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飞予长安 > 第147章 剖心

飞予长安 第147章 剖心

作者:双蝶梦浮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4 06:28:43 来源:小说旗

烙铁在炭盆里煨得通红,火星子噼啪溅在青砖上,将李偃飞投在石墙上的影子灼出细碎裂痕。暗卫首领的笑像浸了冰的刀刃,每一个字都在剜她心口的旧疤。七年前的秋夜也是这样的雨,她跪在刑部大牢门口,听见父亲在刑讯室里咳出血的声音,却连递一碗参汤的资格都没有。那时她才十三岁,攥着母亲临终前给的玉镯,看着太子党的马车碾过水洼,车帘上绣着的蟠龙纹在灯笼下泛着冷光。

沈予乔的指尖触到李偃飞手背上的冷汗,比烙铁的温度更烫。她看见对方瞳孔里倒映着自己的脸,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在大理寺初见,李偃飞倚在廊柱上啃糖人,袖口还沾着审案时溅的血,却笑得像个寻常少女。此刻那双手正握着烙铁,指节因用力过度泛白,腕间一道浅红勒痕——是方才按在石墙上时被暗卫首领的镣铐刮伤的。

\"太子党要的是双重保险。\"暗卫首领的声音混着血沫,胸前的伤口还在渗液,\"武安昌以为自己借'天谴'除掉太子,却不知太子党早就在龙舟上布了厌胜之术。那些沉在江底的木偶,每一个都刻着武安昌的生辰八字。\"他忽然剧烈咳嗽,嘴角溢出黑血,李偃飞瞳孔骤缩——是毒!

沈予乔眼疾手快扣住他下颚,却见暗卫首领舌根处嵌着一枚靛蓝药丸,已然碎裂。李偃飞将烙铁摔在地上,火星溅在对方衣襟上,烧出焦黑的洞:\"是谁给你的毒?太子身边的宦官?还是...\"她忽然顿住,想起卷宗里记载,当年弹劾父亲的奏疏上,除了太子舅舅的印鉴,还有一个模糊的御史签名,墨迹与寻常不同。

暗卫首领的气息渐渐微弱,却突然抓住李偃飞的手腕,指甲几乎掐进她脉门:\"去...去城西破庙...找瘸子老陈...他手里有当年的军报抄本...\"话未说完,喉间溢出一声低哑的笑,\"李将军临刑前说...说他从未后悔主战...只是对不起你母亲...没能带她回江南...\"

李偃飞如遭雷击,指尖颤抖着抚上对方眼皮。母亲临终前攥着她的手,反复念叨\"莫信蟠龙\",直到咽气都没合上眼。她忽然想起父亲棺椁里那封未写完的信,开头是\"吾妻卿卿\",最后却被墨迹洇开,只余一片模糊的蓝——像极了暗卫首领舌根的毒药颜色。

沈予乔捡起地上的烙铁,炭盆的光映得她眉目冷肃:\"太子党既要借武安昌的巫蛊案立威,又要让武安昌背下刺杀太子的罪名。他们在龙舟上做的厌胜之术,怕是要让天下人以为,武安昌行巫导致天谴,而太子遇刺是上天降罚。\"她忽然看向李偃飞,对方正盯着暗卫首领的尸体,发间沾着的血珠顺着耳坠滴落,在衣领上晕开暗红的花。

\"当年父亲的军报,是太子党故意泄露给突厥的。\"李偃飞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像怕惊醒什么,\"他们要借突厥人的刀除掉主战派,这样才能推行议和,让太子的舅舅在朝堂站稳脚跟。\"她转身望向石墙上的烛台,火苗在风里摇晃,将那些刑具的影子投在墙上,像极了七年前刑讯室里交错的鞭痕,\"母亲临终前说,父亲在牢里托人带话,说'蟠龙吐信,蓝玉生烟',我一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沈予乔怔住。蓝玉,是李将军夫人的闺名。她忽然想起卷宗里夹着的一张碎纸片,边缘有火烧痕迹,上面写着\"蟠龙纹车驾,戌初出东华门\",正是李将军被捕当晚的记录。\"或许,蓝玉生烟指的是毒药。\"她沉吟道,\"太子党用这种毒控制暗卫,就像当年让父亲在牢里'畏罪自杀'一样。\"

李偃飞忽然走向墙角的水盆,捧水洗脸。水珠顺着下颌滴落,混着未干的泪痕。当她转身时,眼中已恢复平日的冷肃,只是鬓角的碎发还滴着水,沾湿了半幅衣襟:\"城西破庙,瘸子老陈。\"她解下腰间令牌抛给沈予乔,\"你带一队人去,我去查太子党近日的动向。记住,别让任何人知道你去了哪里。\"

沈予乔接住令牌,触到她掌心的温度:\"你父亲的事,卷宗里记载的弹劾理由是'私通突厥',但证据只有一封伪造的书信。当时的主审官,是现在的刑部尚书冯大人。\"她顿了顿,看着李偃飞转身去取墙角的软剑,剑鞘上的雕花在火光下泛着冷光,\"冯大人的长子,上个月刚娶了太子妃的妹妹。\"

密室的铁门在身后吱呀作响,李偃飞踩着青石板走向庭院,雨丝立刻浸透了外袍。她摸了摸袖中藏着的半块玉佩,是暗卫首领临死前塞给她的,上面刻着半只蟠龙——与当年太子党马车上的纹饰一模一样。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卯时三刻,天快亮了。

城西破庙。沈予乔带着五名暗卫,绕道三条小巷,换上乞丐装束。破庙的门虚掩着,蛛网在晨光里泛着微光。她刚踏过门槛,就听见右侧传来咳嗽声,墙角蜷着个瘸腿老人,怀里抱着个破旧的布包,头发结着草屑,却戴着一枚翡翠扳指——与卷宗里记载的李将军副将陈越的信物一模一样。

\"老陈叔?\"沈予乔压低声音。老人浑浊的眼睛骤然亮起,慌忙摆手示意她噤声,从布包里掏出一叠泛黄的纸页:\"军报抄本,还有当年太子党与突厥人的密信。\"他的手在发抖,扳指上的翡翠映着破庙的晨光,泛着诡异的蓝光,\"李将军临死前让我藏好这些,说等偃飞长大...唉,当年若不是我受伤被抬下战场,也不会让那些贼子有机可乘...\"

话音未落,破庙屋顶突然传来瓦片碎裂声。沈予乔本能地扑向老陈,一支弩箭擦着她发梢钉在砖墙上,尾羽上染着靛蓝毒药。暗卫们立刻拔刀戒备,却见破庙四周涌进十几个黑衣人,面罩上绣着半只蟠龙——正是太子党的暗卫标志。

\"保护老陈!\"沈予乔抽出袖中软剑,剑刃在晨光里泛起冷光。她听见老陈在身后急促地翻找布包,忽然想起李偃飞说的\"蓝玉生烟\",转身时正看见老陈将一枚药丸塞进嘴里,翡翠扳指突然裂开,露出里面藏着的纸条。

\"别吃!\"沈予乔想去阻止,却被黑衣人缠住。老陈剧烈咳嗽着倒地,嘴角溢出蓝血,手指颤巍巍指向自己咽喉:\"喉...喉间...纹...\"话未说完便断了气。沈予乔心中一凛,撬开他牙关,只见舌根处果然纹着半只蟠龙,与暗卫首领的毒药痕迹一模一样。

她捡起地上的纸条,上面用朱砂写着\"五月十五,龙舟宴,玄武针\"。玄武针,是突厥一种剧毒暗器,见血封喉。沈予乔忽然想起,龙舟案发生在五月十五,而今天是五月二十,已经过了五天——不对,暗卫首领说的是\"现在\",说明计划可能延迟,或者有后续动作。

破庙外传来马蹄声,沈予乔抓起军报抄本塞进衣襟,带着暗卫从后窗突围。巷口停着一辆不起眼的马车,车帘掀开一角,露出李偃飞冰冷的脸:\"上来。\"她手中握着半块蟠龙玉佩,与沈予乔在暗卫首领那里拿到的正好拼成完整的蟠龙,\"太子党今晚要在城西码头转运货物,冯尚书的船队。\"

马车内,李偃飞展开一张图纸,上面画着码头的布局,角落标着\"蓝玉坊\"三个字。沈予乔认出那是城西的一家香料铺,表面卖胭脂水粉,实则是太子党的情报据点。她摸出老陈留下的纸条,朱砂字迹在晨光下有些模糊:\"玄武针,可能藏在货物里。太子党想借武安昌的巫蛊案,在货物中夹带毒药,嫁祸给武安昌的余党。\"

李偃飞忽然按住她的手,指尖触到她腕间的勒痕:\"疼吗?\"不等回答,便从袖中取出金疮药,\"当年母亲教我配的,止血最好。\"她的声音忽然轻了,像怕惊飞什么,\"父亲被带走那晚,母亲把我藏在衣柜里,自己去求太子党,回来时裙摆全是血,却笑着说父亲很快就会回来。\"

沈予乔看着她低头装药的样子,发间还沾着雨夜的潮气,忽然想起卷宗里的记载:李将军夫人于丈夫死后第三日投井自尽,井里捞起的尸体手腕上有三道勒痕,像是被人强按着头入水的。\"你母亲不是自杀。\"她忽然开口,\"是太子党怕她泄露秘密,所以...\"

李偃飞的手猛地一抖,药膏撒在马车地板上。她盯着沈予乔的眼睛,像是要从里面找出当年的场景:\"你查过我家的卷宗。\"不是问句,而是肯定。沈予乔点头,看见她眼中翻涌的痛楚,比烙铁更烫:\"刑部记录里,你母亲的尸检报告说'肺部无积水',说明入水时已经断气。\"

马车在青石板路上颠簸,李偃飞忽然笑了,笑得比哭还难看:\"原来连这个都要骗我。他们说母亲是伤心过度,我竟信了十年。\"她握紧腰间的软剑,剑鞘上的雕花硌得掌心发疼,\"今晚的码头行动,我要亲自去。冯尚书当年在父亲的供状上按了手印,我要看看,他现在的手还会不会抖。\"

城西码头。戌初时分,细雨初歇。李偃飞扮作男装,跟着商队混进仓库,沈予乔则带着暗卫埋伏在货船附近。月光照在水面上,映得船舷上的蟠龙纹格外醒目。冯尚书站在船头,正与几个商人交谈,袖口露出的翡翠扳指闪着微光——与老陈的那枚一模一样。

\"货物都检查过了?\"冯尚书的声音带着不耐。商人点头哈腰:\"回大人,都是上等的香料,还有几箱瓷器,绝对没问题。\"李偃飞注意到,搬运工搬瓷器时格外小心,箱底传来金属碰撞的轻响——不像瓷器该有的声音。

她跟着搬运工走进仓库,趁人不备撬开一箱,里面整齐码着陶罐,罐口封着蜡,隐隐透出靛蓝色。刚要打开,身后忽然传来刀刃破风之声。李偃飞就地翻滚,袖中短刀出鞘,反手刺向偷袭者手腕。黑衣人闷哼一声,退后半步,面罩滑落——竟是刑部侍郎的亲卫。

\"李大人,别来无恙。\"冯尚书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手中握着一把鎏金短枪,正是当年皇帝赐给李将军的那把。李偃飞瞳孔骤缩,看见枪柄上刻着的\"护国\"二字,父亲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护国...护国...\"

沈予乔听见动静,带着暗卫闯入,却见仓库四周突然涌出上百黑衣人,将他们团团围住。冯尚书笑着举起手中的瓷罐:\"李偃飞,你以为查到蓝玉坊就能扳倒太子党?这些玄武针,本就是要借你的手曝光,这样才能坐实武安昌余党行刺的罪名。\"他晃了晃瓷罐,里面的银针相撞,发出细碎的响,\"当年你父亲不肯投靠太子,现在你也一样蠢,竟以为凭一己之力能翻案?\"

李偃飞盯着那把鎏金枪,忽然想起父亲教她枪法的那个夏夜,蝉鸣聒噪,父亲的手覆在她手背上,说\"枪杆要稳,人心更要稳\"。此刻她的手确实很稳,短刀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冯大人,你可知道,暗卫首领临死前,把当年的军报抄本给了我?上面清楚写着,是你亲自修改了军报内容,将援军路线泄露给突厥。\"

冯尚书的脸色一变,随即又笑出声:\"军报?不过是几张废纸。当今陛下最恨的就是结党营私,你以为拿出这些,就能让陛下处置太子?\"他忽然指向沈予乔,\"倒是这位沈姑娘,大理寺的卷宗记得比谁都清楚,你说,若是陛下知道她私查旧案,会怎么想?\"

沈予乔忽然明白,太子党早已布好局,无论他们查到什么,最终都会成为对方攻击的借口。她看见李偃飞握紧短刀的手,指节泛白,而冯尚书的枪口已经对准了她——当年父亲就是这样死的,在刑讯室里,被自己人用皇帝赐的枪指着心口。

\"等等!\"沈予乔突然开口,\"冯大人,你还记得李将军夫人手腕上的勒痕吗?三道,是被人用左手按进水里的。而你,惯用左手。\"这句话像惊雷劈开夜色,冯尚书的瞳孔骤缩,枪口微微偏移。就在这瞬间,李偃飞暴起发难,短刀划破对方手腕,鎏金枪当啷落地。

黑衣人蜂拥而上,沈予乔挥剑护住李偃飞,忽然看见仓库角落的陶罐被打翻,玄武针散落在地,靛蓝色的毒粉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她想起老陈舌根的毒药,想起李偃飞母亲尸检报告里的疑点,忽然明白\"蓝玉生烟\"不仅是毒药,更是指向凶手的线索——冯尚书,这个惯用左手、戴着翡翠扳指、参与当年案件的人,就是害死李将军夫妇的真凶。

战斗持续了一炷香时间,当巡城卫的灯笼照亮码头时,冯尚书已被擒获,黑衣人死伤殆尽。李偃飞蹲在地上,捡起那把鎏金枪,枪柄上的\"护国\"二字被血染红。沈予乔看见她指尖轻轻抚过刻痕,忽然想起卷宗里记载的李将军遗言:\"偃飞,莫信蟠龙,护好百姓。\"

回程的马车上,李偃飞靠着车壁闭目养神,手中握着拼完整的蟠龙玉佩。沈予乔看着她眼下的乌青,忽然想起暗卫首领说的最后一句话,关于李将军对不起夫人的事。或许,当年李将军知道自己难逃一死,才让老陈藏起证据,让女儿长大后自己查明真相,而不是活在仇恨里。

\"明日,我要去面见陛下。\"李偃飞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决绝,\"带着军报抄本,还有冯尚书的供词。\"她睁开眼,目光透过车窗望向渐明的天色,\"母亲临终前没说完的话,父亲没写完的信,还有这十年的噩梦,都该有个了结了。\"

沈予乔点头,看见她腕间的金疮药已经渗开,在苍白的皮肤上留下淡淡的痕迹。马车驶过青石板路,远处传来晨钟,惊起几只寒鸦。黎明前的黑暗最是浓重,但她知道,当李偃飞将证据呈给陛下时,那些被掩盖的真相,终将像晨光一样,刺破所有的谎言与阴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