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灵证档案 > 第114章 成都青羊区某老院的午夜戏台:谁在凌晨唱川剧?

本文内容整理自“巴蜀异闻录”论坛用户“锦里夜行”于2023年8月发布的帖子,原帖在引发热议后连同账号一起消失,有细心的网友截图保存了下来。

2023年春天,我在成都青羊区寻找住处时,被一则奇怪的招租广告吸引:宽窄巷子附近四合院,月租800,要求租客懂戏曲,这个价格在成都市中心低得离谱,更奇怪的是,联系人的电话永远在晚上十点后才能接通。

房东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姓李。看房那天,他带我看的是一栋建于民国初年的川西四合院,青砖灰瓦的院落里有一棵百年银杏,这院子有些年头了,李大爷的声音沙哑,西厢房的戏台是固定设施,请不要移动。

我注意到他说这话时,右手不自觉地摩挲着左腕上一道陈旧的疤痕。

搬进去的第一晚,我就被一阵川剧唱腔惊醒,凌晨1点11分,声音从西厢房传来,唱的是《白蛇传》选段,但唱腔中透着说不出的诡异。

我循着声音走去,发现西厢房的门虚掩着,推开门的一瞬间,唱腔戛然而止,月光透过雕花木窗,在青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座老式戏台上空无一人,但台前的香炉里,三炷香正冒着袅袅青烟。

更诡异的是,当我走近查看时,发现香炉里的香灰呈现出完整的人形轮廓,就像有人刚刚跪拜过一样。

第二天,我在巷口遇到了住在这里五十多年的张婆婆,听说我住在那座四合院,她的脸色立刻变了:那个院子...上一个租客是个川剧演员,五年前...

她突然压低声音:你知道为什么租金这么便宜吗?因为每个租客都住不满三个月,说着,她指了指西厢房的窗户,每到农历十五,那里就会亮起灯,但院子里明明没人。

我后来查了新闻,发现五年前确实有个川剧演员在那座院子里失踪,警方最后在戏台下面找到了他的戏服,上面沾着已经干涸的血迹。

接下来的日子,怪事越来越多:我的戏曲谱子总会莫名其妙地被翻到第11页,每天凌晨1:11,西厢房的门会自动打开一条缝,戏台偶尔会传来锣鼓声,但院子里空无一人。

最可怕的是,我在整理西厢房时,在一本1937年的戏班记事簿里发现了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七个川剧演员,站在戏台前合影,照片背面用褪色的毛笔字写着:锦春班,1937.1.11。

而当我数照片上的人数时,发现戏台的铜镜倒影里...多出了一个人影。

2023年7月的月圆夜,我终于决定一探究竟,凌晨1点,我带着录音设备来到西厢房,1:11分整,戏台突然传来锣鼓声,这次表演的是一出从未听过的完整剧目。

在表演进行到**时,院里的老式座钟突然敲响——明明已经停摆多年,与此同时,我惊恐地发现:“戏台上的铜镜里映出八个演员,但台上空无一人”“观众席的椅子在有规律地晃动,仿佛坐满了人”“戏台两侧的灯笼无风自动,灯笼上浮现出一串数字:”

当我回放录音时,更恐怖的事情发生了——在川剧唱腔的间隙,能清晰地听到一个女人的啜泣声,还有...指甲刮擦木板的声音。

我在成都档案馆查到,1937年1月11日,锦春班确实发生过一起惨案:戏班七名成员在演出时,戏台突然坍塌,造成六死一伤,唯一的幸存者后来在精神病院用指甲抓烂了自己的脸...

而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当我回到院子想要收拾行李时,发现西厢房的戏台上多了一套崭新的戏服,衣领处别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第八场:终幕。

帖子最后更新于2023年8月11日凌晨1:11,发帖人写道:今晚又是月圆夜,我决定穿上这套戏服,如果我明天没有更新,请去宽窄巷子...此后账号再无活动,有网友实地探访,发现那座四合院早已废弃多年,但西厢房的灯...确实会在每个农历十五亮起。

如今在成都的川剧老艺人中,还流传着这样一个警告:如果在深夜练功时听到一段陌生的唱腔,千万不要跟着唱和——特别是当你的戏服自动翻到第11页时,因为那很可能是1937年那场未完成的演出...在等待最后一个演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