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灵证档案 > 第36章 西安城墙根下的“夜行邮差”

灵证档案 第36章 西安城墙根下的“夜行邮差”

作者:灵探007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24 09:35:41 来源:小说旗

在西安本地论坛“长安夜谭”上,一则匿名帖《子时别接城墙根递来的信》引发热议,发帖人“城砖青苔”讲述的亲身经历,让我这个在城墙边长大的老西安,后背泛起阵阵凉意,那些曾被当作谈资的坊间传闻,竟在某个深夜,变成了我挥之不去的噩梦。

事情始于2023年深秋。因工作变动,我租住在含光门附近的老式居民楼,这里离城墙不过百米,推开窗就能看见斑驳的城砖和随风摇曳的荒草,房东王伯递钥匙时,特意压低声音:“晚上过了十一点,千万别开窗,听见城墙根有动静,也别出声”我笑着应下,只当是老人吓唬人的老话。

起初半个月相安无事,直到一个雾蒙蒙的深夜,那天加班到凌晨一点,我推开窗透气,城墙下的青石板路上空荡荡的,唯有路灯将雾气染成昏黄,正要关窗时,一阵“笃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像是木屐敲击石板的声响。借着路灯,我看见一个身影从城墙拐角处转出,那人穿着民国时期的长衫,头戴宽檐礼帽,斜挎着墨绿色邮包,右手握着铜制的长柄手电筒,光柱在地面划出晃动的光圈。

我屏住呼吸,看着他走到楼下。那人突然停住,缓缓抬头,帽檐下露出半张苍白的脸,眼睛在黑暗中泛着冷光,四目相对的瞬间,他嘴角勾起诡异的弧度,左手从邮包里抽出一封信,朝我扬了扬,我吓得后退两步,撞翻了桌上的水杯。等我再看向窗外,巷子里空无一人,只有路灯在雾气中明明灭灭。

第二天,我向隔壁的李婶打听。她正在晾晒柿饼的手突然僵住,竹筛里的柿子滚落在地:“那是老辈人口中的“夜行邮差”,听我奶奶说,民国二十七年,有个邮差在送加急信件时,被流弹击中,就倒在城墙根下......”李婶声音发颤,“打那以后,每到阴雨天,总有人看见穿长衫的人在城墙边徘徊,手里攥着封信。”

诡异的事接踵而至,我开始在枕边发现陌生的信封,泛黄的信纸上印着“陕西邮政局”的字样,字迹模糊得像被水浸过,有天清晨,我甚至在楼下信箱里找到一封未贴邮票的信,拆开后只有一行小字:“你见过我的铜哨吗?”更可怕的是,每当深夜,我都能听见楼下传来“当当”的铜哨声,像是旧时邮差用来通知取信的信号。

一个雨夜,我被剧烈的敲门声惊醒。猫眼外一片漆黑,敲门声却越来越急,伴随着沙哑的喊声:“挂号信!”我蜷缩在床头,大气都不敢出。不知过了多久,敲门声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铜哨声在楼道里回荡,我壮着胆子打开门,发现地上躺着一封信,信封还在往下滴水,洇湿了“收件人:你”三个字。

第二天,我带着信件去询问王伯。老人盯着信封,浑浊的眼睛突然瞪大,手剧烈颤抖:“这、这是当年那邮差的字迹......”他沉默许久,才缓缓道出真相:原来那邮差临终前,仍死死攥着一封未送出的信,那封信,至今下落不明。

如今,我早已搬离那栋居民楼,但每到雨夜,总能听见铜哨声在耳畔响起。有时走在城墙边,余光里似乎闪过墨绿色的邮包,回头却只看见摇曳的荒草,前几天整理旧物时,我在衣柜深处发现了一个生锈的铜哨,轻轻一吹,竟发出和记忆中一模一样的声响。

屏幕前的你,相信城墙根下真的徘徊着未完成使命的亡魂吗?如果某天深夜,有人递给你一封没有地址的信,你敢接吗?那些被时光掩埋的执念,是否正藏在城市的角落里,等待着与活人对话?欢迎在书评下分享你的看法,或许,下一个与“夜行邮差”相遇的人,就是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