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 第4章 吃肉的感觉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第4章 吃肉的感觉

作者:东林先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5:27 来源:小说旗

周怀民从袖口里掏出一张纸,交给允贞,“既如此,你先在平安堂做个布告主事,这是咱保民社的社兵名单,需要按照名单造册,册中须有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职衔等,每册预留嘉奖、刑罚等页。”

其实禹廷璋并不想让自己女儿做这跑腿传话、抛头露面的活,有伤风化,心里接受不了自己女儿如此不体面。

但世事逼人,不做工就没饭吃,自己带着这两个孩子逃荒,女儿只有被流寇祸害,自己倒毙路上的份。

相较之下,还是如此便好。

而且他来到村里这几天,村里都是亲族,不管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幼,是妇女还是少女,都要为了活着,去干活。

捡柴、拾粪、摘花、纺线、淘洗、晾晒、织布、拉货、下地。

为了一天吃的两顿,在这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都要付出所有的人力和时间。

哪里有那么多斯文人的破规矩。

后世人想象古代生活最大的毛病就是以偏概全,听说了明清的男女授受不亲,便认为人人都是如此。

看了几篇文章,讲的明朝经济发达,便认为整个大明都是如此。

看了几个视频,讲的工钱很低,便认为整个大明都很低。

现实情况根本不是这样,分析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环境。

江南文风浓厚,经济发达,流传下来的史料和记载也很多,所以后世更多了解的是南方的大明。

而其他地方,几乎都是小透明。

在崇祯八年的北方,生态环境脆弱,物价飞涨,无论是粮食产量、风俗习惯、工钱水平,都和南方不同。

就拿后世的南方、北方,在交通如此发达,融合如此密切之下,仍还是相差巨大。不要说明末了。

日头渐高,不知不觉已过去一个时辰。

“二民弟,我们要站到什么时候?”周怀庆忍不住问道。

周怀民讲道,“在保乡社里,你成为社兵,就不要再叫家里的称呼,社兵都叫我社长。”

“社长,我们要站到什么时候?”

“站到吃饭,以后大家就这样的操练规矩。”周怀民说道。

旁边的土灶大锅里,白菜炖豆腐的香味开始飘了过来。

众人早上就没吃饭,都空着肚子等着中午这顿免费的。

这会站立了半天,每个人一直咽唾沫,眼睛一直往土灶那里瞟。周怀庆不自觉的擦了擦嘴角的口水。

“我检举第一队的周怀庆刚才擦嘴。”第二队的队长周怀彪喊道。

“你他娘……”

“第一队记错一次,第二队记功一次。周怀庆骂社兵,违反三大注意,说话要和气。再给第一队记错一次。第一队现在记错两次,一会最后盛饭。”周怀民打断了周怀庆的施法。

第一队其他四个人恨死周怀庆,但又敢怒不敢言。这几十号早上没吃饭的男劳力,等排到自己,也许只剩菜汤了。

众人除了自己紧绷着不动,都在寻其他队的错处。

“第三队的周德旺的腿动了!”第四队的队长周怀武斜眼道。

“第三队记错一次,第四队记功一次。”

周怀武看着周德旺这叔辈的满脸吃瘪,满是得意。

日到头顶,饭菜已好,杂粮饼配白菜豆腐。第一锅里的还放了一些肉。

“好了,上午操练结束,第二队和第四队先吃,然后其他队,再是第三队,最后是第一队,三个锅里只有第一锅有肉。”,周怀民说完,各社兵松了口气,两腿僵硬,第二队和第四队赶紧跑去盛饭。

“嗯,香,真香。”周怀武端着碗一边摇着头细品,一边大声喊道,“还是第一锅有肉的白菜炖豆腐香。”

“老保嫂,你的勺子不要抖啊,把那么一大块肉都抖掉了!我的五花肉!”

盛上第一锅的社兵们都开怀大笑,蹲成一排,呼哧呼哧的吃着饭。

后面蹲着的两队是又气又馋,揪着心眼巴巴的看着第一锅的熬菜全没了,都不理周怀庆和周德旺。

这俩人知道自己拖了后腿,周德旺是埋着头不说话,周怀庆一直在锅边转悠,拉着德平婶的胳膊大喊道:“德平婶,你少给他们盛点啊,一会我们都没菜。”

“去!”德平婶推开他,没好气的说,“自己不好好练,活该吃不上。”

正在排队盛饭的周怀礼道:“你不要在这里捣乱啊,过一边去,下午你再练不好,还是没你的饭,不,是没你第一队的饭。”

这些堂兄弟和宗亲,便是自己以后起事的资本。

刘邦靠着沛县的狐朋狗友,杀狗的、养马的、吹丧的,出了萧何、曹参、樊哙、周勃,得以举事争霸天下。

刘秀的核心班底\"云台二十八将\"中,如邓禹、吴汉、贾复和岑彭都来自南阳。这些人原本只是地方普通士族,但在战乱中逐渐崭露头角,展现出卓越才能,终为刘秀统一天下的得力助手。

曹操自三英战吕布,虎牢关前解散之后,回到乡里,聚起曹氏、夏侯氏亲族,荀彧、郭嘉、夏侯惇、夏侯渊、曹洪等将,一夜之间成为一方诸侯。

朱元璋的凤阳一县的老乡,徐达、汤和、常遇春等人皆附近乡里,开局一只碗,驱除鞑虏,立国大明。

创建一个新的王朝并构建其治理体系,实际上只需一个县的人才储备便已足够。

真正罕见的是具备识人慧眼的领导者。

以历代开国君主为例,无论是刘邦、朱元璋还是刘秀无一不是天赋异禀的杰出人物。

社兵们有了上午的磨炼,下午的操练就简单多。

兵不练不足以强,说的就是团队的协作能力。同样是三个社兵对战三个流贼,依靠兵种配合的军阵,社兵一方就能完胜。

行止有矩,进退如一,如臂使指才能爆发强大的战斗力。

要让社兵都能理解上下左右,前进后退,形成肌肉般的记忆,从而协作有序,就是要多练。

下午周怀民操练的就是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向前走,向后走,向右看齐,向左看齐。

说起来容易,但参加过军训就知道有多难。难得是一个队伍的统一,你看这十个队就没有一次统一过,总有左右不分的笨蛋。

无他,唯手熟尔。只有多多操练。

经过一个时辰的敲打,开始略有成效,十个队总算能按令执行,虽然队形还是歪七扭八,但基本的左右前后已能分清。

两个队为一组,互相指正练习,记录错误。

这些只需两三天,就能基本熟练,到时即可配装兵器,操练军阵。

周怀民早已规划好,社兵前期先采用鸳鸯阵。

现在主要矛盾是防范土寇。至于流贼,真的打来了那便逃命吧。

不过流贼大军不会吃饱了撑得来攻打小山村,主要还是熟悉本地富家乡绅的土寇。

对付土寇,鸳鸯阵是再适合不过的,武器好制作,对付非正规军很有效,一群土匪,只是为了给自己劫掠金银粮米,各自为战,而且也没甲,又不会队列没有配合,遇上军阵,狼筅一架,只有逃命的份。

鸳鸯阵所需武器也相对简单,周家沟是山村,家家都有柴刀,配木柄、木盾便是。

于是找人来到主院,把周老爹栽种的竹林砍倒,拖到工具坊。

之前周老爹为镖师采买的一些猎弓木枪,大约有一二十支,用这些竹竿,能制作几十个狼筅。可解燃眉之急。

不过对于五十人社兵来说,武器还是远远不够,怎么办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