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箍当头,欲说~还~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段副歌的演唱,生生将今晚的气氛带上又一个**。
这也是《悟空》之所以让无数听众觉得经典的原因,正是在于他的情绪,一直在向上层层递进。
【欲说还休】,出自辛弃疾的诗句——【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常用于说明情绪复杂,心里明明想说,却不敢说,或者不愿说。
这里用在悟空身上,再加上金箍当头四个字,浓浓的不甘仿佛要化作实质,几乎要吞噬每一个看到这的观众。
就连萨丁丁,此刻都放下话筒,目光凝视着台下观众,仿佛认命了一般。
但悟空会妥协么?
或者欲说还休就真的结束了么?
到此为止,那还是大家心目中的斗战胜佛么?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如果说前面是戏腔 民族唱腔共同演绎下,一出压抑至极的流行音乐大戏。
那么接下来萨丁丁的表演,便是将流行音乐上升为戏剧的最**。
相比于第二段的爆发,萨丁丁在第三段的演绎中,再次将音调拔高。
“我要!这铁棒醉舞魔!
我有!这变化乱迷浊!
踏碎凌霄,放肆桀骜!
世恶道险,终究难逃。”
一个【我要!】,极致的怒音像是在向世人宣布大圣的回归。
与此同时,萨丁丁背后大荧幕里,大圣的形象也彻底鲜活了过来。
这个时候,所有观众才突然真正意识到,这首《悟空》。
它可是《大圣归来》的主题曲啊!
就像歌词里完全没有悟空二字,却处处唱的都是悟空。
《悟空》的歌词里也没有提到归来,萨丁丁却用她的表演,向大家生动展示了大圣从迷惘,到不甘,最后王者归来的整幅画卷。
大圣,归来了……
【踏碎凌霄,放肆桀骜!】
不断上扬的声调,向世人展示着国家队的恐怖实力,末尾【桀骜】二字,更是直接被萨丁丁直接顶上了头声区的最高范畴——Ab5。
萨丁丁背后的大屏幕上,首次浮现出了文字。
正是前世《悟空传》里面的经典句子。
【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的眼!】
【我要这地!再也埋不了我的心!】
极致的肆意和桀骜,让当下所有观众,无不热血沸腾。
“天遮不住眼,地埋不了心,这tm才是齐天大圣的真实写照啊!”
“这台词!只能说这才配得上大家的童年偶像!”
“回来了!我最崇拜的大英雄回来了!”
“奈何本人没文化,一句牛逼走天下!”
经典之所以经典,那就是换个世界,换种登场方式,依然能第一时间引发读者的共鸣。
短短两句话,便将齐天大圣孙悟空的真实写照,呈现在每一位观众面前。
大圣的形象,只通过这一小段歌词和两句台词,便无比清晰的凝聚在所有人心中。
再往后,最高音结束,歌曲的表达来到了真正的戏曲范畴。
“世恶道险,终究难逃~”
萨丁丁当然不是唱不了戏腔,正相反,她的戏腔水准是绝对优于原唱戴荃的。
但她前世翻唱时,却不像戴荃那样通篇采用戏腔,而是直到最后,才将这件终极武器彻底展露出来。
一方面,这涉及到了过犹不及的道理。
通篇的纯戏腔,虽然显得高级,但无疑会让观众感到疲惫,除非你是真正的戏曲迷。
另一方面,戏曲和音乐,本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你当然可以把二者融合,但它们应该起到的,是相辅相成的作用,绝非东方压倒西风。
而萨丁丁的处理,无疑是其中的典范。
值此关键时刻,戏腔的加入,可以说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
而纵观前面这一整段歌词,又仿佛是对之前副歌部分【我要这铁棒有何用?】、【我有这变化又如何?】的回答。
我要这一切,是为了反抗,为了高歌,为了众生平等。
而如何能够获得平等呢?
答案便在整首歌的最后一句——
“这一棒,叫你灰飞烟~灭~~!”
如何能够平等?
当然是大圣的如意金箍棒下,众生平等咯!
这里,萨丁丁用的是戏腔里老生的唱法,虽然音调方面比不上前面的Ab5,但气势上却是将“燃”字发挥到了极致。
更将热血的情绪,推到真正的顶峰。
而这,便是戏腔在音乐中,一锤定音的经典表现。
当然,观众并不会意识到这些技术上的细微差别,无与伦比的视听体验,已经吸引了大家的全部心神。
大脑部分已经处理不了更多的信息,只剩下——
爽、刺激、兴奋、激动等等这一类简单的情绪共鸣。
他们脑海里此刻只剩一个画面,那就是大圣用他手上那金箍棒一挥,什么魑魅魍魉、漫天神佛全都烟消云散。
不止现场观众反应强烈,后台一直关注着舞台表现的总导演,以及其他一些工作人员,此刻同样震惊不已。
他们不是第一次听到《悟空》这首歌,但却是第一次感受到火力全开的萨丁丁,外加气势恢宏的舞台背景所呈现出的极致效果。
“导演!收视率已经断崖式领先了!甚至……”
“甚至?”
“甚至这会收视率依然稳定,没有下跌的趋势。”
副手的语调显得有些尴尬。
毕竟收视率没跌,又不是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成就。
但事实就是,这场元旦晚会目前的收视率,已经突破常规,堪称逆天。
功臣是谁自不必多说。
现在节目结束了,收视率却奇迹般的稳住了,这就由不得副手不震惊了。
事实就是,观众已经被这场表演彻底征服,他们一时间忘记了换台。
或切至后台,或掏出手机登入社交媒体,或打开即时通讯软件。
迫不及待的宣泄自己心中所想。
“看了央视元旦晚会,萨丁丁老师《悟空》表演的铁子们看过来,我宣布个事,张潇辰娱乐的神!”
“燃爆了!央视晚会版《悟空》,可以说是我近年来,最喜欢的现场表演了!”
“主题曲能做到这份上,我开始相信《大圣归来》绝对不会让人失望了。”
“求求快点上传到音乐平台上啊!迫不及待想要单曲循环了!”
“我不允许有人没听过《悟空》,如果你实在错过了,速速去央视频看回放,回来之后你一定会感谢我的。”
热搜上,#悟空#、#大圣归来#等等词条直接杀疯了。
另一边,导演收到战果后,满意的点了点头,也不再纠结收视率的事。
毕竟他们是央视,收视率也不过是考核标准之一。
更重要的,其实是舞台本身,以及其引发的正面社会影响。
这一点,《悟空》做到的,甚至比她力挽狂澜,以一己之力将央视元旦晚会的平均收视率,牢牢锁在同时段第一的宝座上,还要有意义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