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飞予长安 > 第88章 双面狱卒

飞予长安 第88章 双面狱卒

作者:双蝶梦浮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4 06:28:43 来源:小说旗

破庙的梁木在风雪中发出吱呀轻响,陈三的尸身随着夜风微微摇晃,脚尖距积灰的砖地不过三寸。沈予乔的火折子照亮他青紫色的脸,舌尖微微探出,舌根处那抹极小的“李”字刺青在跳动的火光中若隐若现——与十年前剑南道赤莲教余党身上的标记分毫不差。

“下颌角有淤痕,是被人强行撬口刺字时留下的。”她戴上鹿皮手套,托住陈三僵硬的下颌,指尖触到他后颈的凸起——那里有片蝴蝶形状的烫伤,与妹妹牡丹、画舫案死者瑞珠的伤痕完全一致,“他不是赤莲教嫡系,这刺青是后来被强加的印记。”

李偃飞握紧腰间佩刀,刀刃在冷风中泛起青光:“十年前剑南矿难,赤莲教突然销声匿迹,原来残党被吴明轩收为己用,再借天牢狱卒身份灭口。”他蹲下身,翻开陈三的鞋底,朱砂粉混着庙墙青苔簌簌掉落,“这些朱砂,和洗冤井井壁的刻字用的是同一种——剑南道特产的‘血朱砂’,只在赤莲教祭坛出现过。”

沈予乔的验尸刀划开陈三的衣领,露出锁骨下方的旧伤:“这是箭伤,箭头角度向下,说明他当年是跪着中箭的。”她忽然想起血字小册里的矿难图,矿工们正是被官兵从上方射箭屠杀,“陈三不是凶手,是矿难幸存者,被吴明轩胁迫成为天牢的‘清道夫’。”

更鼓敲过子时,两人抬着陈三的尸身返回验尸房。途经洗冤井时,李偃飞忽然顿住,灯笼光照在井壁青苔上——那些被风雨侵蚀的刻字里,某个名字突然刺痛他的眼:“李长庚”。

“父亲的字号……”他的声音发颤,指尖抚过凹凸的刻痕,“开元九年冬,正是他奉命追查剑南矿难的时间。”沈予乔看见他握灯笼的手在发抖,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井壁,仿佛与那些无名死者的名字重叠在一起。

验尸房的铜炉烧得噼啪作响,沈予乔将陈三的尸身平放在案板上,银针刺入他太阳穴:“曼陀罗中毒,却不是致死原因。”她翻开眼睑,瞳孔呈不规则收缩,“有人先让他服下麻痹神经的毒药,再伪造上吊现场。”

李偃飞忽然想起破庙房梁的灰尘:“缢痕周围没有挣扎时抓落的木屑,说明他被吊上去时已经昏迷。”他掏出从陈三鞋底收集的朱砂粉,混着井壁刻字的碎屑,在瓷碗里用水化开,水面竟泛起极细的金箔反光——与天牢死者胃容物中的反应相同。

“去洗冤井。”沈予乔扯下染血的手套,“吴明轩既然在井壁刻下父亲的名字,说明这里藏着当年矿难的关键证据。”她按住李偃飞冰凉的手,发现他指尖还留着触摸“李长庚”时的青苔汁液,“带上火折子和验尸刀,井底的密道,该彻底查清楚了。”

井底的密道入口被青苔掩盖,沈予乔用验尸刀撬开腐木,霉味混着铁锈味扑面而来。李偃飞抢先踏入,刀柄敲打着石壁:“三丈内有空洞,风向从右后方来,密道直通刑部。”他的声音比平时低沉,带着某种破釜沉舟的决然。

密道墙壁上的人血字在火折子下清晰可见:“天牢无日月,赤莲照黄泉”,落款“开元九年冬,吴明轩”。字迹新鲜得能蹭脏指尖,显然是近期所写。沈予乔摸着凹凸的笔画,忽然发现“赤莲”二字的笔画里,藏着极小的矿车图案——正是剑南铜矿的标记。

“往前走。”李偃飞的灯笼照亮前方,石壁上开始出现浅浮雕,刻画着官兵屠杀矿工的场景:有人被砍断手指,有人被剜去眼睛,角落蜷缩的孩童怀中抱着半块双鱼玉佩。沈予乔数着浮雕上的人头,正好三百个,与血字小册的记载丝毫不差。

“看这里!”李偃飞的灯笼停在某幅浮雕前,画面中央的官员骑着黑马,手中拿着验尸刀——不对,是屠刀,刀刃上滴着血,却刻着赤莲教的符文。官员的面容被刻意毁坏,唯有右耳后的朱砂痣清晰可见,与吴明轩年轻时的画像一模一样。

沈予乔的指尖划过浮雕下方的小字:“李长庚,剑南道推官,开元九年冬,卒于矿坑。”她忽然明白,为何李偃飞的父亲会被记在洗冤井壁,原来他不是追查者,而是第一个被灭口的知情人。

密道尽头传来滴水声,火折子照见一扇铁门,门上刻着赤莲教的往生阵。李偃飞掏出从陈三住所搜到的赤莲铜扣,扣入阵眼,铁门发出沉重的轰鸣。门后是间石室,中央石台上摆着十二具骷髅,每具骷髅右手小指都呈扭曲状——正是天牢死者的共同特征。

“吴明轩的‘收藏品’。”沈予乔的验尸刀划过骷髅腕间的铁链,链节上刻着编号,与陈三暗格里的壁画人物一一对应,“他杀了人,还要留下标记,就像画家在自己的作品上盖章。”

李偃飞忽然僵住,视线落在石室角落的木盒上。盒盖打开着,里面整齐码放着三十枚双鱼玉佩,每枚玉佩内侧都刻着名字,第一个正是“李长庚”。他的手指抚过父亲的名字,忽然想起小时候,父亲总说“验尸刀是替死者说话的笔”,如今这盒玉佩,正是三百死者无法说出的证词。

“沈姑娘,”他的声音带着哽咽,“这些年我总以为父亲是染病而亡,原来……”

沈予乔轻轻按住他的肩膀,鹿皮手套下的体温透过中衣传来:“他不是无名死者,洗冤井壁的‘李长庚’,就是他留在人间的验尸报告。”她指着石壁上的人血字,“吴明轩刻下这些,是想炫耀自己的罪行,却不知,每笔血字都是钉在他脖子上的绞索。”

更声在远处响起,密道里的风突然变大,吹得灯笼火苗剧烈摇晃。沈予乔看见李偃飞眼中倒映的火光,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亮——那是隐忍十年的仇恨,也是终于找到父亲下落的释然。

“该回去了,”她轻声说,“明天还要提审吴明轩,这些骷髅和玉佩,都是铁证。”

李偃飞忽然转身,在昏暗的密道里,他的眼睛亮得惊人:“沈姑娘,你知道吗?父亲临终前,曾在我掌心写过一个‘沈’字,说若遇到姓沈的验尸官,就能替他完成未竟的事。”他掏出块半旧的帕子,上面绣着獬豸纹,与沈予乔的令牌一模一样,“这块帕子,是母亲留给我的,她说父亲在剑南曾遇贵人相救,那人的袖口,有和你一样的验尸刀疤痕。”

沈予乔的指尖无意识地抚过自己手腕的疤痕,那是三年前追查画皮案时被凶手划伤的。她忽然想起,林妙华姐妹曾说过,画舫纵火案中有位推官拼死救下幸存者,那人的佩刀上,刻着獬豸纹——与李偃飞父亲的官服纹样相同。

密道的铁门在身后缓缓闭合,两人踩着青苔返回地面,洗冤井的井水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沈予乔望着李偃飞的背影,发现他的肩线比平时更挺直,仿佛背负了十年的枷锁终于松动。

验尸房的烛火在风雪中摇曳,沈予乔将陈三的验尸报告铺在案头,末页写着:“双面狱卒,一面是吴明轩的刽子手,一面是赤莲教的复仇者,而真相,藏在洗冤井的每道刻痕里。”她望着李偃飞正在整理的玉佩,忽然明白,这些年他默默追查天牢案,不仅是为了公理,更是为了给父亲洗冤。

更鼓敲过三遍,李偃飞忽然将那枚刻着“李长庚”的玉佩放在她掌心:“父亲说,验尸官的手能让死人说话,这块玉佩,就交给你了。”他的指尖在她掌心停留了一瞬,温度比炭火更暖,“明日提审吴明轩,我想听你用这些证据,替三百个亡魂发声。”

沈予乔握紧玉佩,玉质温润,却带着经年的寒意。她想起陈三舌根的“李”字刺青,想起洗冤井壁的血字,忽然明白,这桩案子的“双面”,从来不是狱卒的身份,而是人心的善恶——有人用毒蜡杀人,有人用壁画鸣冤,而她与李偃飞,终将成为划破这双面迷局的刀刃。

窗外,破庙方向传来夜枭的叫声,却掩盖不了验尸房内纸张翻动的窸窣。沈予乔铺开新的卷宗,在“双面狱卒”四字下画了把交叉的验尸刀与捕快令牌,旁边注着:“每个死者都是面镜子,照出凶手的恶,也照出复仇者的痛,而我们,要做擦净镜面的人。”

李偃飞靠在椅背上打盹,指尖还捏着那枚赤莲铜扣。沈予乔望着他眼下的青黑,忽然想起白天在破庙看见的场景:陈三的尸身随风摇晃,而李偃飞蹲在地上,用袖口轻轻擦拭井壁的“李长庚”——那时他的侧脸,比任何时候都要温柔,也比任何时候都要坚定。

风雪渐歇,验尸房的铜炉即将燃尽。沈予乔添上最后一块炭,火光映着两人交叠的影子,在石壁上投下长长的轮廓。她知道,明天的提审将是场硬仗,吴明轩不会轻易认罪,而洗冤井的密道里,或许还藏着更致命的证据。但此刻,看着李偃飞熟睡的模样,她忽然觉得,只要两人并肩,再深的天牢也能闯,再黑的密道也能照亮。

双面狱卒的真相已经揭开,而属于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就像洗冤井里的井水,表面平静,底下却涌动着千万冤魂的呐喊,而他们,终将让这些呐喊,化作刺破黑暗的晨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