

周怀民笑道:“那你工具厂扩建了,我这边的钢锭生产也跟不上,还是靠格物堂的工匠来做的,我也确实需要再新建一个炼钢厂。”

几人互视,哈哈大笑。

周怀民道:“我这里还有一个生意,不知道几位是否愿意参与。”

“你且说说,我们能做的当然要一起做。”几人点头。

“我们现在缺工,咱们的用工人员,也需要做一些调整,炼钢厂、工具厂优先招我们自己的村民,板车厂、砖厂,优先招外县来的村民。这些外来村民和陆陆续续来的流民,我们得有个安置他们的地方,不然时间长了会生乱。”

几人问道:“如何安置?”

“杨会长、王会长,我提议咱们三个的筑路厂,可以改为北林建筑厂,同时承接筑路、盖房、架桥。可以接的活更多,更广。这个也可以优先招收外来的村民。”

两人听了,抚须颔首:“正好如此,改个名字而已。”

“我提议由北林庄、杨家庄两位出地,建筑厂负责施工,修建一批保民家园。”

几人听了,惊奇道:“保民家园是什么?”

周怀民从袖中抽出一张纸,上面画的有庭院规划和规格,展示给各人看。

庭院有主屋三间,主屋两侧各为鸡舍、仓房,四周围墙,西南角为茅厕,东南角为灶房,院内东西两侧,村民可自行加盖猪圈、菜地等。

几人点头道:“和现在的村舍差不多,这样更规整了一些,这些是要卖给前来做工的外乡村民?”

周怀民道:“他们买不起的,我的意思是租赁。寻各村之间的荒地,建起四五十个这样的院子,为一个保民家园,多建几个。”

众人听了嘴角直抽搐,这周会长,只要一动手,就是大手笔。

王修安道:“这怎么挣钱?”

周怀民道:“比如登封人氏甲某,携家人假定为一男一女几孩童,租赁保民家园庭院一个,男的到板车厂做工,女人到纺纱厂做工,两人每月挣得三两,租赁费用每月三钱。”

付惟贤算道:“假如一个家园,有五十个庭院,每月租赁则收入十五两。这也可以,但不算多。”

周怀祺道:“你不能这么算,他们一家还要在杂货店购置日用之物,板车厂和纺纱厂的出货也多了。”

周怀民道:“杂货店里纺纱厂的布匹、工具厂的铁锅、八里沟的果脯、王老爷的纸、作坊的香、板车厂的桌椅板凳,闫掌柜的煤炉、煤球,他们也要购置的。”

周怀祺笑道:“你还少说一样,黄必功的肥厂,还可以收粪尿呢。”

杨君岳笑道:“如此说来,他们鸡舍里要养鸡,岂不是我持股的养鸡场,也能卖上一笔。”

众人现在对经济市场的理解已经上升到一个层次,听到如此说,哈哈大笑,道:“正是如此,你不花,我不花,村民咋养家。我看可以搞。”

王修安道:“我们怎么合股,怎么打理?”

周怀民笑道:“我提议在农会下成立一个保户堂,诸位合股至保户堂,由保户堂向北林建筑厂支付费用,建好保民家园之后,由保户堂收取租金,分成给各位。如何?”

几人点头赞成。

杨君岳道:“可以,咱们只出钱不办事,但谁来管这事?”

周怀民看向付惟贤,付惟贤道:“我来吧,这事做着挺有意思,只是哪里做的不好,各位老爷们请多担待。”

周怀民笑道:“行,你村的会长,找个得力的分事代替便是。这也不能让你白干,知事都是有身股的,你以身入股即可。”

众人又商议各自出资比例,最终确定北林庄以土地出资占股三成,周记出银股两成,王修安出银股两成,陈家茂出银股一成,付惟贤出身股占一成。

几人起草了商契,各自从怀中取出印章,一一签定。

周怀民看向众人笑道:“各位,牵一发而动全身,北林建筑厂一旦动工,上游的砖厂、采砂厂、工具厂、板车厂、木材厂等都要动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