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1985:15天赚了30万 > 第六十七章 提前了解市场情况

张卫停顿了一下,等他们消化了这个信息,又小声说“当然这只是我挣钱的一个路子,前段时间我们进了一趟太阳山。”

“我运气好,在一个老树洞里,摸到了一箱子袁大头!”

秀兰连忙捂住自己的嘴,难以置信地看着张卫国,又看了看周围,这会儿回家吃饭的工人都走了。

“哥!你说的是真的,被你找到了银元?”

旁边的丁耀阳也是倒吸一口凉气,手都下意识地攥紧了自行车的把手。

张卫国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我偷偷带去黑市卖了,得了四千八百块。”

说完郑重叮嘱道:“这事儿,你们俩心里有数就行,千万不能跟外人提半个字!”他加重了语气,“秀兰,我跟村里人说是你帮忙介绍,让我在城里工地上干了两月小工,挣了点辛苦钱。”

“加上卖膳鱼挣的钱,还找你们俩借了点,这才凑够钱盖的新房。”

他看着秀兰两夫妻:“秀兰,耀阳,这事儿你们得帮大哥圆着点。回去村里,要是有人问起,你们可别说漏嘴了,知道吗?”

丁耀阳连忙点头:“大哥你放心,我们知道轻重,保证不说漏!”

张秀兰定定地看着张卫国,眼神复杂。

她刚才光顾着震惊了,这会儿冷静下来,仔仔细细地打量着眼前的大哥。

还是那张脸,眉眼也没变,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感觉哪里不一样了。

以前的大哥,老实,甚至带着点怯懦和木讷,哪有这么精明。

“大哥,”张秀兰忍不住开口,带着几分探究,“我咋觉,你跟以前不大一样了呢?”

张卫国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不动声色:“咋不一样了?不还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难不成我还能多长点啥?”

“说不上来,”张秀兰皱着眉头“以前你可没这么聪明,也没这么多主意。”

张卫国心里一阵无语,暗自腹诽:你可真是我亲妹,太会夸人了!谢谢您嘞,以后这种夸奖,还是能免则免吧!

旁边的丁耀阳觉得媳妇这话有点太直白了,赶紧轻轻拉了拉张秀兰的衣袖,示意她别说得太过分。

对着张卫国憨厚地笑道:“大哥,你看这都到饭点儿了,要不跟我们一起回家吃口饭?”

张卫国连忙摆摆手:“不了,我这边还约了人谈点事,今天就不去家里搅扰了。你们赶紧回去吃饭吧,下午还得上班呢。”

他把网兜往张秀兰手里塞了塞,示意三妹拿着。

眼看就要告别,张卫国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脸上的笑容收敛了几分。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对了,还有个事得跟你们说一声。”

看到大哥表情不对,张秀兰和丁耀阳的心也提了起来。

张卫国声音低沉了几分,“王福贵不是个东西,在外面跟村西头的张寡妇搞到一起去了,还动手打了桂花。”

张秀兰瞬间气炸了,开口骂道:“王福贵那个挨千刀的狗东西!他敢打二姐?还搞破鞋?我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当初就跟二姐说过,让她别委曲求全,可她不听劝,我也没办法。”

“行了,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了。”张卫国打断了她的话,“我已经做主,让桂花跟他离婚了,现在桂花和小妮在咱家住着。”

“后天你们回去,看见桂花,啥也别问,别再往她伤口上撒盐,知道吗?”

张秀兰气得胸口起伏,眼圈都红了,用力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哥!你放心!我啥也不说!”

“哥,这事你做得对。幸亏你现在脑子清醒,能给二姐做主!”

丁耀阳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大哥,离了好,二姐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行了,快回去吧,饭都要凉了。”张卫国催促道,不想让他们在这里耽搁太久,也避免引人注意。

“哥,你路上慢点。下午我和耀阳就跟厂里请假,上梁那天我们早点回去。”张秀兰吸了吸鼻子,提着沉甸甸的网兜,心里五味杂陈。

“大哥再见。”丁耀阳也笑着向张卫国道别,大舅子能挣钱,他是真心高兴。

张卫国现在心里装着事儿,骑着三轮车在城里慢慢转悠。

脑子里还在盘算着接下来要干的事,特别是雪梅那个粉馆的计划。

帮她把店开起来,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正琢磨着,一股子浓郁的肉汤混合着米粉的香气,钻进了他的鼻孔。

“嗯?”张卫国精神一振,肚子也适时地“咕噜”叫了一声。

他顺着香味儿往前开了几十米,果然,在一个街角处,发现了一个热气腾腾的米粉摊子。

摊子不大,露天的,就支着一口大锅,下面烧着嗡嗡作响的蜂窝煤炉子。

旁边摆了四张矮矮的小方桌,配着木凳子,这会儿几乎都坐满了人,大多是附近工厂下班的工人或者居民。

摊主是一对看起来挺勤快的中年夫妻,正被食客围着,忙得脚不沾地。

张卫国心里一动,把三轮车往路边一停,找了个刚空出来的凳子坐下。

这也是一家粉馆,正好他替雪梅踩点,尝尝人家这手艺到底怎么样,顺便看看他们生意如何。

“老板!”他朝正忙着擦桌子的男摊主喊了一声,“来碗排骨粉!”

“好嘞!排骨粉,六毛!”男摊主嗓门挺亮,手脚也麻利,先快速收了旁边桌的空碗,又把桌子抹干净,这才过来收张卫国的钱。

张卫国递过去一块钱,男人从腰包里,利落的找出四毛钱零钱递给他。

等待的功夫,张卫国仔细观察起来。

下粉的大姐动作很快,抓粉、烫粉、加汤、放哨子(浇头),动作一气呵成,显然是老手了。

男人则像个陀螺,在几张桌子间穿梭,收钱找钱、端粉送汤、收拾碗筷、偶尔还得应付两句客人的催促,两人配合得严丝合缝,效率极高。

没多会儿,男摊主就把一碗热气腾腾、飘着翠绿葱花、码着几块酱色排骨的米粉,“哐”一声放在了张卫国面前的桌上。

张卫国拿起桌上竹筒里的筷子,挑起一撮米粉,“嗦”地吸进嘴里。

粉倒是挺爽滑,再尝尝排骨,炖得还算入味,就是差点味道,多放点调料才能更正宗。

张卫国在心里摇了摇头,这味道,跟他媳妇李雪梅的手艺比起来,那可差着不止一星半点。

雪梅熬的骨头汤,那是真材实料,鲜美醇厚;她做的排骨哨子,软烂入味,香而不腻。

他一边不紧不慢地吃着,一边继续打量这个摊子。

简陋得很,就一个蜂窝煤炉子,一口锅,旁边几个盆盆罐罐装着调料和哨子。

四张小桌子,每张桌子配四张木凳,满打满算,同时最多也就接待十六个客人。

可就是这么个小摊子,生意却出奇的好。

从客人坐下点单,到老板把粉下好端上来,顶多也就五分钟。

吃粉的人速度更快,埋头“呼噜呼噜”一阵猛嗦,快的十分钟解决战斗,慢的也就十五分钟。

人走人来,桌子几乎就没空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