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天地玄门 > 第224章 乐山

天地玄门 第224章 乐山

作者:远行者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23 23:26:21 来源:小说旗

尸魃妖异的目光忽的一闪,已经急如闪电的冲了过来,徐霞客的掌心里的雷还没有发出,它已经冲到了徐霞客的胸口处,倏然不见了。

徐霞客被惊得后退好几步,把衣服都翻了一遍,也没有看到尸魃的身影,“它藏到哪里去了?”徐霞客惊慌失措的看着四周,哪里还有它的身影?

徐霞客忽然想起一件事来,那日关超烧死尸魃的时候有一颗珠子好像钻进了徐霞客的身体,现在想来徐霞客才恍然大悟,原来那颗珠子一定是尸魃的内丹,内丹没有钻进徐霞客的身体,而是被五雷令牌收了进去。

刚才徐霞客无意中把尸魃的灵体释放出来,想到这里,徐霞客的心头一动,这么说来,那五雷令牌原本的拥有者一定收服了很多的妖魔鬼怪,把它们的内丹收了进去,如果掌握了控制这些东西的法门,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徐霞客苦笑着摇摇头,这不过是他异想天开罢了,这只尸魃也是他碰巧弄出来的,刚刚保住小命,就又开始痴心妄想起来,至于尸魃是不是灵体很容易就能够判断出来。

看到徐霞客平静的站在那里,太奶奶颤巍巍的走过来,“孩子,没事了么?”

徐霞客笑着点点头,“都解决了,今后恶煞再也不会出来害人了,刚才您看到什么东西了么?”

太奶奶擦着头上的汗水,说:“我只看到一道道闪电劈下来,别的什么都没看到,我看你很紧张,就知道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对了,刚才的闪电是怎么回事?”

徐霞客知道太奶奶年纪大了,眼神不太好,就说刚才他看到恶煞了,又刚好打了一阵雷,把恶煞给劈散了,所以以后大伙都安全了。

听到这里太奶奶也很高兴,不停的说着:“这样最好,不然的话一听说别的村子有人被恶煞勾去了命,我就象罪人似的。”

徐霞客点点头,魅影散了后,夜风也停了,徐霞客和太奶奶坐在树下,听着她唠唠叨叨的讲着她和太爷爷年轻时候的事,渐渐的她的说话声好像催眠曲似的,徐霞客不知不觉的就睡着了。

等徐霞客睁开眼睛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刚好看到太奶奶正笑眯眯的看着徐霞客,“年轻真好,说睡着就能睡着,我现在每天能够睡两个时辰就很满足了。”

看着她脸上刀刻一样的皱纹,徐霞客想到她年轻时一定也很清秀,时间真是世间最残忍的东西,它能让世间最美丽的东西变得面目全非,不过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会更加珍惜他们年轻时候的时光吧。

徐霞客扶着太奶奶站在棺材旁,叔叔和婶婶已经赶了来,见他们安然无恙,吊着一宿的心才落在肚子里。

叔叔让徐霞客扶着太奶奶回家去,说家里已经准备好了饭菜,吃饱了就睡觉,白天由他们看守。

接下来的几天夜里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太爷爷终于下葬了,太奶奶哭得天昏地暗的,叔叔他们担心她的身体会受不了,就把她送回了家。

数日后,徐霞客带着无数的叮嘱再次前行,这一回,他的目的地是乐山。

乐山,古称嘉州,又称海棠香国,历史上属古蜀国。乐山坐落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战国时期,秦武王派兵南下,灭掉开明氏原管辖地区统治,秦国在今乐山市市中区建立南安县,从陕西泾水地区迁来大量人口到青衣江流域定居。

秦朝时,李冰组织乐山人民凿断凌云山崖,开出引水渠道。从此,岷江,大渡河在乐山一带的水上航运逐步发展起来。

汉朝将南安隶属于犍为郡。西汉文帝时,南安人邓通铸造钱币,有“邓氏钱布天下”的说法。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在犍为铁山冶铁制造武器、工具等,乐山的冶炼规模和技术已达到先进水平。

魏晋南北朝,东晋末年,南安设置治官县,重点对迅速发展起来的冶铁业实行管理。这一时期,原来居住在广西、贵州、云南一带的十多万撩人进入四川,乐山犍为铁山以及三江流域聚居了大批撩人。居住生活延续了二百多年。

南北朝时期,因战乱不断,乐山地区的建制屡有变迁。

北周时置嘉州,取“郡土嘉美”之意。在乐山设置平羌县管理撩人。

隋朝置眉山郡。原南安县改名龙游县,传说是隋朝军队从成都乘船向乐山进军、追击陈国败兵时,岷江中有游龙导航,帮助隋朝军队统一天下,因此改南安为龙游。中央政府在乐山增设夹江、峨眉两县。此时,乐山能造黄龙大船,成为四川江河沿岸的重要造船基地。

唐复嘉州,眉州。种茶业已十分发达。岑参赋诗描述嘉州城外“田半种茶”。唐朝中期开凿了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

徐霞客这一回在乐山倒是真的在游山玩水了。看一看他在《水经注》上补充的内容就知道,他去了哪些地方:

其一: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地处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大佛依岷江东岸凌云山栖鸾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时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为古弥勒佛的坐像。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而不见,设计巧妙。

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是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海通禅师圆寂以后,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后,先后由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和韦皋续建。直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完工,历时九十年。人或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五丈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与天王共存的还有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宛然汇集成庞大的佛教石刻群。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近代开凿的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近二百丈。右侧是唐代开凿大佛时留下的施工和礼佛通道——九曲栈道。佛像雕刻成之后,曾建有七层楼阁覆盖,时称“大佛阁”、“大像阁”。

其二:峨嵋山。

峨眉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举世闻名的普贤菩萨道场。山势雄伟,隘谷深幽,飞瀑如帘,云海翻涌,林木葱茏,有“峨眉天下秀”之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其日出、云海、佛光、圣灯为峨眉四大奇观。

其三:凌云寺。

凌云铁寺门外有一副极具气势的楹联:“大江东去;佛法西来”。切景切事,大气磅礴,实为海内不可多得的杰作。凌云寺旧名报恩寺,因大佛而又名大佛寺。相传始建于唐天宝年间,早于大佛的开凿。殿门两侧分列着四座记事石碑,记载了历代重修的经历。凌云寺为蜀中着名佛寺,主体建筑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部分组成,各为一重四合院,布局严整。大雄宝殿,入有三尊大佛,为三身------法身、报身、应身大佛;佛家讲轮回,又叫三生佛,前世、今世、来世。

看看,徐霞客这一回可是安闲的很。

然而太安闲了也不是好事。有时不是人找事,而是事找人。

这件事是在一个义庄之中开始。

义庄是什么?一个大民族之中,有的穷,有的富,富有的拿出钱来办义庄,义庄之中包括学校、公田、祠堂等等设施。而在城市之中,被称为义庄的场所,又另外有一个十分专门的用途:寄放棺柩。

所以,可以简单地说,义庄是存放棺材的地方。当然,棺材不会是空的,棺材中都有尸体,大都是一时还未曾找得好地方安葬,或是死者客死他乡,家人准备运回本土去安葬,或是穷得无以为殓,只好暂时寄放在义庄之中,原因甚多,不必一一叙述。

既然是死人的“住所”,义庄自然阴森恐怖,在阴森恐怖的坏境之中,就会发生种种恐怖的事;但是,这件事一开始,却一点也不阴森,还热闹得很,那是在宝氏义庄建筑物东边的一间小房间中,灯火通明,喧哗声震耳,酒气扑鼻。

宝氏义庄当然是由姓宝的人创办的,西南一带多有怪姓,像姓酒的,姓玉的,姓生的等等,姓宝的也是其中之一。

宝氏义庄是由哪一个姓宝的人捐钱出来兴造的,已经不可考了,建筑物已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也没有立碑记述建造人的姓名来历,只是在建筑义庄的同时,建筑人在钱庄存了一笔钱,委托钱庄投资,规定每月拨出三两纹银,作为义庄的管理费用,雇了一个人来看守义庄。

这笔管理费到了现在,就多不多少不少了,这就是刘由会担任义庄看守人的原因,最早的义庄看守人死了,刘由的伯父老刘顶上了看守人的职位,老刘生了病,把这份职位给了不务正业的侄子刘由。

对刘由来说,这份职位实在再适合不过了,虽然薪水不够他挥霍,但是免强也可以生活,而且按月向钱庄支取,永无拖欠,再加上根本不要他工作,义庄里有上百口棺木,死人再多,也不会麻烦他,他需要的只是胆子大,而从小就不务正业,当流氓的刘由,别的好处没有,胆子大倒是有的。

刘由上任不到一个月,就更发现了这份工作的好处,义庄的建筑物相当大,而且,距离城市也不是太远,有好多间空房间,刘由很快把它变成了和他差不多身分的流氓的一个安乐窝,赌钱,喝酒。

那天晚上,聚在房间赌钱的有七八个人,刘由的手气很差,输了又输,在他身后坐着的,是一个年纪很轻,可是浓妆艳抹得使人吃惊的女孩。

旁的不用介绍,这个女人倒可以介绍一下,她的名字没有人知道,外号叫“十三太保”,那是因为她在十五岁那年她主动约了十三个男孩和她一起“玩”之后得来的外号,现在,她又有了一个新的外号,叫“大众乐园”,那是一个不在乎得令人吃惊的、典型的没有受过教育的大都市少女。

刘由在输光了所有的钱之后,气愤地站了起来,看了看十三太保一眼,就拉住了她的手,向外走去。

义庄由于是造来放棺木用的,所以除了那间刘由利用来聚赌的房间之外,其余的房间,四四方方,根本没有窗子,墙壁全是一种相当大而厚的青砖砌成的,隔音效果相当好,隔壁聚赌者的喧闹声可以说完全听不见,刘由望着墙,“呸”地向墙上吐了一口口水,愤然道:“把棺材全部搬走,拆掉了这些鬼屋子,这一大块地,可以用来造大厦,这里要是全是我的,那就发财了!”

十三太保扁了扁嘴:“少做梦了,小心死人不饶你!”

刘由用力捏了她一下,令得她一面叫着,一面坐了起来,刘由望着她七彩缤纷的脸:“十三太保,大财发不了,想不想发点小财?”

十三太保用十分疲倦的声音,回答道:“又想介绍什么人给我?”

刘由“呸”地一声,转头望向门,这个念头,他转了不止一次了。

当他得到这份工作的第一天,或者说,当他的伯父吩咐他,做这份工作,应该注意些什么的时候,他已经有了这个念头。

可是他一直没有实行过,因为实行起来,至少需要一个助手,他又不想让人分肥,只有十三太保这种脑筋简单的少女,才可以随便他摆布,所以今天晚上,那个念头,特别强烈。

他的伯父在把这份工作交给他的时候,还谆谆劝告他“事情是没有什么的,每十天,帮棺材扫扫灰尘,空下来的时候,好好自修,还有,正中间那间房,是上了锁的,我来的时候就已锁着,听说是一位有钱人家的太太,死了之后,寄柩在这里,后来不知怎的,就一直没有人来过,也没有人来上香,门也一直锁着,你不要为了好奇去打开他!”

刘由的伯父没有发现刘由在听这番话的时候,眼珠在骨碌碌地转动,一副不怀好意的神情,要是老刘不讲这番话,刘由根本不会注意那间房间是锁着的,他才懒得每一间房间去看一看,全是陈年的旧棺材,有什么好看的!

可是既然他知道了那房间是上锁的,而且锁了不知道多少年,里面又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太太”,那就令得他十分动心,要不是他对盗棺还多少有点顾忌的话,他早已采取行动了。

今晚上,输得他很惨,又喝多了一点酒,胆气也粗了不少,又有十三太保可以做帮手,所以他才陡然提了出来,盯着十三太保,他沉声道:“不是要你去陪人!”

十三太保撇了撇嘴:“我看你们没有人有胆子去抢。”

刘由吞了一口口水,把十三太保已解开有衣襟合起来:“来,跟我来,说不定有许多珍珠宝贝,等着我们去拿,不止发小财,可以发大财!”十三太保疑惑地望着刘由,不知道他打什么主意,她迅速地扣上衫钮,看着刘由在房间角落的一只藤箱子里,取出一大串钥匙来,又提起了一个火折子。

十三太保和刘由这个小流氓混得久了,知道刘由做过几个月的小偷,那一大串钥匙,就是他做小偷时用的,她立时不屑地撇嘴:“我不和你去偷东西!”

刘由笑道:“放心,这不叫偷,叫拿。”

他拉着十三太保,出了那间房间,经过了一条走廊,从走廊一端的一扇门中,走到了天井之中,宝氏义庄的整个建筑,相当奇特,四面全是房间,中间一个大天井,向南的一列,正中是一个祠堂,有着不少神主牌位供着,早年可能还有香火,但现面,神主牌早已东倒西歪了,在祠堂左、右各是一列房间,那是存放灵柩用的,每一间房间都同样大小,整齐地排列起来,可以排十二具灵柩,最靠近祠堂的左手那一间,就是上了锁的。

天井中杂草丛生,容易生长的旱苇,长得几乎有人那么高,白色的芦花,在暗淡的月色下,泛出一种银白色的光辉来,看起来十分柔和,也十分凄冷。

十三太保来到天井,想起那些归闭着的门后,全是一具一具的灵柩,不禁害怕起来,拉住了刘由的衣角声音发着抖,问:“你……想干什么?”

刘由虽然胆子大,但是当他的衣角才一被十三太保拉住之际,他也吓了一大跳,转过头来,本来就苍白的脸,在淡淡的月色下,看起来更像白得涂了一层粉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