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1985:15天赚了30万 > 第三十六章 帝王绿翡翠手镯(新书求订阅)

王群英深吸了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将手里的手帕一层层打开。

当最后一层布揭开,露出里面的东西时,屋子里仿佛瞬间安静了下来。

一对翠绿欲滴的玉镯,静静地躺在洁白的手帕上。

镯子是标准的圆形福镯,条杆圆润饱满,没有任何绺裂和杂质,一看就是有些年头的老物件,保养得极好。

饶是张卫国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在看到这对镯子的瞬间,心跳还是漏跳了一拍。

这品相,这水头,这颜色,简直完美!

他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已经暗中沟通了系统。

“系统,鉴定!”

【物品:翡翠玻璃种贵妃镯一对。】

【年代:清代晚期】

【材质:顶级玻璃种帝王绿翡翠】

【工艺:手工打磨,圆条】

【市场价值约300万元,且有持续上涨空间。】

张卫国心中倒吸一口凉气,帝王绿!玻璃种!

要是一万多能拿下,这简直是捡了个天漏,后世价值几百万!

他强压下心头的狂喜和震惊,伸出手,做出端详的样子,拿起其中一只镯子,对着光线看了看,又用手指轻轻摩挲着玉石冰凉温润的表面。

他的动作很专业,仿佛真的是在替朋友仔细掌眼。

“嗯,不错。”他放下镯子,看向王群英,语气带着欣赏。

“这对镯子确实是难得的好东西,水种属于上乘,而且是传下来的老物件,很难得。我那朋友要是见了,肯定喜欢。”

听到张卫国的夸赞,王群英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放松和期待。

周立强也在旁边帮腔:“是吧?我就说我小姨子这对镯子是好东西,她婆婆当年可是正经大户人家传下来的!”

铺垫得差不多了,张卫国这才貌似随意地问道:“不知道王同志,你这对镯子,打算出个什么价?”

这个问题一出,王群英求助似的看了一眼旁边的姐夫周立强,周立强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神。

王群英咬了咬下唇,在心里掂量了一下,伸出了一根手指,然后又慢慢加了一根:“一万二。”

说完这个数字,她的脸更红了,心跳加速,手心里全是汗。

这个价格,在这个人均月工资只有几十块的年代,无疑是一笔想都不敢想的巨款!足够在县城最好的地段盖上两栋气派的大瓦房,或者让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几十年吃喝不愁。

王群英报出这个价格,也是鼓足了这辈子最大的勇气,既有对这笔巨款的渴望,也有害怕吓跑买家的担忧。

张卫国听了这个报价,眉头几不可察地挑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对比这对镯子的真实价值来说,一万二简直是白菜价。但他不能表现出来。

他沉吟了片刻,脸上露出些许为难的神色:“一万二,说实话,这镯子确实值这个价。但我那朋友,他虽然是想表孝心,可他给我的预算是8000到1万。”

最后他又语气诚恳地说道:“按我朋友的最高预算,一万,行不行?”

他直接砍了两千,也是一种谈判策略。

两人都没想到张卫国一下子砍了两千,但周立强转念一想,一万块也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他清了清嗓子,打圆场道:“张同志,你看,这镯子毕竟是祖上传下来的好东西,一万块有点少,要不你再加点。”

张卫国没有立刻接话,而是再次拿起手镯看了一下:“周大哥,我是真想帮朋友这个忙。这样,我再加一点,一万一千块!这真是我能做主的最高价了!”

“再多,我真得回去跟我那朋友商量了,成不成还两说。”

他把价格往上抬了一千,显得自己很有诚意,也给了对方一个台阶。

王群英心里有了意动,一万一千块!这笔钱,足够改变他们一家的生活了!

最终,她无奈了点了点头,错过了这次,不一定有人能出这样的价格:“张同志,那就一万一千二!这是最低价了,不能再少了!”

她在最后关头,又凭着本能往上加了两百。

张卫国心里乐开了花,脸上却露出松了一口气的表情,爽快地一拍手:“好!一万一千二就一万一千二,成交!”

张卫成功拿下了这对未来的天价翡翠,而对于王群英来说,一万一千二百元,已经是她能卖到的高价了。

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交易谈成,气氛顿时轻松下来。

王秀娥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从厨房出来,虽然只是简单的家常菜,但有鱼有肉,显然是精心准备过的。

张卫国言谈风趣,又懂得捧场,很快就和周立强夫妇以及王群英熟悉了起来。

与周家人告辞后,张卫国找了个没人的角落,意念一动,那对被他用手帕重新包好的翡翠镯子便悄无声息地消失,被妥善地收进了系统空间里。

随后他又蹬着自行车,马不停蹄地跑了两家副食品商店。

一下午的功夫,轻轻松松又净赚了八千块钱。

这赚钱的速度,简直比印钞机还快!

他心中感慨万千,幸亏自己有这个逆天的系统,不然别说一万多买一对镯子,就是平日里想让家里吃顿饱饭、买点肉,都得抠抠搜搜算计半天。

在这个物质匮乏、机会稀缺的年代,想要快速积累财富,改变一家人的命运,光靠埋头苦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这样的“金手指”和敢于抓住机会的胆识!

有了钱,才能让爹娘不再那么操劳,让媳妇雪梅的手不再被稻秆划破,让两个弟弟能挺直腰杆。

掰着指头数,半个多月的“双抢”硬是给扛下来了。

当最后一担稻谷被挑回晒谷场,平整地摊开在夕阳下,整个花溪村,无论男女老少,都像是卸下了压在身上千斤重的担子。

田里的稻谷全都颗粒归仓,接下来,就是等待着晒干、扬净、然后去交那雷打不动的公粮了。

忙完了田里的活,张卫国心里那根紧绷的弦也稍稍松了松。

算了算时间,二妹发现王福贵和周寡妇的事就在几天后,忙完生意的事后,他得早点回来,随时做好去王家大闹一场的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