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飞予长安 > 第66章 狱墙秘道

飞予长安 第66章 狱墙秘道

作者:双蝶梦浮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4 06:28:43 来源:小说旗

长安监狱的归刑部牢房区泛着陈年潮气,沈予乔的皂靴踩过青石板,靴底与砖缝里的青苔摩擦出细碎的响声。周大柱的牢房位于丙字三号,木门上的牡丹纹铁锁已被李偃飞的横刀砍断,门轴转动时发出的吱呀声,像极了某种蛰伏多年的怪物初醒。

“看床板。”沈予乔的琉璃灯照亮土炕,三枚半寸长的铁钉呈三角状嵌入木板,钉帽上的牡丹纹与法场滑轮如出一辙。她抽出验尸刀插入钉缝,刀刃与木板摩擦出火星,“卯时三刻的阳光会照到西墙第三块砖,那时钉帽影子会指向——”刀身猛然撬动,半块木板应声翻起,露出暗格里泛黄的绢帛。

李偃飞接过《鲁班经》残页时,闻到淡淡松烟墨味。绢帛边缘焦黑,显是从完整书卷上扯下,图中用朱砂圈着“粪坑·卯时三刻·水位尺二”,旁边配着机关示意图:直径一尺的陶管斜穿狱墙,出口处画着牡丹纹暗记。“《鲁班经》卷十三‘地行篇’,专门记载监狱密道构造。”沈予乔的指尖划过图中“油脂润滑”的批注,“焦骨牡丹籽油,全长安只有监狱后厨才有。”

粪坑的恶臭扑面而来时,李偃飞已用披风掩住口鼻。沈予乔却蹲下身,琉璃灯贴近石壁:“看这些擦痕,呈螺旋状向上,是有人倒爬时膝盖顶撞所致。”她用银簪刮取石壁上的暗褐色物质,放在鼻尖细嗅,“牛油混着牡丹粉,正是狱卒保养刑具的油脂。”

陶管入口藏在粪坑角落,直径不足一尺,内壁残留的棉絮在灯光下泛着灰白。沈予乔取出法场焦尸的衣角,比对后瞳孔骤缩:“粗棉混着麻线,正是监狱冬衣的布料。三年前暴毙案的死者衣物记录……”她忽然转头望向李偃飞,后者正盯着石壁上的牡丹纹刻痕——三朵焦骨牡丹绕着“巳”字,与三年前卷宗里的现场绘图分毫不差。

“每隔半年,霜降与谷雨。”李偃飞的指尖划过刻痕,“那时粪坑水位最低,便于爬管道。周大柱的卷宗签署日期是谷雨前一月,正合谋越狱的准备时间。”他忽然想起典狱长暗格里的账本,每个“已售”囚徒名下都标着节气,“他们用二十四节气做暗号,借自然规律掩盖罪行。”

沈予乔的验尸刀突然刺入陶管,带出半截布片。展开后,褪色的牡丹纹上绣着“归刑部·丙字班”——正是监狱杂役的工服标记。“杂役每天卯时打扫粪坑,借机润滑管道。”她的声音里带着冷意,“周大柱右肩的木伤,就是爬管道时被陶管接口撞伤的,根本不是什么劫匪刀伤。”

更夫敲过卯时的梆子,沈予乔忽然想起焦尸掌心的茧子。她蹲下身,将自己的手掌贴在石壁擦痕上——那是长期握滑轮柄才会形成的半月形茧,与杂役每日拉动绞盘的动作完全吻合。“替死囚不是随机挑选的。”她望向李偃飞,后者正用横刀测量陶管长度,“他们早就在死囚里培养‘管道工’,用假死药控制,事成后灭口焚尸。”

监狱的更楼声在远处回荡,沈予乔的琉璃灯突然照见陶管深处的反光。她摸出随身携带的青铜镜,镜面反射的光刺向深处,照见三枚模糊的刻字:“孙·卯·生”——正是前典狱长孙德贵的姓氏,与卯时、生路的暗语。

“三年前的暴毙案,死者根本不是突发急症。”沈予乔将镜中刻字指给李偃飞看,“他们被灌下假死药,从管道拖出后囚禁,等霜降时充当替死囚。孙德贵的失踪,怕是从那时就开始了——新典狱长是冒名顶替,真正的他,或许早就成了管道里的一具枯骨。”

李偃飞忽然按住她的肩膀,目光扫过石壁缝隙里的木屑:“还记得法场滑轮的终南山松木吗?陶管接口处的木楔,用的是同一种木材。右威卫的兵器库、监狱的管道、法场的机关——”他的声音低沉下来,“都是裴家的人在经手。”

沈予乔点头,指尖划过《鲁班经》残页上的星象图:“卯时三刻对应二十八宿的‘房宿’,主疏通,所以他们选此时辰行动。但星象图边缘的墨渍……”她忽然将残页对着灯光,看见绢帛背面用米汤写着“范阳·漕运”,“这是下一个中转站,那些‘逃脱’的死囚,怕是要从水路运往安禄山的辖地。”

粪坑的水突然泛起涟漪,不知何处传来老鼠的窸窣声。沈予乔站起身,发现自己的裙角已沾满秽物,却浑然不觉:“每次‘金蝉脱壳’,都要牺牲一个替死囚。他们拔去替死囚的指甲,换上周大柱的衣物,用烙铁毁去面容,却忘了——”她举起从焦尸指甲缝取出的丝绸,“牡丹纹工服的丝线,每批都有不同的染色批次,这半片上的靛青,分明是三年前的旧色。”

李偃飞忽然轻笑,声音里带着苦涩:“所以典狱长的慌张是装的,他早知道我们会查到这里,却故意留下残页和刻痕。他们不是怕被发现,是要借我们的手,清理掉那些知道太多的替死囚。”

沈予乔望向陶管深处,黑暗中仿佛有双眼睛在窥视。她忽然想起焦尸后颈的烙刑印记——那不是简单的标记,而是用特殊手法烙出的防水符,确保替死囚在爬管道时,伤口不会因污水感染而提前暴毙。

“该去会会监狱的‘管道工’了。”她将残页小心收好,验尸刀在掌心敲出规律的节奏,“丙字班的杂役,卯时三刻准时出现的身影,还有……”她忽然指向墙上的牡丹纹刻痕,“这些每隔半年就加深一分的刻字,分明是内鬼在记录自己的‘业绩’。”

更夫敲过卯时三刻的梆子,沈予乔和李偃飞刚走出牢房,就看见拐角处闪过一道灰影。李偃飞立刻追上去,沈予乔却停在原地,目光落在走廊尽头的水井——井栏上的牡丹纹,与陶管出口的暗记完全一致。

“李大人!”她突然喊住前方的身影,“井底!”

当两人合力搬开井盖时,潮湿的腐臭味扑面而来。沈予乔的琉璃灯照见井壁上的脚窝,每隔三尺就有个牡丹纹凿痕,而井底沉着的,是具穿着杂役工服的尸体,右手还攥着半根润滑用的牛油蜡烛。

“是丙字班的老陈。”李偃飞认出尸体腰间的腰牌,“他负责打扫粪坑三年,正是第一起暴毙案发生时入职的。”

沈予乔蹲下身,发现死者舌根被剪去,指甲全部脱落——正是典狱长账本里“守密人”的灭口手法。她掀起死者袖口,看见三道焦骨牡丹刺青,对应着三年来的三次“金蝉脱壳”。

“他们用完即弃。”沈予乔的声音有些发颤,“老陈帮他们润滑管道、挑选替死囚,最终却被扔进井里,连个替死的名分都没有。”她忽然注意到死者掌心的泥渍,在灯光下泛着金粉——正是法场焦尸口中的曼陀罗粉残留。

李偃飞的横刀突然指向走廊阴影:“出来吧,我们知道你在那儿。”

阴影中走出个十四五岁的小狱卒,怀里抱着个带牡丹纹的食盒,指尖不停地绞着衣角。沈予乔认出他是新来的丁小六,昨日在典狱长室见过。

“六子,井里的老陈,是你推下去的吧?”李偃飞的声音柔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少年扑通跪下,食盒摔在地上,露出里面的曼陀罗饼——正是喂给替死囚的假死药。“大人饶命!”他哭喊道,“他们说只要我按规矩办事,就放我娘出官妓坊……”

沈予乔蹲下身,看见少年后颈有块新烙的牡丹印,与焦尸的印记一模一样。“规矩?”她轻声问,“是不是每月初一给死囚喂药,卯时三刻打开管道,然后……”她指向井底,“把知道秘密的人,变成下一个替死囚?”

小六拼命点头,眼泪滴在青砖上:“老陈说,每个替死囚的家人都会被送去平康坊,只有帮他们做事,才能保住亲人的命……”

更漏声中,沈予乔看着李偃飞将小六扶起,忽然想起焦尸掌心的茧——那双手,或许也曾像小六一样,带着对生的渴望,却最终被烙上死亡的印记。

“带他回县衙。”她站起身,拍了拍裙角的尘土,“顺便查查平康坊的官妓名册,看看有没有姓周的妇人,和一个五岁的女娃。”

走出监狱时,晨雾已散,阳光照在狱墙上的牡丹纹砖雕上,投下讽刺的阴影。沈予乔摸着袖中《鲁班经》残页,忽然明白,这狱墙里的秘道,从来不是给囚徒的生路,而是某些人,用白骨和血泪,砌成的,向上攀爬的阶梯。

而她和李偃飞,要做的,就是沿着这布满血痕的阶梯,一步步往上,直到揭开那层牡丹纹的伪装,让阳光,照亮监狱最深处的,那些不该被囚禁的,关于生的,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