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1985:15天赚了30万 > 第四十二章 第一次逛黑市(新书求订阅)

张卫国骑车出了村子,发现路上没人后,立刻跳下自行车,用意识和系统交流了起来。

“系统,我要售卖这些东西,看看有多重,价格是多少?”

【叮!检测到松茸10斤,300元\/斤,是否售卖?】

【叮!检测到茯苓15斤,50元\/斤,是否售卖?】

【叮!检测到丹参15斤,60元\/斤,是否售卖?】

【叮!检测到黄连10斤,300元\/斤,是否售卖?】

【叮!检测到野生枸杞5斤,40元\/斤,是否售卖?】

【叮!检测到野生黑木耳5斤,80元\/斤,是否售卖?】

【同意售卖。】

自行车后座的东西全部消失,8250元到手了。

按照这个年代的价格来卖,这些东西只值300元,每人可以分60元。

不过对于地里刨食的农民来说,进山一趟,能挣60元也很多了。

张卫国还给每人分了60个银圆,又有1200元收入,其他四个人能拿到1260元,算是一笔巨款了。

来到东门商业街,他看了一下自己买下的商铺,工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预计8月底就能完工。

商铺只有简单的内部装修,水电设施完善、墙面刷白,水泥地面。

到时根据售卖的商品,再进行装修,张卫国想,自己得好好考虑一下做生意卖什么的问题。

“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与之相关的行业通常被称为“大消费”领域。

张卫国对食品,服装,家电这三个行业,比较感兴趣,一方面是因为前世的他就是从卖菜的小摊开始发家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些东西好卖一些。

随着老百姓能挣到钱,手头变得宽裕,开始在吃和穿上面舍得花钱。

接着就是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彩色电视机开始走进千家万户,《西游记》和《红楼梦》正在拍摄,它们分别会在88年和87年播出,并且成为经典。

不过卖家电需要本钱,起步资金较大,虽然他手里有钱,可无法向家人解释来源。

张卫国叹了一口气,看来只能从卖吃的和从卖衣服开始积累资金了。

不如就开一家餐馆和一家服装店吧,餐饮生意虽然辛苦,但也挣钱。

服装这一块,利润高,还能开连锁店。

德山市离羊城近,羊城的衣服既时髦又便宜,他直接坐火车去羊城进货,存放在系统空间里带回来,既省运费又安全。

心里有了大方向,张卫国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地方,第一副食品商店。

吴大刚看到他后,欣喜地跑过来问他:“哥,你忙啥呢,几天没见你过来。”

放好自行车,张卫国笑着说:“和我弟他们进了一趟太阳山,弄了点山里的药材。”

“刚子,肉票都帮我留着吧?”

吴大刚从绿色的书包里掏出一大堆肉票:“哥,都在这呢,你数数,一共有350斤。”

张卫国接过肉票数了起来“刚子,和你买过这么多票,哥放心。”

说着按照以前的价格,数好钱递给吴大刚。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张卫国这才进去开始大采购。

今天有新鲜的牛腩,吊龙,他买了50斤,其它的肉票买了五花肉和排骨,一共花了475元。

等到把这些全部卖给系统,张卫国转手净赚7025元。

这钱来得轻巧,让张卫国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他摇摇头,自己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样的好运气多少人求都求不来。

下午六点赶往东门的路上,张卫国算了一下,包括卖药材在内,今天一共净赚元。

张卫国掐着时间,在东门附近找了个相对僻静的角落,停好自行车,点了根烟,悠闲地等着。

不一会儿,一阵急促的自行车铃声由远及近,刘根生的身影便出现在街角,骑得飞快,带着一股子风风火火的劲头。

“卫国!”人还没到,洪亮的声音先传了过来。

张卫国掐灭烟头,迎了上去,笑着捶了刘根生肩膀一下:“你小子,骑这么快!”

刘根生咧嘴一笑,露出两排大白牙,抹了把额头上的汗:“这不是怕你等急了嘛!怎么样,事情都办妥了?”他指的是张卫国去处理那些山货。

“妥了,回头细说。”张卫国摆摆手,示意他跟上,“走,带你去个好地方。”

刘根生好奇心被勾了起来,连忙推着自行车跟上张卫国的脚步。

两人没走多远,便来到了东门商业街那几栋崭新的楼房前。

张卫国停下脚步,抬手一指其中两间紧挨着的铺面:“根生,这边!”

刘根生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眼睛顿时一亮。

这两间铺面位置绝佳,正对着马路,门脸宽敞,崭新的水泥墙面和门窗在周围略显陈旧的建筑中格外显眼。

“我下午溜达的时候,一眼就相中这儿了。你看啊,”他伸手比画着。

“前面就是公交站台,看见没?每天多少人上上下下?再往前走个二百米,就是十字路口,南来北往的人都得打这儿过!”

“这人流量,简直了!咱们要是能在这儿盘个铺子做生意,那指定火爆!”

刘根生不住地点头,显然被张卫国描绘的前景打动了。

他看看来往的人流,又看了一下正在施工的铺面:“嘿,这地方是真不赖!地理位置太敞亮了!就是不知道这两间铺子租出去了没?看着挺抢手的。”

张卫国心里暗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我刚才顺嘴问了问,这商业街是新开发的,第一期招商,好多人都还抻着脖子看呢,怕担风险,都在观望。”

他拍了拍刘根生的胳膊,语气变得恳切,“根生,我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能挣到钱。等别人都看明白了再想进来,那黄花菜都凉了!咱们得抢占先机!”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能挣到钱!”刘根生重复着这句话,眼里闪烁着光芒,显然是被彻底说服了。

“听你的,先把铺子拿下!奶奶的,咱也当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就是卖啥东西,咱们还得再合计合计。”

“行,卖啥不急,先把坑占住再说。”张卫国满意地点点头,目的达成。

他指了指不远处一栋挂着“招待所”牌子的小楼,“前两天进山累得够呛,一晚上没睡踏实,这会儿眼皮子直打架。”

“走,咱们先去开个房间,眯瞪一会儿。养足精神,晚上再办正事。”

刘根生一听“正事”,立刻明白了是指卖银圆的事,连连点头:“对对对,是得歇歇,进山那两天骨头都快散架了。”

两人推着车子来到招待所,开了个双人房间。

房间不大,但还算干净,两张单人床,一张旧书桌。

舟车劳顿加上前几日的疲惫,两人几乎是沾床就着,很快就响起了轻微的鼾声。

时间悄然来到十二点,张卫国心里装着事,几乎是准时睁开了眼睛,他轻轻推醒了还在打鼾的刘根生。

“根生,醒醒,到点了。”

刘根生迷迷糊糊地坐起来,揉了揉眼睛:“到时间了?”

“嗯,准备出发。”张卫国拿出一个厚实的蓝色粗布袋子,把所有银圆都倒了进去,系好袋口。

两人骑着自行车,借着昏暗的路灯,朝着德山市北边的柳叶湖公园而去。

越靠近柳叶湖公园,周围就越发寂静,偶尔能看到几个同样行色匆匆的身影,都默契地保持着距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