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寒门科举小懒娃 > 第90章 斋房舍友

寒门科举小懒娃 第90章 斋房舍友

作者:豆腐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4 02:33:18 来源:小说旗

散堂后,明智和黄沙相约去书肆买东西。

这府城秀才多,童生少。来府学念书的童生,家里都是有钱的,六艺的课程必不可少,所以黄沙也要学习六艺。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

不论啥年代,商家都会看人下菜碟。明智考虑全面,他和黄沙穿上他所有衣服里最好的衣服,两人一起去书肆。

明智不仅穿了最好的衣服,还找黄沙要了一块最华丽的包袱布,往里面塞了一些东西背着。

只要是府学附近的书肆,两人都会进去问。而且分工明确,黄沙负责问价,明智负责后面杀价。

“老板,你们家乐器都是怎么卖的?”

黄沙扇子一开,风度翩翩的公子哥形象一下子就出来啦,那姿态摆的足足的!

书塾的伙计连忙腰板挺直,精神抖擞的过来介绍。

这个时间过来的书生都是刚入府学,都是来买六艺的用品,他一一介绍,从乐器讲到算盘,从便宜讲到贵的。

“客官,这低档笛子50文一根,中档笛子1钱银子一根,高档笛子2钱银子一根……一分钱一分货,您买不了吃亏你买不了上当。”

这乐器里面最便宜的是笛子,贵的是古琴。

黄沙在这边问价格,明智在心里比较价格,在符合他预期价格内,明智才开始上场杀价!

遇上价格合适的,明智会颠一下他带着包裹,看起来包袱里很多东西的模样,让自己很像那么一回事儿。

“伙计,我们转了很多家店铺,是帮府学同窗比价格的。你便宜一点,东西好我们确定后一起在你家买!”

明智说完还故意摸了摸自己背着的包裹,好像里面真的有东西,然后朝伙计使眼色。

黄沙也在旁边一唱一和,两人看起来真的像来踩点问价。伙计为了之后的生意,价格那是一降再降,最终在伙计的为难下成功成交。

买完东西的两人迅速往府学赶,路上还遇到府学的其他学子。

“哎,还好府城户籍办的及时,差点就要上不了府城。”

一个身着白色衣服的学子心有余悸的说道,声音里透露着害怕。

“谁说不是呢,往年除了院试的前十名,其他只要有府城户籍就行。今年竟然改要求,要求在指定学区才能进入府学,这谁都想的到?”

这个规定颁布后,府城指定学区的房价蹭蹭的涨。

有钱人家就在府城买了个房子,没钱的就找住在府城的亲戚帮忙挂靠户籍,实在没钱就找那种专门户籍挂靠生意的。

“哎!还是咱们名次考的不好,要是咱们院试考到前十名,府试考到前三名,不用户籍就能进。真羡慕那些名次考的好的,这每年的挂靠费就省下来了!”

一个通过挂靠户籍进入府学,身着蓝色长袍的学子愤愤不平说道。

“没事,咱多办几场喜事,给同窗多发几张喜帖就赚回来啦!

就专门找那些名次考的好的,什么县案首啊,府案首啊,这些院试前几名去,其他学子少不了!不仅能从他们身上赚到钱,还能给咱们增添喜气。”

“嘶……”

明智在他们后面听的倒吸一口凉气,脸皱成一团看着黄沙,他放慢脚步往黄沙身后躲,企图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黄师兄,咱走慢点!”

黄沙硬生生逼着自己不要笑出声,两人慢慢悠悠的在几人身后回到宿舍。

这人情往来是府城读书人之间必不可少的,府学又都是秀才公,少部分童生,算是本朝高质量人类。

这高质量人类,普通农户当然比不了,人情往来和消费水平也非一般水准。

人们常说穷秀才,富举人。

明明秀才都已经免了赋税徭役,官府还提供补贴,为什么秀才还会这么穷呢?

一方面,因为这些秀才常常都继续科举读书,不事生产没法赚钱养家。

另一方面,就是读书人之间的人情往来,除了日常的婚丧嫁娶,还有各种的文会酒会。

这种档次的人情往来,哪场钱能少?

当初黄沙考完府试,都参加了不知道多少喜宴,有的是陪他爹去的,有的是别人邀请他,反正他当时花了不少钱。

不过,他家本来不咋缺钱,这钱花了也就花了。

这要是没什么家底的,他能把家掏空。参加完这些宴会,人家说不定就要和夫人造孩子,把这些礼钱收回来。

明智和黄沙磨磨蹭蹭终于到了斋舍,推开门发现除了明智和黄沙那一间,另外三间都住了人。

这旁人可以不管,舍友可要好好维护感情。

人不可貌相,每年因为考科举疯的人也不少,平平无奇也可能藏着大雷,大家还是和睦相处比较好。

毕竟之后还要住很久,要是和舍友闹矛盾,出一个像马加爵一样脾气不好的那小命可不保。

活一场不容易,相逢即是有缘,最好不要刀刃相见。

就算最后控制不住,平日打好交情,说不定最后来个刀下留人也算不错。

为了保证最大存活率苟活于人世,严谨的明智拉着黄沙保持最大诚意的微笑和同舍的其他三位打招呼。

这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剩余的三间房,每位都带了一个书童。

其中一位秀才,就是学堂坐在明智旁边的蓝衣学子,姜远道二十岁,府城的本地人,本次院试的第二名。

目前,府学这一届新晋秀才里,除了明智外张华年算是里面水平最高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本次院试的第一名是个老熟人,是府城苏家的苏清羽。

苏清羽在府试失利后奋发图强,一举拿下院试第一,苏家更是在其院试成绩出来后,把他安排进国子监读书。

不过,另一个房间也不是善茬,住着本次院试的第三名。洪县的张华年十七岁,年轻就是气盛,气势比第二名的姜远道还要足。

明智感觉这房间安排可能有点猫腻,因为最后一间房是他们泗县的县案首,戴鲤。

这是随机安排的房间?

明智感觉这里充满了杀气,明明是一个火葬场嘛!

嘿!

黄沙更是感觉离谱,他可能住错了地方。这都县案首、府案首、院试第二、第三,他一个府试倒数第一在这里充什么人数?

他什么档次,能住这种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