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1985:15天赚了30万 > 第六十九章 上梁吉日

重生1985:15天赚了30万 第六十九章 上梁吉日

作者:开滴滴的卢师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4 00:11:17 来源:小说旗

张卫国先去了老屋那边,把明天上梁准备的菜从三轮车上拿了下来。

厨房瞬间被堆满,6斤五花肉、三只大猪蹄,一扇猪板油、三条大鲤鱼,6斤肥肠,三斤炸好的花生米。

原本张卫国只想备两桌,后来想着已经叫上了三妹和三妹夫,不如再把大舅,舅妈,堂叔张胜利一家,刘根生一家四口全叫上。

人多了,两桌自然不够,于是他便和老娘说直接摆三桌,大家在一起好好热闹一下。

除了这些菜,他还买了10斤酒,一条烟,四斤水果糖。

张卫国把红裙子和皮鞋,以及给三个孩子、振华买的东西全部拿了出来。

三个孩子一脸开心,又有新衣服穿啦。

“你这孩子,手里有两个钱就存不住。咱一家人都做了两身新衣,你咋又买了这么多衣服?”赵三妹看着漂亮衣服,一阵肉疼。

“娘,振华8月30号要去学校报到,不得帮他多准备两套新衣服。还有雪梅,跟着我吃了不少苦,给她买条裙子,一双新鞋,不过分吧。”张卫国笑呵呵的解释。

李雪梅也想埋怨张卫国浪费钱,可婆婆已经发话了,她便没有再多说什么。

一家人吃过晚饭,惦记着明天的正事,捞鳝鱼和小龙虾的事也破天荒停了一晚。都早早歇下了,得养足精神头。

转眼就是第二天,8月27日,农历七月十二。

老黄历上写着:宜嫁娶,开工,动土,上梁,是个难得的吉日。

天刚蒙蒙亮,张家人就都起了床。

大人孩子都换上了新做的衣裳,脸上喜气洋洋的。

李雪梅在里屋磨蹭了半天,还是被张卫国催着,换上了昨天那条惹眼的红色连衣裙,脚上也蹬上了那双崭新的黑色小皮鞋。

“媳妇儿,快出来让我看看!”张卫国站在门口叫她。

李雪梅红着脸从屋里出来,裙子确实合身,衬得她腰是腰,胸是胸,在红裙子的映衬下脸色更是红润无比。

张卫国的眼睛一下子就直了,嘿嘿傻笑起来,毫不掩饰眼里的惊艳:“媳妇儿,你这样穿真好看。”

李雪梅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下意识地扯了扯裙子的领口,声音细若蚊呐:“卫国,这领子是不是有点太大了?怪不好意思的,村里人该笑话了。”

这领口比她平时穿的褂子可低多了,露出一小片锁骨,让她感觉很不自在。

“瞎说!一点儿都不大,正好!”

张卫国上前一步,拉住媳妇儿的手,“时间不早了,客人待会就来,咱们还得帮忙招呼呢。”

看到李雪梅的新裙子,妞妞和狗蛋也睁大了眼睛,妞妞说:“娘,你好漂亮。”

大舅李建军一家,刘根生一家四口,还有堂叔张胜利、婶子,铁柱和小虎,很快也过来了。

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在院子里追逐打闹,大人们则聚在一起,抽着烟,说着闲话,气氛热烈。

张卫国一眼瞧见堂叔张胜利,从兜里掏出一包烟递过去,脸上堆满了笑:“叔,今儿个可就全指望您了,辛苦您了!”

这上梁仪式,按照村里的规矩,得请个德高望重、口才好的长辈来主持,张胜利无疑是最佳人选。

张胜利乐呵呵地接过烟,也不客气,当场拆开,给张为民和大舅递了一根。

“你小子客气啥!这是咱老张家的大喜事,光宗耀祖的事!有啥辛苦不辛苦的!放心,叔保证给你办得妥妥帖帖!”

“那必须的,我还能信不过叔您嘛!”张卫国笑着应和。

话音刚落,厨房里就飘来勾人的肉香味儿。

老娘赵三妹系着围裙,正站在灶台后头忙活,大铁锅里‘刺啦刺啦’响,油星四溅,是在炒米粉的浇头。

这年头,上梁请客,早上能吃上肉沫米粉,那绝对是高规格待遇了。

“娘,我来帮您!”李雪梅赶紧上前,想搭把手。

“不用不用,你快去歇着,有桂花在,哪能让你动手!”

赵三妹把她往外推,脸上也带着笑意,“快去跟亲戚们说说话。”

她目光落在儿媳妇的新裙子上,眼里闪过一丝满意,嘴上却没说什么。

没多大会儿,一人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就端上了桌。

雪白的米粉,上面全是肉沫,还有一个金黄的荷包蛋,洒上碧绿的葱花,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都别客气,赶紧趁热吃!”赵三妹招呼着。

大家伙儿也不客气,找地方坐下,埋头大口吃了起来,院子里顿时只剩下吸溜米粉和偶尔“真香”的赞叹声。

快到上午十点的时候,院门口又传来动静。

“爹,娘,大哥!嫂子!”清脆的女声传来。

是三妹张秀兰和妹夫丁耀阳赶到了,两人也都是一身新衣,手里还提着两条鱼和几斤五花肉。

“来了就好,快坐下。”赵三妹连忙招呼。

村里看热闹的人也全部过来,呼呼拉拉一群人来到新房子外面。

张胜利高声道:“时辰到!诸位亲朋邻里,张卫国、李雪梅家新屋上梁仪式,现在开始!”

这话一出,现场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了过来。

早就准备好的八仙桌被抬到了正屋的中央位置,桌面上铺着红布。

供品一一摆上:大公鸡象征大吉大利;红枣和糖果堆成小山,寓意甜甜蜜蜜。

几包香烟整齐排列,还有花生、瓜子,满满当当,透着丰盛和郑重。

堂屋两边的柱子上,已经贴上了崭新的大红对联。

一边是“吉星高照平安宅”,另一边是“福耀常临积善家”,字迹工整,寓意吉祥。

在正屋那根最粗壮、最关键的顶梁柱——也就是“正梁”的底下,临时搭起了一个稳固的高台,刚好能够到屋顶的高度。

张卫国把昨天从城里买来的鞭炮摆在院子外面的空地上,点燃了引线。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炸响,密集的炸响声伴随着弥漫的硝烟,驱散了所谓的“邪气”,这鞭炮声,就是兴旺的信号!

鞭炮声刚刚落下,候在一旁的泥水匠和木匠队伍里,两位经验最丰富、手艺最好的“作头”师傅,分别从左右两边,踩着临时搭建的梯子,一步一步登上了高台。

两人手里都捧着一卷崭新的大红布匹,在高台上站定后,他们小心翼翼地将红布展开,一圈又一圈地,紧紧缠绕、包裹在了那根承载着整个屋顶重量的正梁的中间位置。

红色,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代表着喜庆、吉祥和辟邪。

这红布缠梁,是上梁仪式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