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 第134章 杨家庄社戏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第134章 杨家庄社戏

作者:东林先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5:27 来源:小说旗

“屙出来了!屙出来了!又黑又臭的一大坨,这得有四五斤!”贺秋菊拿着沾了屎的小棍,捏着鼻子,惊喜道。

贺秋菊的大儿子,名叫石头,今年十岁。村里人都叫他大肚石。

石头自小就肚子大。不止他肚子大,他的二妹和三弟也是。

原因便是长年累月吃粗粮、野菜、树叶,食物不易消化引起的。

石头小时并不觉得有什么,但稍大一些,便瞧着男人妇女喊自己大肚石那戏谑的表情,不像是夸自己,而是以嘲弄自己肚子大为乐。

但他又不敢反抗,只能走路时吸着肚子。

自从跟着爹娘来到宋陵村,拿到了三两安家银,竟然还吃上了杂面和新鲜的蔬菜。

其实吕忠夫妻俩并不想吃这么好的,弄一点杂面糊糊就可果腹,但实在是杂货店里只有这些,麸皮面都没有。

他们并不知道,这是周会长特意叮嘱过,杂货店不能卖糠麸面,也就是带着刺壳磨的糙面。卖的大多为麦麸面。

石头的肚子小了许多,烦恼也小了许多。

刚到宋陵村第一天,便有许多人推着板车,挨家挨户的推销。

这些都是巩县本地村民,知道这些流民手里有钱。

有卖鸡仔的,有卖鸡笼的,还有卖鸡毛掸子、自家编的扫帚、竹篮、布包等。

吕忠夫妻俩商量一下,在这边也没有田地,三个孩子在家,刚好可以养一些鸡照看。

于是两人白天做工,石头就在家负责照看二妹和三弟,以及二十个鸡仔。

石头觉得在这边比老家好。

首先是房子比自己家的房子还好。

再次是吃的好。

而且自己、二妹、三弟一张床,有了新被子。

爹和娘还是盖着从老家带来的那个破被子。

最重要的是,再没有人嘲笑兄妹三人的大肚子。

这日一早,石头见爹娘没去做工,而是商量着爹在家照看鸡仔,娘要带着兄妹三人去看社戏。

石头兄妹三人虽不知道什么是社戏,但也知是可以玩的地方,雀跃起来。

贺秋菊还特意为三人梳洗,简单打扮了一番,一大早带着三人出门。

石头感觉很冷。

二妹和三弟也很冷。

三人身上穿的还是单薄的一件外衣短衫,这个时节,里面早该套一件或两件中衣了。

贺秋菊催促道:“你们快往前跑!跑起来就热乎了!”

三人跑着嬉闹起来,不时跳起来去摸路两边的柳枝。

路上前往杨家庄会场的人越来越多。

大多人都是背着包袱走着过来,偶尔见几辆马车。

石头从没见过这么多人,远处隐约听到有鼓擦声。

他看见路两旁的社兵了,不敢再疯跑,拉着弟妹赶忙回到娘身边。

到了服务站,后面便是大大的会场,人山人海。

服务站旁有两个头戴四方巾,身着道袍的中年人,看着有四十多岁,叹道:“这战乱荒年,还能见到万历年间的气象,也是难得。”

“越是荒年,百姓越是需要挣钱过日子,只要有片刻的安宁,谁会不来挣些米粮糊口?”

石头被娘亲拉着进了会场。

先是有许多村民拉着板车停在会场外围。

好几排用红砖和木板搭的支架,许多商贩在支架上面铺着货,吆喝叫卖。

“绿豆~,新鲜的绿豆~~”一个美髯男子,站在板车旁,冲路过的贺秋菊道,“大妹子,买一些吧。”

“豆腐~,孙家豆腐~~”豆香味伴着秋天的晨霜味,更是清新。

孙满仓和陈雁两人早早就来到了会场,今天还带了一坛大酱,从杂货店购置了一些油纸,几个村民手里的豆腐酱香味四散。

“菜蟒~,自家蒸的菜蟒!两文钱一截,拿油纸包着不烫手!”旁边还有一老妇,用发面卷马齿苋、红薯叶、碎豆腐,蒸得油亮。

“本地山枣!柿饼~~ 又甜又大!”八里沟的老黑叔摊开圆嘟嘟的布袋,带霜的柿饼红艳艳。

石头跟在娘后面,在一排排支架之间穿梭,左瞧右看,一直在咽口水。

“大哥,你看那边!”二妹喊道。

“泥人~ 孙猴子泥人~ ”一中年男子在一货摊前喊道,旁边围了不少孩子和男人在围看。

“娘,走咱过去看看呗~”

贺秋菊带着三个孩子凑过去,只见这男子正给货摊前三个穿着鲜衣,打扮不俗的女孩做泥人。

“二哥,我要这个猪八戒!猪八戒大肚子!”周怀民三妹喊道。

石头听到,心里不喜。

“二叔!我要这个孙猴子!”小翠兴奋的喊道。

“二叔!我也要孙猴子!”周怀礼的女儿周昌兰拉着小翠喊道。

周怀民看着两眼热切的商贩,笑道:“买,一人一个。”

做泥人的男子也无奈,大老远跑来,想靠自己手艺挣点钱,但看的人多,买的人少。

周怀民道:“师傅,看着面生,哪里的?”

“我偃师的,前些天听夏老爷让村里说,这里可以摆摊。”

周怀民看了一眼身边石头兄妹三人,衣衫单薄,鼻子上挂着清水鼻涕,身边全是孩子,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眼巴巴的看着。

这都是父母舍不得花钱,买这些玩儿的。大多还是勉强温饱,哪里有闲钱给孩子买这些。

对男子道:“给这群孩子一人做一个,让他们选,一并算了。”

泥人男子大喜,就说嘛,看这人的气宇,就不一般:“老爷慈悲心肠,这群孩子就按十五个吧,收您五十文。”

石头见那人付了钱,带着三个女孩而去。忙和身边的孩子们凑上前去,给弟妹抢到一人一个。

三人拿着惟妙惟肖的泥人,左右转圈,开心的不行。

“娘,那个人真好。”

贺秋菊从没有给孩子们买过一个玩具,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心里也是高兴:“走,带你们看戏去。”

四人穿过许多坐在下面的人,凑到戏台前一侧。

板鼓声、梆子声、大锣、胡弦声震的耳疼。

只见戏台上一个人单膝跪地,低头朝居中一人拱手。

居中一人端坐在桌案前,穿着戏袍,唱道:“有为王我金殿上~”

“观看仔细~”

“殿角下吓坏了~”

“王的驸马儿~”

石头看台上的人唧唧歪歪不知道在唱些什么,刚开始挺好玩,越听越无趣,便四处张望。

眼前戏台两侧悬挂着许多红色布条,上有字,也不知是写的什么。

戏台下最靠前的位置,摆放着几个精致的方桌和八仙椅,坐的都是些大人物。

刚才给自己买泥人的那人,正和其他老爷们说话。

后面有那三个女孩和妇人坐在一起,指着远处。

石头顺着她们指向的方向看去,原来从会场外来了三四个年轻的姐姐,和她们坐在了一块。

远处四周有社兵持着武器,在来回走动巡视。

锣鼓声、唱戏声、叫卖声、台下观众的嘈杂声,夹杂着商贩小吃的香味,和身边随风摆动的红布联,混在一起。

“原来这就是社戏啊。”石头瞧着哪里都是新鲜,心里叹道。

哦?还有马~!

石头见远处乡道上有兵骑马在疾驰!转眼就到会场,跃身下马,急步跑过来,到台下附耳和给自己买泥人的人说了什么。

那人本是乐呵呵的,听了脸色一紧,召了身边一两个人,匆匆离开会场。

随即正在附近巡逻的社兵,呼啦啦开始往会场外跑。

有些村民看到异动,有些惊异,但仍继续叫卖和看戏。

过了一刻,石头见从大路东边来了好多兵丁,紧步快跑!后面还有板车,上面都盖着油布,骡马牵着绕过服务站,都匆匆往南而去。

声势浩大,会场内的百姓有些惊慌,唱戏的也停了下来。石头抬头望了望娘,见娘也是一脸茫然。

贩卖区有少女在给商贩解释。

有一个少女,正是苏文佩,她匆忙跑上台,喊道:“乡亲们,没事,周会长带人巡逻去了,大家放心,有咱社兵呢,继续唱吧。”

众人心安,锣鼓、叫卖声,会场又热闹起来。

苏文佩走下来,一边笑着安抚众人,一边走到黄必昌前,悄声问:“咱们这边该怎么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