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
张潇辰笑了笑:“倒是没到有生之年系列这么夸张!”
“五年!五年后我就要全面启动流浪蓝星计划!”
张潇辰向郭凡大致描述了一番他未来五年的计划,以及郭凡在这项计划中的含金量。
首先,原始资本的积累。
张潇辰计划《流浪蓝星》的投资额是十个亿,甚至张潇辰都做好了无人看好,外部投资为零的准备,所有资金都由他自己筹措。
其次,项目主导人。
这里张潇辰选中的自然是郭凡,毕竟张潇辰的主要精力要放在资本的积累上,他需要一个信得过,且能沉下心吃苦钻研的人,来负责具体的技术和管理。
而这个主导人的最佳人选,自然就是赛博妲己郭凡了。
这里,郭凡听到自己名字的时候,差点吓懵了。
随后便是浓浓的不真实感。
他不明白,这么一项伟大计划,怎么就突然交给他这个初出茅庐的副导演了?
同时,也让郭凡明白过来张潇辰对他究竟抱有多大的期待。
《流浪蓝星》这种计划投资近十亿的大项目,张潇辰居然愿意以他为主导?
好吧!
按张潇辰的说法。
自己还需要先独立执导几部电视剧或电影,积累剧组管理经验。
接着再用几年的时间,去到好莱坞交流学习,重点关注对方成熟的电影工业流水线和科幻场景搭设。
最后学成归来,经过张潇辰的考验,才能接手《流浪蓝星》的主导工作。
听起来很像无良老板压榨员工的惯用伎俩——画大饼!
但郭凡深知,如果张潇辰心中真有一个伟大计划的话,以上步骤都是必须走的。
拍大片不是请客吃饭。
更没有人生而知之。
学费是要交的,一切是要从头学起的。
华国从来不缺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科幻大片这座大山也早就有人想要征服了。
那为什么直到现在。
一谈起华国科幻大片,就仿佛镜中水月,空中楼阁呢?
因为难!
因为太难了!
每一步都太难了,所以聪明人都选择望而却步。
张潇辰笨吗?
不!
正相反,在艺术领域,郭凡从没见过比张潇辰更聪明、更有悟性的人了。
这么聪明的一个人,为什么会选择扎进华国科幻这摊浑水呢?
他明明什么都不缺。
年少多金,凭借出道几部作品,就赚到了其他人几辈子都赚不到的财富。
功成名就,在华国互联网上,张潇辰已然成为华国新一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
爱情圆满,至少在郭凡看来,张潇辰和刘亦非这对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完美如张潇辰。
能让他发自内心的想要做成一件事的,只有心中的信念吧?
也是。
没有对科幻的热爱和信念。
又怎么想得到《开端》的时间循环概念?
又怎么写得出《流浪蓝星》这种伟大的作品呢?
这一刻,张潇辰的形象在郭凡的眼中变得无比伟岸。
这是华国科幻的先驱者,
抱着殉道者的决心,
妄图点燃华国科幻的火种。
此后,华国科幻将不再是永夜。
而你,张潇辰。
是唯一的光。
郭凡的心底,泛起对张潇辰无边的敬意。
但回归到现实。
饶是郭凡平时自命不凡,此刻都有些诚惶诚恐:
“为什么是我呢?”
他当然不是惜身,他只是害怕能力不足,拖累了张潇辰。
张潇辰心道:“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你更傻的人啦!”随后笑了笑:“我这个计划说出去,有几个人会相信?”
“额……”郭凡挠了挠头。
“但你会相信,而且还会按照我的计划走下去,对么?”
“你有这个信念,就已经胜过千万人。”
……
三天后,随着最后一个补拍镜头完成,《那些年》正式杀青。
整个剧组都成了欢乐的海洋。
这段时间,大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每个人都尽了120%的努力,生生赶在四月底完成了全部拍摄。
使得接下来,张潇辰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剪辑、配乐、配音等一系列工作。
同时,电影杀青的消息也第一时间同步在了星辰影视的社交媒体账号上,瞬间引发观众热议:
“终于杀青了,期待电影上映!”
“终于又能看到张潇辰和刘亦非同框了,期待肖鹤云和李诗情再续前缘!”
“预告片里的婚纱刘亦非太美了,期待在电影院看到一场盛大的婚礼!”
“谢谢张潇辰!谢谢那些年!让我找回了昔日旧爱,我们一定会去电影院支持的!”
得益于张潇辰在之前预告片里的魔鬼剪辑,影迷普遍认为《那些年》是一部剧情轻松的青春校园片。
主打一个历经劫波,有情人终成眷属。
而作为刘亦非和张潇辰的大银幕首秀,愿意为之买单的粉丝还是很多的。
闻讯赶来的粉丝们,纷纷在评论区里留言道:
“刘亦非一生推!期待在电影院看到刘亦非的表演!”
“刘亦非单马尾真是太美了,别的不说,《那些年》的服化道还是用了心的。”
“剧情我不好说,青春校园也拍不出什么花来。但就预告片里展现的细节,我只能说,张潇辰可太懂观众想看什么了!”
“高举菲潇cp一百年不动摇!”
……
另一边,回到燕京的张潇辰,开始把精力放在《那些年》的后期制作上。
整体的剪辑风格和大方向,是由张潇辰这边提出,而具体则是由星辰影视的剪辑师操刀。
但张潇辰几乎每天都在现场把关,确保剪辑路线不会偏离他的想法。
毕竟,人才培养虽然是必须的,但作品质量更要严格把关。
至于其他诸如后期合成、配音、配乐这些工作,也都有资深团队负责把控。
这些方面,甚至不需要张潇辰盯着,只需要定时关注,把控一下大方向即可。
等这一系列工作做完,时间已经来到了一个月后。
《那些年》的样片正式定稿。
这一个月,各个后期团队可以说都是尽心尽力。
其中当然离不开张潇辰给出的高薪水,以及奖金鼓励。
但不得不说,整个星辰团队的年轻化,也是公司氛围积极向上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