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寒门科举小懒娃 > 第105章 岁考

寒门科举小懒娃 第105章 岁考

作者:豆腐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4 02:33:18 来源:小说旗

三人拿到其他府州试卷认真研究,互相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尝试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

张明举经过深刻的讨论,感觉自己提升了很多,树了一下懒腰,满意的说道。

“一开始拿到题目还没啥头绪,要是岁考是相似题目,应该不会手忙脚乱,这次岁考也能有点底。”

岁考是整个府学所有学子一起考,虽然张明举在班级的名次不错,但是想要考到禀生还有段路要走。

府学除了今年的新晋学子,还有很多往年秀才,没有两把刷子,又怎么会成为秀才呢?

更何况,往届秀才学的时间比他们多,考的同一张卷子,实力不可小觑,竞争当然激烈。

张华年在知识的海洋遨游,感觉自己今非昔比,游泳技巧大涨,有点浪了。

也不知是学会了,还是学废了,反正是学飘了。

“做人要自信,格局怎么这么小,咱们要考好考强,创造辉煌。咱们就要在别人不看好的情况下,考中禀生,气死他们。”

不吃馒头争口气,想到岁考就生气。

张华年是个气性大的,想要靠成绩一鸣惊人,打脸所有人。

明智看着打鸡血一样的张华年,感觉有点不对劲,这愤怒值有点太高了。

明智抿了一下嘴,有些迟疑的问道。

“华年兄,我没有银钱打点教谕,明举兄成绩低没必要打点教谕,华年兄你为啥也没打点?”

张华年听明智这么一问,梗住了。

“我将来要考进士,当然要靠实力说话。”

这话他敢说,明智都不敢信,一脸狐疑的看着他。

张明举则很佩服的看着他。

张明举学识不够,打点了也是白费钱,但是张华年的学识蛮不错的,在张明举眼中完全可以冲一冲禀生。

“仁弟一身正气,为兄佩服。”

张华年很心虚,不敢说话,只能微笑。

这事情说来话长,还怪他那张破嘴,喜欢没事刺挠别人几句。

某次诗会,邀请的都是张华年在府学同县的读书人,算是老乡会。

所有学子吟诗作对玩嗨了,大家畅想自己考中举人后的生活,一个个踊跃发言。

举人具有当官资格,有机会被任命为官员。

举人也可以在老家县里做官,如担任教谕、县丞、主簿这些职务。

进士则不一样,进士可以被任命中央官职,也可以当地方官职,如知府、县令等。

不论是职位大小,还是晋升前景,两者差别很大。

其中有一个年纪大的秀才这样说道。

“我要是考中举人,我就不继续往上考,将来当个教谕就满足啦!”

张华年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幻想的是将来在朝廷呼风唤雨,完全看不上这种安分守己的梦想。

为什么呢?年轻,没有经过毒打,觉得自己有无限可能。

他那么年轻就考中秀才,举人肯定不在话下,努力一下进士也能够的到。

但是,知道自己前途无望的秀才,梦想就很保守。

成年人,早已被磨平了棱角,连做梦都会给自己设限。

更让人破防的是,某些人还要嘲笑你的梦想。

张华年,就是某些人!

观念不同,无可厚非,但是他嘴毒啊!

“教谕都是没出息的人才会当的,我等英才就要以报效朝廷为己任……”

张华年说的激情澎湃,讲的是热情高涨,完全不顾别人的死活。

他真是一张好嘴,讲的那个秀才脸色发青,讲的围观众人义愤填膺。

有些人就不该讲话。

本来,参加诗会的学子都是同乡,大家都很和睦。

他一个激情发言把一圈人得罪了。

诗会场上,他不仅得罪了刚刚发言的那个秀才,还得罪了其他相同处境的读书人。

诗会场外,府学的闵教谕和他是同乡,隔天就知道这个消息。

秉持着不能丢本县秀才的脸,闵教谕帮他隐瞒了这件事情,但是每次见他都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

如果旁边没人,闵教谕就会阴阳他。

“我们这些没出息的人,还能教你这等英才?”

如果旁边有人,闵教谕就会用眼睛从头到脚扫视他一遍。

那个尴尬, 张华年被阴阳的脸上的笑容都挂不住。

那一段时间,张华年低调做人,课下躲在藏书阁不出来,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你让他去打点闵教谕,他估计要被人家埋汰死,谁让他当时嘴贱呢?

但是如果不打点闵教谕,闵教谕是他同乡,还帮他隐瞒了这件事情,怎么都说不过去。

最后,思索再三,得出一个结论。

他谁都不打点。

于是,头铁三人组迎来了岁考。

学子如果岁试连续三年不及格,或九年还是不能毕业,会被开除官学的学籍。

所以,岁试非常重要。

明智的成绩,岁试合格是非常轻松的,最大的问题是能不能考中禀生。

只有通过岁试且排名靠前的禀生,才有机会参加科试。科试是获得乡试参加名额的主要途径,按照科试的考试名次分配名额。

乡试各省名额有限,必须要科试名次排在前面才能获得。

江省文风鼎盛,自古学员众多,很多人争抢一个名额,抢不到的比比皆是。

如果你连岁试的禀生都没办法获得,连科试你都没办法参加,又如何能参加乡试,成为举人呢?

科试可是获得乡试配额最轻松,最公正的方式。

别的路子也有,但是太难了,野路可不是那么好走的。

明智想要参加乡试,就必须通过科试。想要通过科试,必须要获得参加科试的资格,也就是要成为岁试的禀生。

如果,你连岁试的禀生都考不中,只能是个啥用也没有的穷秀才。

这个完全不是开玩笑!

穷秀才你考不中禀生,没办法领取官府给的补贴,也没办法帮其他科举考生作保获得保费。

本来四肢不勤,除了读书啥也不会,还没有其他获得银钱的渠道。

不是穷秀才是什么?

穷甚至都不是大问题,没用才是最令人窒息的。

你考不中禀生,没办法参加乡试,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才是最绝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