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1985:15天赚了30万 > 第九十五章 达成合作意向-用技术养猪

郑孟洲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品种方面,”张卫国语气加重了几分,“我个人倾向于引进长白猪。我了解过一些资料,听说这种猪瘦肉率高,长得快,适应性也好,适合我们这种规模化养殖。”

“喂养方式上,我们考虑的是土洋结合的方式。”

张卫国想了个词:“就是既采购一部分科学配比的精饲料,保证营养全面。也结合咱们农村传统的办法——煮猪食。野菜与米糠、剩饭、碎米等混合,加水在大锅里煮,这样能降低点成本。”

我了解过,这样混合喂养下来,大概7个月,第一批猪就能出栏。”

“等第一批顺利出栏,积累了经验,摸索出了适合我们村的模式,我们就打算扩大规模,第二批争取能达到3000头的规模!”

张卫国说到这里,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那股子劲头,让郑孟洲看得暗暗点头。

郑孟洲心里评价道:这小子,不光有想法,规划得还挺细致,是个干实事的人。

最后,张卫国语气更加诚恳,带着一丝请求:“郑校长,说一千道一万,我们最缺的还是技术。我们是真心想搞科学养猪,想把这个事做成一个能持续发展,让乡亲们长期受益的产业,形成一种新的模式。”“所以,我们斗胆想请农大这边,能不能派两位懂技术、有经验的技术员同志,常驻我们村,手把手地指导我们村民?”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郑孟洲,带着无比的期待:“这事儿,您看能成吗?”

郑孟洲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卫国同志,你的想法很好,规划也很有条理。你提出的请求,原则上,我们农大是支持农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是应该帮忙的。”

张卫国和张胜利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但是,”郑孟洲话锋一转,“我们农大派技术人员下去,不是简单地去当个‘技术保姆’。我们要做,就要做出标准,做出示范!”

他身体微微前倾,神情有些严肃:“我可以答应派技术员去你们村,而且是骨干力量!但前提是,你们的养殖场,必须严格按照我们农大这边制定的科学标准来执行!”

“具体来说,有几点:第一,统一供应优良种猪,品种由我们专家团队选定评估;第二,统一饲养管理标准,包括饲料配方、喂养流程;第三,统一防疫灭病措施,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体系。”

郑孟洲一口气说完这几个统一,整个人的气场都变了,从一个温和的学者,变成了一个运筹帷幄的项目负责人。

“这三个统一,你们村能做到吗?”他盯着张卫国问道。

郑孟洲没等他们回答,又抛出了一个更关键的条件:“我们农大正在进行几个优良猪种的选育和杂交改良研究,有些新品种需要进行试验和推广。”

“我希望,你们花溪村的养猪场,能成为我们新品种的试验和推广基地之一。”

“当然,这些新品种的目标是进一步提高生长速度、瘦肉率和抗病性,最终目的是提高猪肉品质和养殖效益。这一点,你们能同意吗?”

这才是郑孟洲最核心的目的,他的课题需要实践基地,需要数据,需要成果转化!

张卫国迅速看了一眼二叔张胜利。

张胜利哪里还坐得住?他站了起来,也顾不上什么礼数了,脸上带着激动和急切:“郑校长,我同意,相信村里其他人也能同意!”

他往前一步:“郑校长,我是花溪村的支书,张胜利。”

“您放心!只要您能派技术员来,帮咱们把那上千头猪给伺候好,不出岔子,让我们挣到钱!您说的那个新品种推广,我们也一万个支持,就按您说的办!”

张胜利像是想起了什么,赶紧补充道,“您派来的技术员老师,工资待遇,我们村里出,绝不让老师们白辛苦。住宿、吃饭,我们都安排最好的。”

“还有没有其他的条件?您尽管提,只要我们村能办到的,我回去立马就开村民大会,跟大伙儿说清楚。咱们花溪村的乡亲们,说话算话,绝不含糊!”

这位村支书的激动和实在,让办公室里的气氛又热烈了几分。

郑孟洲看着眼前这位激动得脸红脖子粗的村支书,又看了看旁边虽然没说话,但眼神同样坚定,并且轻轻点头表示赞同的张卫国,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好!有你们这股子干劲,有这个决心,这事就好办了!”郑孟洲也站起身,再次伸出手。

这次,是跟张胜利握手:“张支书,那就这么定了!具体的合作细节,我们可以后续再详细谈。”

眼瞅着这事儿基本是板上钉钉了,双方都找到了契合点,皆大欢喜。

这时,一直留意着时间的吴婶笑着开口了:“哎呀,光顾着说正事了,看看,都十二点半了。”

“老郑,卫国,张支书,走走走,咱们先去食堂吃饭,有什么事,咱们边吃边聊!”

食堂里人声鼎沸,学生们端着餐盘来来往往。

这农大食堂,比他们村里的大席面还要热闹。

各种香味混合在一起,勾得张胜利肚子咕噜噜直叫。他偷偷咽了口口水,暗自感叹,城里人就是不一样,连吃饭都这么讲究。

找到空位坐下后,吴婶麻利地给他们打了饭菜。

满满一大盘红烧肉,还有一道小鸡炖蘑菇,以及一个青菜。

“卫国,张支书,你们别客气,多吃点。”吴婶热情地招呼着。

张卫国连忙道谢:“谢谢吴婶,您也吃。”

郑副院长吃了几口饭,放下筷子,看着张卫国,语气认真:“卫国同志,我打算从学校选派两名经验丰富的畜牧专家,长期驻扎在你们村,进行技术指导。所有费用,都由我们农大承担。”

张胜利一听,激动得差点把嘴里的饭喷出来。

专家长期驻扎?还免费?

他也立马放下筷子,连连摆手:“郑副院长,这不行,农大的技术人员,帮我们村里进行免费指导,我们可当不起。”

郑副院长打断了张胜利的话:“不用不好意思,这是互利共赢的事情。你们提供场地和人力,我们提供技术和经验。等养猪场走上正轨,我们还可以合作推广新的养殖技术和优良品种,进一步提高效益。”

张卫国知道,他们村里的养殖场,对于农大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有国家的研究经费,技术人员的工资,自然不用花溪村出。

张卫国感激地说道:“郑副院长,您真是帮了我们大忙。请放心,我们一定全力配合您的工作,争取把养猪场办好!”

事情谈妥,四人心情都十分愉悦。

最后,郑副院长留下自己办公室的电话给张卫国,等养猪场建好就打电话过来,他会亲自带人去花溪村。

离开农大时,张卫国和张胜利的心情,就像这秋天的天气一样,阳光灿烂。

张胜利重重地拍了拍张卫国的肩:“卫国!好小子!这趟省城没白来!多亏了你!有农大郑校长派来的专家坐镇,咱们村那养猪场,指定能办得红红火火!”

张胜利黝黑的脸上泛着光,仿佛已经看到了年底分红时,村民们喜笑颜开的场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