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整理自“金陵异闻录”论坛用户“梧桐夜雨”于2022年3月发布的帖子。
不寻常的租房广告;2021年深秋,我在南京鼓楼区寻找租房时,被一则奇怪的广告吸引:颐和路民国公馆,月租1500,要求租客懂音乐,这个价格在南京市中心低得离谱,更奇怪的是,联系人的电话永远在午夜才能接通。
房东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自称姓周。看房那天,他带我看的是一栋建于1934年的西式洋楼,外墙爬满了枯藤,铸铁大门上的雕花已经模糊不清,这房子有些年头了,周老的声音沙哑,二楼书房里的留声机是固定设施,请不要移动。
我注意到他说这话时,右手不自觉地摩挲着左腕上一道狰狞的疤痕。
搬进去的第一晚,我就被一阵钢琴声惊醒,凌晨3点33分,声音从二楼书房传来,弹奏的是一首我没听过的曲子,旋律优美却透着说不出的哀伤。
我循着声音上楼,发现书房门虚掩着。推开门的一瞬间,琴声戛然而止,月光透过彩绘玻璃,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台老式留声机的唱针正在黑胶唱片上缓缓移动,但唱片纹路里积满了灰尘,显然很久没人动过。
更诡异的是,当我走近查看时,发现唱盘上放着的是一张空白唱片。
第二天,我在巷口遇到了住在这里四十多年的张奶奶,听说我住在那栋公馆,她的脸色立刻变了:“那房子...上一个租客是个钢琴老师,三年前...”
她突然压低声音:你知道为什么租金这么便宜吗?因为每个租客都住不满三个月,说着;她指了指二楼书房的窗户,每到月圆之夜,那里就会亮起灯,但房子里明明没人。
我后来查了新闻,发现三年前确实有个钢琴老师在那栋房子里失踪,警方最后在书房壁炉里找到了他的怀表,指针永远停在了3:33。
接下来的日子,怪事越来越多:“我的乐谱总会莫名其妙地被翻到第33页”“每天凌晨3:33,书房的门会自动打开一条缝”“留声机偶尔会播放一段从未听过的钢琴曲,旋律与第一晚听到的片段能衔接上”
最可怕的是,我在整理书房时,在一本1935年的日记本里发现了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七个穿旗袍的年轻女子,站在一架三角钢琴前合影,照片背面用褪色的钢笔字写着: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1935.3.3。
而当我数照片上的人数时,发现钢琴的倒影里...多出了一个人影。
2021年12月的满月夜,我终于决定一探究竟。凌晨3点,我带着录音设备来到书房,3:33分整,留声机突然自动运转起来,这次播放的是一段从未听过的完整旋律。
在曲子进行到**时,书房的老式座钟突然敲响——明明已经停摆多年,与此同时,我惊恐地发现:书桌上的钢笔自己在纸上移动,写下一行行五线谱, 钢琴的琴键在有规律地下陷,仿佛有无形的手指在弹奏,窗户上的雾气凝结成了一串数字:。
当我回放录音时,更恐怖的事情发生了——在钢琴旋律的间隙,能清晰地听到一个女人的抽泣声,还有...指甲刮擦木头的声音。
我在南京档案馆查到,1935年3月3日,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确实发生过一起悲剧:音乐系七个女生在排练时,礼堂的三角钢琴突然倒塌,造成六死一伤,唯一的幸存者后来在精神病院用指甲抓烂了自己的手腕...
而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当我回到公馆想要收拾行李时,发现书房里的留声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崭新的黑胶唱片,标签上手写着:第七乐章:终曲,
帖子最后更新于2022年3月3日凌晨3:33,发帖人写道:“今晚又是满月,我决定播放这张唱片,如果我明天没有更新,请去颐和路...”此后账号再无活动,有网友实地探访,发现那栋公馆早已废弃多年,但二楼书房的灯...确实会在每个满月夜亮起。
如今在南京音乐学院的古老琴房里,老教授们还会告诫学生:如果在深夜练琴时听到一段陌生的旋律,千万不要跟着弹奏——特别是当你的钢琴自动翻到第33页时,因为那很可能是1935年那场未完成的音乐会...在等待最后的演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