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飞予长安 > 第114章 长安胭脂色

飞予长安 第114章 长安胭脂色

作者:双蝶梦浮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4 06:28:43 来源:小说旗

霜降后的第十七日,长安城头的风卷着细雪掠过女墙,沈予乔望着暮色中的宫墙,琉璃瓦上的胭脂釉在残阳里泛着温润的光,像极了柳氏绣坊里未干的丹砂颜料。李偃飞的皂靴碾碎墙边长着的曼陀罗幼苗,三年前的血案在这抹暮色里渐渐淡成剪影,唯有他掌心的灼伤,还在提醒着那场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庭审。

“看,西市的灯火。”李偃飞的声音混着风雪,指尖掠过女墙砖缝里的靛青残迹——那是尚宫局绣娘修补宫墙时留下的配线,与柳氏手中的官服碎片同色。沈予乔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八千坊市正次第亮起灯烛,如散落的星子缀在朱雀大街两侧,某个街角传来卖胭脂的小贩吆喝,却再无往日的热闹。

“柳婉儿在岭南时,总说长安的胭脂太贵。”李偃飞忽然从袖中掏出个素白瓷盒,盒盖绘着半朵未开的曼陀罗,“她托驿卒留给你的,说等案子结了,让你替她看看长安城的月亮。”沈予乔接过瓷盒,指尖触到盒底的刻痕,是个极小的“清”字,与柳家蜀绣里暗藏的毒纹截然不同。

城楼下传来更夫敲梆的声音,戍初一刻。沈予乔望着李偃飞肩甲下露出的绷带,想起庭审那日他挡在自己身前的模样,刀刃划破他的锁子甲,在左肩留下寸长的血口,如今伤痂初结,却仍在风雪里隐隐作痛。“疼吗?”她忽然开口,话一出口便有些后悔,耳尖在暮色里泛起薄红。

李偃飞却笑了,笑得像朱雀大街上卖糖葫芦的少年,全然没有刑部员外郎的威严:“比起你在尚宫局库房被匕首抵住脖子时,这点疼算什么?”他忽然转身,面朝漫天晚霞,宫墙的胭脂色染在他眼底,映得那双常年阅尽卷宗的眼睛格外明亮,“知道柳氏账本里最后一页写什么吗?她说柳婉儿十岁时,偷拿家里的珍珠粉给邻村姑娘做胭脂,被父亲打了手心,却还是偷偷攒钱买花瓣。”

沈予乔的指尖划过瓷盒上的曼陀罗,想起柳婉儿临终前塞给她的胭脂盒,盒底刻着“愿天下女子,面若春樱”。那个在尚宫局屋顶翩然而去的身影,鬓边别着的白牡丹,终究没能等到长安城的春天。“她其实早就知道,武安昌的双生毒,不过是宫墙里最浅的一道疤。”她忽然望向远处的景仁宫,飞檐上的铜铃在风中轻响,“淑贵妃的美人蛊,陈侍郎的惑心金,还有那些藏在胭脂盒底的私印,才是刻在这世道上的毒。”

李偃飞忽然握住她的手,掌心的伤痂蹭过她的指腹,带着灼人的温度。沈予乔惊觉他的手远比看上去粗糙,虎口处布满练刀的茧子,却在握住她时格外轻柔。“还记得在尚宫局库房,你发现老尚宫刻的‘武’字吗?”他的拇指摩挲着她手背上的薄茧,那是常年握验尸刀留下的,“其实在那道刻痕下方,还有半行被风雨侵蚀的小字,写着‘清者自清’。”

暮色渐浓,宫墙上的胭脂色慢慢褪成青灰,沈予乔望着李偃飞眼中倒映的万家灯火,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话:“验尸易,验心难。”三年前她初入刑部,见惯了卷宗里被胭脂水粉掩盖的血案,以为最毒的是铅粉曼陀罗,直到遇见柳婉儿的疤痕、老尚宫的哑疾、李偃飞掌心的伤,才明白这世道最无解的毒,是人心对权欲的贪念。

“你看。”李偃飞松开手,指向朱雀大街尽头的贫民窟,几个衣衫褴褛的少女正围着盏油灯,用捣碎的凤仙花染指甲,笑声穿过风雪飘上城头,“柳婉儿想让天下女子搽上无毒的胭脂,而我们能做的,不过是让这长安城的灯火,多照亮些阴沟里的毒。”他忽然从袖中取出片碎玉,正是沈予乔一直佩戴的柳家族徽,“我让人修好了,缺角处刻了朵木樨花,是你最喜欢的。”

沈予乔接过碎玉,指尖触到新刻的纹路,细腻如李偃飞审案时的笔触。木樨花的香气混着雪粒落在她手背上,忽然想起初遇他那日,他正蹲在柳氏井边查看刻痕,皂靴上沾满泥泞,却坚持要等她验完尸才肯离开。原来有些东西,早在破获第一桩血案时就已埋下,像木樨花的种子,在满是铅粉的世道里,悄悄开出了洁白的花。

更鼓敲过两声,城楼下传来巡城卫的马蹄声。李偃飞忽然咳了咳,耳尖比沈予乔的还要红:“其实……在驼铃巷密道看见柳婉儿的马车时,我就想……”他忽然转身,望着漫天飘落的细雪,声音轻得像怕惊飞了城墙上的宿鸟,“这盛世胭脂虽美,却不及你眸中清明万一。”

沈予乔望着他僵硬的背影,忽然笑出声来,笑声惊起墙头几只寒鸦。她将碎玉贴身收好,指尖掠过他肩甲上的积雪:“李大人可知,你审案时侃侃而谈,说起毒理头头是道,如今倒像个初次递帖子的书生?”她忽然正色,望着宫墙下绵延的灯火,“不过你说得对,比起破解毒理,守住这心中清明,才是最难的案子。”

雪越下越大,女墙上的曼陀罗幼苗被积雪覆盖,却在砖缝里露出倔强的绿意。沈予乔想起柳婉儿毒经里的最后一页,墨迹未干的“清”字旁边,画着个极小的笑脸,那是用验尸格目的边角料写的,想必是她在逃亡路上,趁着夜深人静时偷偷写下的。原来真正的胭脂劫,从来不是铅粉与经血的毒,而是在染缸般的世道里,能否守住一抹清白。

“回吧。”李偃飞替她拢了拢斗篷,指尖不小心碰到她冰凉的耳垂,“明日还要去尚宫局封存旧档,听说新掌事要恢复柳家的珍珠粉胭脂配方,起名叫‘清平调’。”沈予乔点头,跟着他走向城楼石阶,靴底碾碎残雪的声音,与远处胭脂小贩的收摊声交织在一起。

走到城下时,忽然有个小乞儿追上来,往沈予乔手里塞了朵用纸折的木樨花:“姐姐好看,像画里的仙姑。”孩子跑远了,纸花上还带着体温。沈予乔望着掌心里的白花,忽然明白,这世道或许永远会有毒胭脂,但总有人愿意做折花的手,让清白的香气,漫过每一道宫墙。

雪夜的长安城,万家灯火次第熄灭,唯有刑部衙门的灯笼还亮着。沈予乔坐在案前,铺开新的验尸格目,笔尖悬在“柳氏”一案的结案处,却迟迟没有落下。李偃飞端着热酒推门进来,看见她正在格目边缘画木樨花,花瓣上落着极小的雪粒,像星星掉进了墨色里。

“在想什么?”他放下酒盏,看见格目上写着“毒理已破,心毒难消”,忽然轻笑,“不如再加句,幸得有人,共守清光。”沈予乔抬头,看见他肩甲上的雪化了,在烛火下闪着微光,像他眼中从未熄灭过的热忱。

窗外,雪停了,启明星在宫墙上方亮起。沈予乔忽然想起初到长安时,父亲带她登城楼,说“长安的胭脂色,是千万人的心血染成”。如今她终于懂得,这抹颜色里,有柳婉儿的血,有老尚宫的泪,有李偃飞掌心的伤,更有无数像小乞儿那样的人,在尘埃里守护着最后的清白。

她提笔,在结案格目最下方写下:“愿此后长安,胭脂色里无血泪。”笔尖落下时,李偃飞的指尖轻轻覆上她的手背,像在守护这行墨迹未干的期许,更像在守护这乱世中,两颗不愿被胭脂染透的初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