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天地玄门 > 第81章 忭梁史

天地玄门 第81章 忭梁史

作者:远行者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23 23:26:21 来源:小说旗

韩丽在一边盈盈下拜,说道:“多谢徐公子。”

徐霞客一呆,随即明白过来,原来韩丽以为他是古道热肠,一听自己要去仿山,就想帮助她。他急忙解释道:“在下是真的要去仿山,这是原来就计划好的。”

一边上,周虚笑道:“是计划好的也罢,是刚想出的也罢,徐公子,你可能走路?天色不早了,咱们找个住处吧。”

一行人走了七八里,找了一间小旅店住下。各人先回房休息。

徐霞客坐在自己的房内,望着窗户发呆。

他在想自己那个奇怪的梦。

他已经知道,兰考一带的确是汉军与西楚军争战的战场,但他为什么会做如此真实的梦?在梦里,他成了韩信,但大帅却叫刘永福,而不是刘邦,他所经历的梦境和历史上真实的韩信经历也大不相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想了好久,却无从解释,只得作罢,拿出《水经注》来随意的翻着。先是翻到忭梁一节,见这里写的虽然详细,但有些零乱,而兰考一处,那个沙漠他已经经历了,只待他有空写出来。他随意的看着书,突然间心中一震,不由的叫道:“原来如此!”

他并不是想通了为什么会做这样奇怪的梦,而是想通了在梦里为什么会出现陈平。原因是:兰考,正是陈平的家乡!

《水经注》上记载的很详细:陈平,字儒子,秦朝阳武县户牖乡,既今兰考县人,曾辅佐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陈平少年时家境贫困,因父母早逝,跟随哥哥生活。家里有田地三十亩,哥哥耕种田地,让陈平读书习文。陈平从小就有报效国家的雄心斗志。长大以后,富家女不肯嫁给他,贫家女他又不愿意娶,一直到三十多岁还未娶妻,乡里有一个富豪之家叫张负,家有一孙女曾五次出嫁而丈夫不久者死了,一时无人再敢娶她。有一天,张负见到陈平甚有好感,便追随到随陈平家门口,只见敝席为门破屋断垣,但门外却有许多车辆。张负在喜,回家就与儿子商量要把孙好嫁给陈平,儿子说:“陈平家境贫寒,如果嫁给他恐怕别人笑话。”而张负却说:“只要人缘好,不讲究贫富。”这样几经说合,这门亲事就成了。陈平娶张氏为妻后,夫唱妇随,家境日渐宽裕。不久众乡亲推选陈平为社宰,他时常割些肉均分给众乡。父老乡亲都称赞陈平办事公平,以后能有所作为。陈平则说:“如果以后我能主宰天下,我一定像均分肉一样,让天下老百姓都不受贫苦。”

秦末,项羽、刘邦起兵反秦,陈平毅然从戎投奔到项羽麾下。攻占咸阳后,陈平去楚归汉,被刘邦封为护国中尉。楚汉战争中,陈平为刘邦六出奇计,使刘邦由弱到强,反败为胜。西汉建立后,陈平先被封为户牖侯,后又封为曲逆侯,汉惠帝时封为左丞相,吕后监朝任右丞相。诸吕作乱,陈平与太尉周勃携手共谋,诛灭了诸吕。汉文帝二年陈平病逝于长安,埋葬于户牖乡库上里陈宴坡。

他正连声感叹,却听得门一响,一个人如急风般直闯进来,叫道:“老徐,你怎么了?”

徐霞客一呆,向来人看去,却是关超。

徐霞客心想这人倒是不外,才一见面就叫起他“老徐”来了。当下答道:“我没什么事啊。”

关超摸了摸脑袋,嘿嘿笑道:“我自门外过,听你发出怪声,怕你犯病了,所以进来看看。”

徐霞客并没有怪关超无礼,反而心中感动,象这种直性子热心肠的人,即使办错了什么事,也会得到原谅的。他急忙起身让坐,嘴里笑道:“这可多谢了,既然来了,就请坐一坐吧。”

关超嘿嘿一笑,大马金刀的坐下,却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

徐霞客看着关超,心中又是一动,想到他是忭梁人,而《水经注》上对忭梁写的有些零乱,正好对一对真伪,也聊一聊天,当下向关超请教忭梁的情形。

关超大喜,他最爱自己的家乡了,当下直着喉咙答道:“老徐,你听好了。我先说一说这忭梁的历史由来。”

徐霞客本想说《水经注》上已经写的很详细了,转念一想,他想做的就是对一对这书上内容的真伪,当下点头。

关超坐在那里,象说书一样的讲开了:“夏朝曾在忭梁一带建都二百多年,史称老丘。商朝曾在忭梁一带建都二十七年,史称嚣。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在今忭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更名为“忭梁”,这便是“忭梁”的由来。”

徐霞客暗对《水经注》,见书上所写与关超所说完全一样,不由得点了点头。

关超见徐霞客点头,以为他听的赞许,更是高兴,继续说道:“战国时魏惠王迁都大梁,这是忭梁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建都。魏惠王迁都大梁之后,他引黄河水入圃田泽,开凿鸿沟、引圃田水入淮河。水利既兴,忭梁日趋繁荣。他还修长城、联诸侯,国力日盛,乃得称霸于诸国,使大梁城与秦国的咸阳、楚国的郢都并列,成为当时最发达的名都大邑。魏国在大梁建都,历六世一百三十六年。在这一百三十六年里,曾发生了孟子游梁、窃符救赵,以及孙膑、庞涓等诸多故事,也给忭梁遗留下不少古迹,不愧被人称为忭梁古城第一都也~~~~~”

说到这里,关超不由得摇头晃脑起来。

徐霞客扑哧一笑,心想这关超居然卖起酸来了。

关超也意识到自己失态,急忙继续讲道:“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忭梁作为败亡国的国都被降为浚仪县,属三川郡。‘浚仪’作为忭梁的名称,一直沿用了八百年左右。直到东魏孝静帝时,设立梁州辖陈留、忭梁、阳夏三郡。北周武帝建德五年,改梁州为汴州,这是忭梁称汴之始,由县治改为州治,失落了数百年的忭梁重又慢慢的恢复了元气,忭梁也成为北魏对南部各朝作战的水运线上的八个重要仓库之一。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和天保十年分别建了着名的建国寺,也就是大相国寺和独居寺。隋炀帝时开凿的四千多里的大运河,大运河的中段就是联通黄河与淮河的汴河。位于汴河要冲的忭梁,又是东都洛阳的重要门户,占尽天时地利的忭梁迅速发展。进入唐代之后,忭梁也是水陆便捷的大都会,唐高祖武德四年设汴州总管,唐玄宗天宝元年,汴州一度改为陈留郡。唐德宗建中二年,李唐的宗亲李勉到汴州任节度使,他增筑周围达二十二里的汴州城。后来李希烈叛乱时,靠汴州城阻叛军数月。永平节度使李勉扩建汴州城,规模宏大,坚固宽广,是今日忭梁城的雏形。”

“精彩!”徐霞客不由的鼓掌称赞。这倒不是关超讲的好,而是象这一连串的历史时间事件他居然能如行云流水一般一口气讲下来,还真是难得。

关超见徐霞客叫好,更是兴奋,得意的说道:“咱忭梁可是出名人的。这战国的张仪、信陵君之类的想来老徐你是知道的了,我问你,你可知道蔡谟、吴兢、刘仁轨这些名人?”

徐霞客连连摇头答道:“这个可不知道。”一边说一边取出纸笔,说道:“老关,你慢慢说,我要记在这书里做补充。”话一出口自己倒是一愣,心想这算是受了关超的传染了,居然也称他为“老关”了。

关超正要开讲,房门轻响,战永信与韩丽走了进来。关超也不管二人想做什么,只是做了个“禁声”的手势,向一边的椅子一指,示意二人坐下,他则对徐霞客继续开讲:“蔡谟是东晋大臣,东晋成帝咸和三年,苏峻发动叛乱,蔡参与平叛,遂迁任太常,赐爵洛阳男。后拜征北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军事,成为东晋对抗北方势力的主要人物。卒于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任上。谥文穆。吴兢是唐代史官。少时励志勤学,贯知经史。武后长安年间被诏入史馆,撰修国史。不久,官拜右拾遗。武后长安至中宗景龙年间,正值佞臣武三思、张昌宗、张易之弄权之时,有些史官惧怕权势,曲笔掩饰,吴兢对此非常鄙视,于是在公事之暇,私撰《唐书》、《唐春秋》。他认为南北朝时期的齐、梁、陈、周及隋这五代的史书繁杂,就分别撰齐、梁、周史各十卷卷,陈史五卷,隋史二十卷。此外,他自撰或参与撰修的史书有《唐书备阙记》十卷、《唐中宗实录》二十卷、《唐睿宗实录》五卷、《开元升平源记》一卷、《大唐十四家贵族谱》一卷、《古乐府》十卷、《乐府古题要解》二卷等。特别是《贞观政要》一书,分类记载了唐太宗同大臣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问答、大臣的争议和劝谏的奏疏以及政治上的设施,其中十卷四十篇出自吴兢之手。”

“原来如此!”徐霞客这一回可是由衷的感慨。

他读过《贞观政要》,只是没想到这其中有相当部分出自这个他不知道的人之手。

关超更是得意,看了战永信一眼,继续说道:“刘仁轨,字正则,唐朝大臣。刘仁轨出身隋末的平民之家,虽生在动荡年代,仍恭谨好学,每行坐所在,辄书空地,由是博涉文史。唐高祖、唐高宗年间,历任给事中、青州刺史。因征战百济而屡立战功。”

“忭梁不止有名人,”一边上,战永信突然接口。

徐霞客见战永信的眼神好象有些斜视着一边的韩丽,微一思索已明其理,原来战永信怕关超这样表现自己,会让韩丽感觉关超比他战永信更有学问,在情人之前,患得患失,所以急于展示自己的学问。他不由得微微一笑。

关超却是全无心机,笑道:“信哥,你接着说。”

战永信,也就是关超口中的信哥点了点头,说道:“忭梁更有一些拿手的绝活儿。象汴绣,忭梁云集各地的巧匠绣工,官办的有文绣院,民间的有秀巷。大街小巷皆是锦绣之衣,绣额珠帘,巧制新装,竞夸华丽;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绒彩夺目,丰神宛然。咱忭梁有舞狮、盘鼓、高跷、旱船、唢呐,有忭梁府、大梁门,龙亭湖、繁塔、禹王台。。。。。。”

说到这里,信哥却有些说不下去了,一张脸有些发红。

一边上韩丽查颜观色,见信哥说不下去了,急忙接口:“还有庙会、灯会、鸟市、花市、夜市、风筝、斗鸡、盘鼓这些好玩儿的,有灌汤包子、逍遥镇胡辣汤、桶子鸡、沙家牛肉、开封套四宝、三鲜莲花酥、五香兔肉、风干兔肉、五香羊蹄、酱瓜鸡丁、大京枣、烩面、双麻火烧、芝麻翅中翅、炒红薯泥、花生糕、黄焖鱼、锅贴、羊肉炕馍、炒凉粉、杏仁茶、东华乍、锅贴豆腐等等好吃的。”

关超哈哈大笑,说道:“韩小姐,你再说下去我口水都流出来了。”

信哥和韩丽相视一笑,那笑容里的内容却不是外人能明白的了。

门口,有人笑道:“我说找不到人了呢,原来都在这里。”

几个人齐声叫道:“周虚先生!”

“早些休息吧,”周虚说道,“明儿还要赶路呢。”

数日后,众人已经来到定陶。

定陶,古称陶,又名陶丘,尧、舜时期为古陶国。周武王封其六弟振铎为曹伯,建曹国,都陶丘。据《史记》载:春秋末,范蠡助越灭吴后,辗转至陶,遂在此定居经商,“十九年间,三致千金”,死后葬于陶。《汉书?地理志》云:“禹贡陶丘在县西南,有陶邱亭”。据《说文解字》说:“定,安也。”定陶之名由此而始。

众人到达仿山之下时已经是天色昏黑,众人吃罢东西,又轮流休息,一宿相安无事,第二天,大雨如注,路面变得异常的泥泞难行,可是谁也不愿意再呆在这里,收拾收拾行李,沿着小路向前而去。

幸而信哥和关超准备齐全,将雨具分发给众人,同时又顺手分发了连弩以防野兽。雨点噼里啪啦的打在雨斗上,豆大的雨点打得众人睁不开眼睛。

幸亏雨天出来的蛇虫并不多,连常见的蚂蝗也被雨点击打得躲到了泥土之中,众人互相扶持着,直到下午时分,大雨才渐渐过去,奇怪的是天阴的快晴的也快,太阳一出来,地面的水汽蒸腾而起,连空气都是湿漉漉的,周虚忙让众人服下奎宁丸,免得中了瘴气。

来到山下已是傍晚时分,眼前山峰高耸入云,并没有明显的路径,山路又是十分的湿滑,在夜里爬山确实不是什么明智之举,众人商量后决定就在山下宿营,明早再出发。

几座帐篷支了起来,山里林木茂密,枯枝又很多,众人拾来干燥一些的枯枝,升起火来,这里虽然很闷热,可是生火可以驱除夜半偷袭的野兽,又可以烤干身上的衣服,哔哔啵啵的枯枝燃烧的声音使得众人心安很多,徐霞客用木棍轻轻的拨着火堆,火苗猛的窜起很高,别人都休息去了,徐霞客百无聊赖的摆弄着手中的木棍,雨林中昆虫的鸣叫声响成一片,中间更夹扎着蛇虫发出的嘶嘶声,偶尔的更有一两只猴子被蟒蛇缠住发出临死时的哀鸣声。

徐霞客不敢大意,这里十几丈长的巨蟒并不少见,它们先把人的骨头勒碎,再慢慢的吞下去,那种痛苦可想而知,徐霞客竖起耳朵,仔细的监听着周围的每一点风吹草动。

“外公。。。。”一声惊叫从一个帐篷里传了出来,徐霞客三两步奔入那个帐篷之中,只见韩丽的身体蜷曲在一起,满脸都是汗水,喊声正是她发出来的。

徐霞客轻轻的推了推她,说道:“韩小姐,你快醒醒!”

韩丽从梦中惊醒过来,像个孩子似的抱住徐霞客的脖子不住的抽泣着,徐霞客拍了拍她的肩膀,说:“好了,没事了!你一定是做噩梦了!”

“我。。。。。。我梦到外公了!”韩丽的肩膀颤抖着,却不肯放开徐霞客的脖子,她的身体也在微微颤动着,那个梦一定把她吓得不浅。

“既然你睡不着了,我们就到火堆旁坐坐吧!”徐霞客劝解道。

韩丽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忙松开双臂站起身来,跟着徐霞客来到屋外。

火苗上下窜动着,韩丽愣愣的坐在那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你到底梦到了什么?怎么会被吓成那副模样?”徐霞客装作漫不经心道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