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伏生志 > 第7章 兖州烽烟

三国伏生志 第7章 兖州烽烟

作者:风吹瘦排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4 02:27:32 来源:小说旗

第七章 兖州烽烟

一、曹陈会盟

初平元年夏,兖州东郡治所濮阳城外,陈果的玄武旗与曹操的玄色军旗在烈日下猎猎作响。曹操亲率五千青州兵列阵相迎,目光却越过陈果,落在其身后整齐有序的迁徙队伍——车辕上捆着成袋的麦种,车架间竟架着蒙着牛皮的庞大战车(投石车)。

“伏生兄果然如孟德公所料,带着半座移动的粮仓来了。”迎亲的竟是荀彧,这位日后的“王佐之才”此刻眼中泛着精光,“我家主公已在城内备好酒肆,愿与先生共商兖州大计。”

曹操的帅帐内,酒盏碰撞声混着舆图展开的沙沙响。曹操突然按住陈果欲指地图的手,拇指摩挲着案上陈果所赠的改良耧车模型:“听闻先生在常山坞屯田,亩产比冀州均值高一斛半?若能在兖州推广……”

“明公可知,为何吕布未至,兖州已失三城?”陈果反客为主,展开自己绘制的兖州水系图,“刘岱只知募兵,不知安民,豪强囤粮于仓,百姓易子而食。某愿以‘耕战盟约’与明公合作——您给我三个月屯田,我还您十万青壮可战之民。”

曹操抚掌大笑,声震帐中:“好个‘耕战盟约’!某正缺这样的治世能臣。但先说清楚,若吕布的方天画戟砸到兖州城下,先生的投石车可舍得拿出来?”他忽然压低声音,“听闻你在真定救下了蔡伯喈之女?蔡邕如今在董卓帐下,这步棋,先生想得比某更远啊。”

二、白马初成

濮阳西校场,赵云的银枪在沙地上划出十二道弧线。二十匹白马列成雁翎阵,马蹄踏过曹纯预先布置的拒马桩,竟如履平地。曹纯摸着下巴凑近陈果:“子龙这阵法,比我虎豹骑的锥形阵更适合丘陵地带,只是这白马……兖州哪来这么多?”

“是蔡姑娘出的主意。”柳如烟不知何时站在二人身后,袖中露出半幅《相马经》,“她说昔日匈奴以白马为尊,我们反其道而行,用白马骑兵护百姓,反能震慑贼寇。”

话音未落,校场东北角突然骚乱。十余骑黑马闯入,为首者正是曹操麾下猛将夏侯渊,马鞭直指赵云:“听闻常山有小白龙,某麾下骑兵却道是‘花架子’,敢不敢与我虎豹骑比一场?”

赵云尚未答话,陈果已按住他的肩膀,笑着望向夏侯渊:“比可以,但得换个比法——明日卯时,各带二十骑,比护送百姓穿越沼泽。”他忽然指向远处正在教流民辨认麦种的蔡文姬,“护民之术,才是骑兵的真章。”

次日,当赵云的白马队用柳枝铺路,背着孩童踏过泥潭时,夏侯渊的黑马队正陷在齐膝深的淤泥中。曹操远远望着,忽然对身旁的郭嘉低语:“此子练兵,竟将《孙子兵法》‘视卒如子’用到了极致,假以时日,怕是要成天下第一骑兵。”

三、文姬献策

濮阳城内的临时医馆里,蔡文姬正对着竹简蹙眉。柳如烟递过一碗薄荷茶:“姑娘可是嫌《黄帝内经》太晦涩?百姓更爱听通俗易懂的医歌。”

“原来如此。”蔡文姬眼睛一亮,提笔在绢布上写下:“春咳喝梨汤,夏暑饮藿浆,秋燥食银耳,冬寒煨姜糖——这样可好?”她忽然拉住柳如烟的手,“听闻你们在常山坞建了女红坊,让妇人纺线换粮?我曾见匈奴人用羊毛织毡,或许可以改良……”

二人正说得兴起,李三抱着一堆焦黑的粉末闯了进来:“主公!大事不好!昨日试炮石时,火油与硫磺混在一起,炸伤了三个弟兄!”他忽然注意到蔡文姬,慌忙行礼,“蔡姑娘勿怪,小人在试‘投石车发火之术’。”

蔡文姬却凑过去细看粉末,忽然想起父亲曾提及的《淮南子》:“硫黄、硝石、炭末……若按比例调和,怕是能造出比火油更烈的‘神火’。”她提笔写下配方,“不过此等利器,须得专人看守,万不可落入贼人之手。”

当夜,陈果在篝火旁翻阅蔡文姬改良的《屯田劝农歌》,听着远处传来的童谣:“玄武旗,白马鸣,伏生公来播良种,旱能灌,涝能排,家家户户仓廪盈——”他忽然看向正在调试火药的李三,知道这乱世的“火种”,终于开始燎原。

四、内奸现形

七月流火,濮阳城外的麦田已泛起金黄。陈果正在查看新挖的灌溉渠,赵成突然浑身是血地冲来:“主公!东郡豪强王康私通吕布,今夜子时便要开城!”

他展开染血的密信,上面赫然盖着兖州大族的印信:“他们买通了城门校尉,吕布的先锋军已到十里外!”

陈果握紧伏生刀,刀鞘上的玄武纹突然发烫——这是地脉预警的信号。他立刻传令:“赵云带白马义从埋伏北城门,曹纯率虎豹骑守粮仓,王虎去请曹操出兵城西!”转身时又叮嘱柳如烟,“带蔡姑娘去地窖,若城破,就点燃烽火台!”

子时时刻,北城门突然传来巨响。赵云的银枪穿透第一个举着火把的叛兵,白马队如白色浪潮席卷城头,拒马桩在他们手下竟如玩具般被掀飞。与此同时,李三亲自操控的投石车发出轰鸣,改良后的火药炮石砸在吕布军的前锋阵中,腾起丈高火柱。

“好个常山坞!”曹操的援军从侧翼杀出,望着火光中那面不倒的玄武旗,忽然对荀彧笑道,“当年在卢植帐下初见陈果,他袖中露出的八阵图,今日终于看懂了——他摆的不是兵阵,是人心啊。”

五、火映玄武

黎明时分,吕布的赤兔马停在濮阳城外。他望着城头遍插的玄武旗,戟尖滴着血,忽然对身旁的陈宫笑道:“早听说冀州有个会种粮的伏生,今日一见,连火攻之术都用上了。”他忽然瞥见败退的王康被押解到城下,“可惜啊,兖州的老鼠,永远啃不动常山的石头。”

陈果站在城头,看着吕布军退去的方向,忽然发现手中的护身符不知何时裂开细纹,露出里面刻着的“赵”“曹”二字——正是赵云与曹纯的姓氏。柳如烟递来湿布,却见他望着东方渐白的天空轻笑:“董卓迁都长安了,袁绍在酸枣迟疑不进,曹操却在兖州得了民心……”

“主公,百姓们要来看您!”蔡文姬带着一群孩童跑来,孩子们手中捧着刚摘的麦穗,在晨光中闪闪发亮。陈果蹲下身,任孩子们将麦穗别在他的甲胄上,忽然听见远处传来李三的欢呼:“主公!新制的火药能烧三日不熄,以后守城更稳了!”

他站起身,望着整座濮阳城——城墙上修补的砖石间,百姓自发插上了辟邪的艾草;校场里,新招募的青壮正在赵云的指导下练习骑术;农田中,改良后的耧车正在播撒越冬的麦种。地脉的震动仍在持续,但这一次,震动中夹杂着铁器与泥土的碰撞声,夹杂着孩童的笑声,夹杂着属于这片土地的希望。

当第一缕阳光掠过玄武旗时,陈果忽然明白,他与曹操的盟约,不过是乱世中的短暂携手。真正能让常山坞立足的,从来不是权谋与武力,而是让每个百姓都能在战火中种下种子,在动荡中守住家园的信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