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恋人》的结局在网络上引发了一阵热潮,但真正引爆娱乐圈的,当属华影集团联合文化部正式对外公布的【电影扶持计划】。
在官方授意下,各大官媒,包括央视,纷纷转发了这则消息。
社交平台也第一时间安排上了热搜。
其中最开心的莫过于电影行业的从业人士了。
毕竟谁不希望自己从事的行业得到政策的扶持,以及良性的发展呢?
物质方面,早在几年前,华国就已经成功晋级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物质富足。
而精神方面,目前还没有一项具体的数据,能够完美体现华国在精神文化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这便是【电影扶持计划】成立的初衷。
以世界第二大票房市场,作为华国在精神建设上的代表,可以说再合适不过了。
同时这也代表了,国家正式将电影市场,视作华国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作为利益相关者,华国大大小小的导演们,自然成了当下媒体追逐的主要目标。
究竟有哪些导演能够成功入围这次的【电影扶持计划】?
不止吃瓜群众们好奇,圈里各大导演同样翘首以盼。
参加了闭门会议的十位导演自不必多说,一边嘴上装傻,一边心里偷着乐。
当然,在官方没有公布正式名单之前,他们肯定是不敢主动跳出来的。
混到这个地位的谁也不傻,得罪了官方,人家有无数种方法给你穿小鞋。
一些底层导演自然没什么好纠结的。
这么大的馅饼肯定是落不到他们头上的,能够趁着这波行业扶持,喝上一口汤,他们就都心满意足了。
只有那些地位不上不下,处在中间偏上的导演们,一个个心跟猫抓了似的。
一方面,这次的扶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不但审核方面大开绿灯。
投资、分成、宣发,甚至档期和上映时长,方方面面扶持拉满。
可以简单概括为——
包赚。
另一方面,这次计划公布之前,没有透出半点风声,他们并不清楚这次的名单已经内定,所以一个个开始计划找人公关。
只可惜官方似乎算到了这些人的想法,当天便公布了【票房扶持计划】的入围名单。
这下可算是在导演圈放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当天公布计划,当天又公布名单,这不明摆着搞内定么!”
“黑幕!绝对有黑幕!”
“我还没发力,就落选了?”
“我倒要看看哪些人配踩在我头上!”
一些导演激动的点开名单。
与此同时,网上所有影迷也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排名不分先后,但排名有先后。
最前面的三个——
张毅谋、陈恺歌、冯晓刚。
大家都没话说,毕竟圈内地位摆在那,四代导演不出,他们就是华语电影的牌面。
再往后两个港岛导演,也没什么争议。
港片本来就是华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内地后,港圈更是成了电影圈最大的山头之一,港圈拿两个名额,天经地义。
接下来从宁昊开始,就有反对的声音出现了。
宁昊还算好,毕竟有历史票房摆在那。
陈可幸也问题不大,挑谁毛病也不能挑名单里唯一一个女导演的毛病嘛!
到了管唬、姜闻,就开始有争议了。
别提奖项,现在大家聊的是票房。
这两个文艺导演,票房方面有任何建树么?
姜闻更是有被封杀的前科,所以凭什么选他俩?
一些导演瞬间有了我上我也行的感觉。
然后,最后一个名字。
正常来说,排名越往后,争议越大。
但这个名字却是张潇辰。
一帮导演刚刚兴起的斗志,瞬间哑火。
怎么忘了还有这位爷?
另一边,网络上也开始议论纷纷:
“张潇辰入围怎么说?他入行才两年吧?”
“金棕榈导演,外加影史票房记录保持者,他拿一个名额没毛病吧?”
“为什么张潇辰排最后?”
“所以这个名单到底怎么选出来的?论地位,轮不到张潇辰,论票房的话,他倒是没争议,但管唬和姜闻凭什么入选?”
“什么是地位?张潇辰在导演界还不够有地位?奖项、票房,哪个张潇辰不是行业顶尖?”
“不管你服不服,都不妨碍张潇辰是华语影坛的一面旗帜!”
“……”
说着说着,网上一帮人开始歪楼,从讨论整个入围名单,变成了讨论张潇辰。
实在是张潇辰的经历太富有传奇性。
他二十多岁的年纪,混在这个名单里格格不入。
但他金棕榈导演,外加票房记录保持者的身份,又让他当之无愧。
这种浓浓的割裂感,使得他的名字就像吸铁石一般,牢牢吸住大家的视线。
同时导致每到《无名之辈》的拍摄间隙,就总有剧组工作人员跑来恭喜张潇辰。
——张导你今天又上热搜啦!
——张导,xxx公开发声力挺你!
——张导,xxx在网上阴阳你,被网友怒碰!
搞得张潇辰也是哭笑不得。
对于张潇辰的入选,剧组上上下下自然干劲十足。
已知张潇辰就是票房保障,再加上这次史无前例的票房扶持,《无名之辈》肉眼可见的前途无量。
毕竟谁会不希望自己在所处的行业里,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呢?
对张潇辰来说,这同样是好事。
白给的流量不要白不要。
这都是日后真金白银的票房啊!
还有就是几位导演在闭门会议上立下的“军令状”。
那个就更刺激了。
官方现在还没公布,不代表以后不会拿出来宣传。
这可是顶级爆点。
天知道张潇辰五十亿的数字公布,舆论会沸腾成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