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 第136章 登封招工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第136章 登封招工

作者:东林先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5:27 来源:小说旗

对于周怀民来说,当下趁机在登封铺设农会,是个非常好的时机。

但他再三思虑,并不打算在登封铺设农会,原因有三。

其一:四处战乱,能躲则躲。

河南当前是个四乱之地,特别是从陕西到汝州,从汝州到归德府这一条线,农民军和官军你追我逃,来去如风。

对于周怀民来说,当下他惹不起流民军,也惹不起官军,只能偏安一隅,当个本土乡贤,守乡安民,默默积攒实力。

崇祯八年十一月,也就是两个月后,高迎祥、李自成到时被洪承畴追赶出陕西,和张献忠汇聚在河南府灵宝。

届时,河南巡抚陈必谦率左良玉、祖宽东西夹击三人,农民军遂东逃,攻打洛阳。

陈必谦急率两军救援洛阳,高迎祥、李自成逃到偃师、巩县,张献忠逃到嵩县、汝州。

其二:社兵人少,难以防守。

现在登封已破败不堪,在登封铺设农会,投入大,产出低。

还需花费精力防守在汝州附近游荡的农民军。

其三:抓主要矛盾。

目前周怀民面临的主要矛盾,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当下最急缺的还真不是田地,而是人口。

人口就是工业劳动力,人口就是兵源。

周怀民见登封知县李愍两眼热切望着自己,急于求得御寇之策。

笑道:“首先,当务之急,是解决李际遇的棉被问题。他贪得无厌,五千条棉被,即使是我,也不能一夜筹备。”

李愍急道:“那周会长能筹措多少?”

“县尊,我三日内可为你筹措一千条棉被,每条棉被市价八钱,合计八百两,不知县尊是以粮购买,还是以银购买?”

李愍尴尬道:“这……”

八百两,他现在真的拿不出来,库银早被李际遇席卷一空,他刚来一两个月,屁股还没坐稳。

登封的大户乡绅已经死亡殆尽,不死也逃了,借都没地方借。

粮食是有一些,刚收的秋税。

但好不容易收了一点秋税,再买棉被,岂不是更难完税?

也只能先救自己的命了,赋税又不是只有登封县完不成,反正都在拖欠着朝廷。

李愍道:“我用粮食购买。”

周怀民笑道:“如此就好说,一千条棉被先拖着李际遇,他也不是一个滥杀无辜之人,三日内搞到这么多棉被,这已经是我们的极限。”

李愍点头:“我自会和他解释,到时再拖几日。但这样也只是饮鸩止渴,并不能让贼寇土崩瓦解啊?”

周怀民道:“我是这样的想法,只要嵩山里的乡民愿意来巩县做工吃饭,我便愿意替乡民折色包税。”

李愍眼睛一亮,但随即又黯淡下来,狐疑道:“这会不会太麻烦你?”

张国栋笑道:“县尊,我们也是为了挣钱,只是没有像别的乡绅那么贪罢了。愿意从利润里面拿出一些替村民包税。”

李愍恍然,这才对嘛,我说巩县的赋税怎么完的这么快,肯定是被他包税了。

他想通了,狂喜道:“妙啊!”

“哪个村民愿意在山中风餐露宿的,若周会长能替他们包税,一是解了我这边的苦难,好给府里交待。”

“二是解了村民的苦难,我也是怜悯,但心有余力不足。”

“如此一来,此消彼长,嵩山土寇的部众自会消减。”

“只是该如何做起?”

农会总务堂知事黄必昌道:“此事容易,只需县尊动笔发下榜文即可。让无力缴纳赋税的村民,来这里保民大营,此处距登封也不太远,我们会沿途设站,引导村民来此。贵县再派得力师爷和税吏,来此核对,来一户,我们包一户。你们押解走。”

李愍连连摆手:“不,不,账目和银在你们这里就好,到时直接押解到府。周会长的信誉,我是知晓的。如果你们运到登封,就是白送给李际遇。”

几人干笑两声。

李愍刚回到登封第二日,一千条棉被便从巩县运来,拉走了粮食。

他抚摸着仓房里一条条新棉被,直摇头感叹。

这周怀民有本事,有信用。别的都不说,只说这棉被,这年月可不是谁能随便拿出这么多棉被的。自己县为啥就没有这种出众的士绅?

便下发榜文,告知县民,去巩县做工包税一事。

三日后,李际遇果然来取,李愍费了一番口舌,拖延了些时日再送剩余之数,把他哄走。

其实李际遇也是随口一说五千条,他没想到这李愍是个实在人,真的凑了一千条棉被。

带着意外之喜,回去把棉被发放给有功的部众家属。

部众大多为不识字的穷苦村民,领取后美滋滋的拆解开麻绳,打开棉被,里面掉出一张纸来。纸上有字,也不认识,但也没关系,还画着画呢。

画上一男一女,和两三个孩子围坐桌旁,开怀大笑,桌上尽是好馍好菜,还垒着三个元宝。

有的村民也就看一下,存放起来当擦屁股纸用。

有的村民刚好身边有识字的人,好奇问道:“这上面写的什么?”

那人拿起念道:“到巩县入农会,有饭吃,有衣穿,有工做,有钱赚。两口每月能挣三两。”

“吹牛吧,每月三两?俺们一家子挣半年还攒不到一两。”

每个棉被夹带一张,一千张农会宣传单,在嵩山深处散发开来。

商务堂书办们、保民报社记实们、保安堂大夫们、总务堂书办们,汇聚一堂,挑灯抄了大半夜,手都肿了。

众人哀怨道:“周会长,你想想法呀,现在抄送的活越来越多,今天又来这里赶工,这万一以后再抄个五千张的,我们可是忙不过来。”

周怀民也想过印刷,但现在条件不允许啊。

雕版印刷?别扯了,这玩意根本不符合农会灵活多变的印刷任务。

活字印刷?有做泥模那功夫,都抄完了。

宣传单这字和画逐渐在嵩山里传开,有村民还听说:“这事应该不假!知县老爷都发了榜文!去了就包税,再不用躲在山里!”

像一些单身光棍们,感觉在这里倒是逍遥快活,打粮一次,收获颇多,自己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但那些拖家带口的,就难熬了。

一家几口人,有老有小,柴米油盐、衣物保暖、看病用药、吃喝拉撒,哪样在山里都是费神的事。

听了这些,心里就动摇,后来听说县尊也发了榜文,又能做工,又能包税,陆续有人带家人下山往巩县而去。

“这周怀民欺人太甚!我不找他的麻烦,他倒是背后使阴招,来挖咱的墙脚。”李际遇拿着宣传单,坐在聚义堂里,使劲甩着,哗啦啦作响。

堂下众首领也都看了。

陈世俊道:“之前我说过,这姓周的惯会收买人心,你们都还不信,如今可是领教到了他的手段?”

陈金斗拿着宣传单,边看边自语:“此人果然不一般,即便是收买人心,一千条棉被也不是谁都能凑齐的。”

老虎哥道:“老弟,看来这周怀民真的富足的很,不如我们再去攻打任庄,包税的税银也必在那里。”

陈金斗笑道:“老虎哥,那任庄现在既有赵良栋的防守,还有周怀民的保民大营,我等干嘛去送死。”

“那你说该如何?直接去攻打他们杨家庄?杨家庄他们仓库多的很。”

陈金斗摇了摇头:“不可,陈大哥不是说了,他们不但有社兵,各村还有农兵,一旦我们深入,一定难以脱身。”

“那你说打哪里?”

陈金斗笑道:“我们分兵两路,一路佯攻桂花庙这个小村,那保民大营必定去救,到时我们再取保民大营和赵良栋的仓房。”

陈世俊抚掌笑道:“妙,咱们人多,正好分兵,待桂花庙社兵回去救援保民大营时,我们路上再设一路伏兵。”

众人闻之,哈哈大笑。

看向李际遇,李际遇满意点头道:“就如此办,你们各部速去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