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90年代大案系列 > 第80章 悬案红安“12·26八尸案”的凶手到底是谁

2007年12月26日,夜幕低垂,寒风凛冽,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上新集镇黎明石灰厂笼罩在一片死寂之中。

谁也没有想到,这片看似平静的土地,在这天夜里,发生一场惨烈的灭门案。

黎明石灰厂,一个坐落在偏远小镇的简陋工厂,由汪发华的同宗族叔汪世书开办。

该厂处于一片野外的荒芜的土地上。

第二天清晨,第一缕阳光尚未穿透黑暗,汪发华像往常一样来到石灰厂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然而,当他踏入院子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让他瞬间惊恐万状。

院子里,七具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鲜血染红了冰冷的地面,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血腥味。

那是石灰厂的老板汪世书和老板娘陈小润,还有在石灰厂做饭的汪春莲及其9岁的儿子吴梁波,以及三名烧窑工人汪世军、黄世贵和袁架子。

警方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然而,当他们在这片血腥的废墟中搜寻线索时,却发现了一个更加令人震惊的事实。

在石灰窑左侧山坡的小路边的沟渠中,躺着第八名死者——汪春莲的丈夫吴小发。

他是石灰厂的司机,负责运送材料。他的尸体被发现时,已经冰冷如铁,仿佛是这场血腥盛宴的最后一个祭品。

这八名死者,除了吴小发之外,其他人都居住在石灰厂的院子里。

院子里有三间房,汪世书夫妇住一间,吴小发一家三口住一间,另一间则是客厅。

除了吴小发死在室外,其余七人都在屋内遇害。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屠杀,凶手到底是谁?为何对这个不起眼的小厂如此仇恨?

案件发生后,警方迅速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

然而,现场除了几枚模糊的足迹外,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关键证据。

凶手似乎有着超乎寻常的冷静和狡猾,他不仅清理了现场,还刻意避免留下任何可能暴露身份的痕迹。

指纹、dNA、目击者……这些刑侦工作中常见的线索,在这里都没有可以提取的痕迹,杀了这么多人,难道就没有留下一丝痕迹物证?

警方初步判断,凶手异常狡猾并且具有很强的反侦察能意识,很可能是熟人作案。

他是很可能是一名30-40岁的身体健壮的男子,而且对石灰厂的布局和人员情况了如指掌。

然而,尽管警方进行了大规模的排查和足迹比对,却始终无法锁定真正的嫌疑人。

报案人汪发华一度成为警方怀疑的对象,但经过深入调查,他被排除了嫌疑。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与这场血腥的屠杀没有任何关联。

案件就这样陷入了僵局,仿佛被一层厚重的迷雾所笼罩。

时间一天天过去,真相却依然扑朔迷离。

直到多年后,警方在重新比对案发现场遗留的足迹时,才发现了新的线索。

一枚可疑的足迹引起了他们的注意,经过反复比对和分析,他们最终锁定了一个嫌疑人——黄世发(或称黄世飞)。

黄世发,这个名字在警方的调查中逐渐浮出水面。他似乎是一个与石灰厂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但他的具体身份和与案件的关系却始终扑朔迷离。

警方经过艰苦的调查和追踪,终于将他抓获。

然而,就在案件似乎即将水落石出之时,黄世发在看守所中突然死亡,案件再次陷入了死局。

如今,距离案发已经过去了17年,但真相却依然被隐藏在迷雾之中。

证据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模糊,嫌疑人可能早已逃离了这片土地,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2016年,警方曾一度认为黄世发就是凶手,但他的死亡让案件再次失去了方向。

红安“12·26八尸案”至今未破,它像一个沉重的谜团,压在每一个关注它的人的心头。

犯罪手法的隐蔽、证据的不足、嫌疑人身份的难以锁定以及时间跨度的漫长,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起案件难以破解的谜团。

然而,真相永远不会被永远埋葬。

警方从未放弃对真相的追寻,他们相信,总有一天,迷雾会散去,真相会大白于天下。

而那些无辜的亡灵,也终将在真相的光芒中得到安息。

这是一起真实的案件,但它背后的故事却如同一场诡异的噩梦,让人难以忘怀。

在这场噩梦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黑暗,也看到了正义的执着。

无论真相隐藏得多么深,只要我们不放弃追寻,总有一天,它会浮出水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