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天地玄门 > 第16章 变戏法的道士

天地玄门 第16章 变戏法的道士

作者:远行者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23 23:26:21 来源:小说旗

“果然是好戏法!”那李公子首先反应了过来,高声喝彩道:“少华山的道士居然会变戏法,真是少见!”众书生纷纷附合。

徐霞客离这道士很近,见这道士脸色微变,显然不是因为那帮书生不明白这是高深的武功,而是因为他们说“少华山的道士居然会变戏法”,心里暗想,只怕一会儿还有好戏看。

那李姓书生却全然不知,自顾自的在那里感叹着:“少华山果然是名山啊,连道士都会变戏法。”

一边上,另一个书生接口道:“这少华山可是历代文人喜爱的呢。东汉大家张衡在《西京赋》中有‘缀以二华’之名,将少华山与太华山并提,可见其声名之大。”随即摇头晃脑的吟道:“汉氏初都,在渭之涘,秦里其朔,实为咸阳。左有崤函重险、桃林之塞,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跖,以流河曲,厥迹犹存。右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岐梁汧雍,陈宝鸣鸡在焉。于前终南太一,隆崛崔萃,隐辚郁律,连冈乎嶓冢,抱杜含户,欱沣吐镐,爰有蓝田珍玉,是之自出。于后则高陵平原,据渭踞泾,澶漫靡迤,作镇于近。其远则九嵕甘泉,涸阴冱寒,日北至而含冻,此焉清暑。尔乃广衍沃野,厥田上上,实为地之奥区神皋。昔者,大帝说秦穆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而翦诸鹑首。是时也,并为强国者有六,然而四海同宅西秦,岂不诡哉!”

周围书生哄然叫好,纷纷说道:“钱公子果然博学多才。”

那李姓书生见钱书生抢了自己的风头,哪肯让步,急忙接口道:“唐代诗人杜牧、张乔、郑谷等,都咏过少华山,张乔吟道:‘少华中峰寺,高秋众景归。此连秦塞起,河隔晋山微,晚景蝉相应,凉天雁并行,殴殷勤记岩石,抵恐再来稀。’杜牧有《望少华》诗三首,郑谷有《少华甘露寺》。身随白日看将老,心与青云自有期。今对晴峰无十里,世缘多累暗生悲。文字波中去不还,物情初与是非闲。时名竟是无端事,羞对灵山道爱山。眼看云鹤不相随,何况尘中事作为。好伴羽人深洞去,月前秋听玉参差。果然好诗啊。”

钱姓书生见李姓书生对自己的文才吃醋,心中有气,只是他不敢与李姓书生公然对抗,一肚子的火无处发泄,转身看到小姑娘月儿正坐在一边生气,不由得把这火就发到了月儿身上,扬头将茶喝光,叫道:“小姑娘,快来添茶!”随即对坐在一边的道士说道:“杂毛老道,你不必再变戏法了,这一回看我变个戏法来。”说着双手前伸,做了个摸索的动作,意思很明显,就是要再摸一摸月儿的手。

那道士怒哼一声,手中突然一抖,只听一声惨叫,那钱姓书生左手捧着右手连连呼痛。众书生初时不明所以,但一转念间就明白了,想来是这个老道在使坏,纷纷跳起,却听得“唉哟”“不好”“啊呀”之声不绝于耳,众书生跳起一个倒下一个,转眼间居然都倒在地上叫,或捧手,或捧脚,都在那呼痛。

道士嘿嘿一笑,转头对卖茶的老人说道:“真是不好意思,弄坏了你的桌子。”

徐霞客这才注意到,原来那道士方才就是用手将桌子边上的木头一块块的捏下,将这小木块弹射而出,将众书生打倒的。他心中不由暗自吃惊,心想这桌子在这道士手下就象泥捏的一样,但一弹出又如利箭,这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功?

那道士却不理会徐霞客敬佩的目光,只是淡淡的自语道:“老道我最不喜欢看人躺在地下打滚,要是还有人打滚,我这下一颗木块可就打进。”

只听一声叫嚷声,脚步声急,一众书生纷纷爬起,你拉着我,我拽着你,纷纷跑出凉亭,头也不回的跑远了。

那道士一笑,将一锭足有五两重的银子放在桌上,起身就走。徐霞客心中佩服这人的仗义,更佩服这人出手豪爽,急忙叫道:“请问道长贵姓?”那道士脚下不停,声音远远传来,人却已经走远了:“老道司进。”

徐霞客一呆,心想天下哪有人姓司的?姓司马的倒是有,但那是复姓,可不是姓司叫马。

身后,一个人却是一声惊呼,哗啦一声,茶碗掉在地上打的粉碎。徐霞客转头看去,只见小姑娘月儿和那老人脸上惨白,都在那发抖。徐霞客心中大奇,不知道这老道报了个怪名怎么就让这两个人吓成这样。当下问道:“这个司进道长,可有什么奇怪?”

那老人听得这一问,更是吓的不轻,向着徐霞客连连打拱:“这位公子,老汉多谢你仗义相救,这事老汉是说不得的,天色也已经不早了,请公子上路吧。”

徐霞客见这老人吓成这样,也不好再问,只得付了茶钱,走出凉亭。却听得身后脚步声急,一个清脆的声音叫道:“这位公子,请等一等。”

徐霞客转过头来,见正是那个月儿。月儿的小脸红红的,突然向徐霞客深施一礼,嘴里说道:“多谢公子了。”

徐霞客不由得有些悲哀。这一老一小,不能在家休息,却要在这里辛苦操劳,还要忍受这种假斯文的侮辱,实在是让人感叹。他回了一礼,答道:“小事而已。”

那月儿却又低声说道:“公子,往前是大路,向右有个上山的小路,我看你是想上山去,你千万不要从那小路上,要顺着大路走,再往前一里左右就有另一条上山的路了。你要从那条路上山。”

徐霞客心中奇怪,心想这少华山下怎么都这么神神秘秘的,脱口问道:“为什么?”

月儿急忙摇头:“说不得,总之公子要听我的话!”说罢转身跑回凉亭去了。

徐霞客呆了一会儿,心想这些事实在是难以解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但月儿的嘱咐一定是好心的,听人劝,吃饱饭,自己人生地不熟的,还是多加注意为好,当下翻身上马,催着马前行。

那马却不肯快走,只是悠然的迈着小碎步,徐霞客无奈,只得随它,坐在马上又翻开《水经注》,看看书里如何说少华山的。

《水经注》上对少华山的描写十分详细,上面写道:少华山有三座山峰,当地人称东峰、中峰、西峰。东峰除与中峰一狭窄的连接处外,几乎都是笔直的岩石,如一巨柱拔地而起,西峰即五龙山,又名马岭山。西峰略低于中峰,峰上有一石洞,系人工开凿,长七、八米,其内黑暗,呼之若风。相传曾藏虎,故名老虎洞。少华山东峰、中峰、西峰紧紧相连,其长八百余丈,最宽处只有五丈。南侧是深不见底的绝壁,北边是攀登艰难的陡坡,山势异常险峻。峰顶灌木丛生,松柏摩天,白云缭绕,怪石矗立。站在山巅上环顾,北有渭水如带,蜿蜒东去;东看太华山耸立云端,魏峨挺拔;南见万山起伏,直达天地;西望风烟万里,迷茫无涯。从中峰沿东山梁北行,如履鱼脊,即到北峰。一块石坪方圆十几米,号称王伯当的跑马岗,旁有一圆形石槽汇集雨水,人称饮马池,石坪上立一巨石,隔断通行,其西侧只有容一人通过的石砌的洞。中峰称少华山峰,又名独秀峰或玉女峰,东峰又名阜头峰,北宋宁西五年阜头峰崩裂,其崩山遗址今称半截山,又称复成山,东峰崩下的土石东西五里,南北长十里,压伏民居数百户,民间称“山塌金斗玉”。

三座峰中,以中峰的山势最为险峻,风景最为壮观。少华山下的少华谷,以谷幽、水秀、石奇、林茂而见长。谷内池潭遍布,飞瀑高挂,奇石林立,星罗层叠,纵观全山,山势雄险,峰高崖陡,绵亘曲折,怪石磷陶,洞壑幽深,山形如箕,东西两侧山梁交汇于主峰。山脊外侧绝壁千仞,烟岚缭绕。内侧林术葱郁,绿草如茵,谷中小道盘旋,直通少华主峰。山上奇石遍布,老君刀劈石、陈持石床、王伯当跑马石岗、古代绿林好汉遗留下的石门、石墙、石狮、石碾、石井、石槽、石灯等生活用具样样俱全。山道沿途的风洞、虎洞、冰洞、圣母洞以及峰顶的玉皇宫、云霄庙、枉死塔等道观遗址星罗棋布。

徐霞客坐在马上看着,见书上对少华山的描写如此精彩,不觉入了迷,正自感叹,坐下马突然一声嘶鸣,来了个虎跳,徐霞客全无防备,一下子被重重摔在地上,摔的七昏八素,在地上哀嚎了好一会儿才算慢慢爬起。

他先收起《水经注》,然后转头就要教训这匹劣马,一转头间却是一惊:不知什么时候,这马已经离开了大路,现在,他正在月儿反复叮嘱他不要上的小路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