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亦寒听着里面的娇喝声,听的热血沸腾,但是,谁能告诉我,她们两个到底是什么来头?
这一时间让陆亦寒对两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来自己必须让人好好的查一查这两人的背景了。
直到屋子里安静下来,陆亦寒这才敲响了房门。
“谁呀?”
里面传来了黎语桐那清冷的,具有穿透力的声音。
“是我,陆亦寒。”
陆亦寒自报家门,黎语桐心里有些疑惑,这人一大早怎么过来了?
心里虽然疑惑,还是走过去打开了房门,见陆亦寒背着一捆干柴火,身体笔直的站在大门口。
“你们刚刚来到这里,肯定没有柴火,我就把我爷爷那里存在柴火给你们送了一些过来。”
陆亦寒说着,便把柴火放在了门口。
黎语桐微微一怔,没想到他会有此举动,心里莫名涌起一丝暖意。“快进来坐吧。这刚刚下过雨,路上泥泞不好走。”
她侧身让陆亦寒进了屋子。
屋内,秦可可正坐在桌前,看到陆亦寒进来,挑了挑眉,他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陆亦寒环顾四周,目光落在秦可可身上,心中的好奇更甚。
“多谢你了,我们还真的没有柴火,你这这是雪中送炭了。”黎语桐倒了杯茶递给陆亦寒。
陆亦寒接过茶,“谢谢,昨晚的雨下的挺大,这屋子常年没住人,有没有漏雨的地方?”
黎语桐笑了笑,“这个我们还真没注意,其他地方不知道,我们俩住的房间没有漏雨。”
秦可可走了过来,“我刚才看了,那个杂物间有轻微的漏雨,不在严重。”
陆亦寒一听有漏雨的地方,站了起来,“我去看看,正好我今天没事,可以帮你们修修屋顶,这个季节下雨的时候比较多。若是屋顶的问题不及时处理,后续麻烦只会越来越多。”
陆亦寒来到杂物间,仔细查看漏雨的地方。只见屋顶的几片瓦片移位,雨水顺着缝隙渗进来,在地面形成一小片水渍。
他认真检查周围,判断只是局部的瓦片松动导致漏雨,还好没有其他更严重的损坏。
他走出杂物间,对黎语桐和秦可可说:“就是几片瓦片的问题,修起来不难。你们不用担心,我这就去处理。”说完,他便开始寻找工具和备用瓦片。
屋子周边存放着一些旧物件,运气不错,还真找到了能用的瓦片。
陆亦寒熟练地爬上屋顶,小心翼翼地将移位的瓦片重新归位,再用工具固定好。
为了确保不再漏雨,他又仔细检查了相邻的瓦片,对一些不牢固的地方进行加固。
烈日高悬,汗水很快浸湿了他的后背,但他专注于手中的活计,没有丝毫停歇。
黎语桐和秦可可在下面看着陆亦寒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感动。
秦可可感慨道:“多亏了陆亦寒,不然这漏雨的问题还真不知道怎么办。”
黎语桐点点头,“是啊,我们去做饭,他帮我们修屋顶,我们请他吃个饭吧。”
“好,我去做饭,你在这里给他帮忙。”
秦可可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个陆亦寒对桐桐有意思,于是就主动让出了位置,让两人独处一会。
过了一会儿,陆亦寒从屋顶下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修好了,应该不会再漏雨了。不过这屋顶毕竟有些年头,后续要是再发现问题,随时叫我。”
黎语桐连声道谢,陆亦寒摆摆手,笑着说:“小事一桩,不用这么客气。”
秦可可从厨房里走了出来,“陆同志,你今天又是给我们送柴火,又是帮我们修房子,一会就留下来吃饭吧,我这马上就做好了。”
陆亦寒笑着看了黎语桐一眼,推辞道:“不用了,我爷爷一个人在家,我还要回去给他老人家做饭呢。”
黎语桐听到只有她爷爷一个人,笑着说道:“没事,一会饭做好了,你给你爷爷带回去就行。”
听她这么说,陆亦寒也想多了解一下黎语桐的情况,笑着说道:“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说着就在房间里的凳子上坐了下来,“黎知青,你们刚到这里,对这里的环境还适应吗?”
“还行,我们昨天刚到,还没有参加队里的劳动,也不知道这边都种植一些什么庄稼。”
陆亦寒笑着说:“这边主要种小麦、玉米和红薯。还有一些棉花,小麦和玉米产量不错,红薯口感也挺好。等过段时间,我带你们去队里的地里看看,给你们讲讲怎么种。”
黎语桐眼睛亮晶晶的,“好啊,那可太感谢你了。不过陆同志,你说你爷爷在这边,你们老家在这里吗?”
陆亦寒摇了摇头,“没有,我家是京都的,我爷爷也是五年前来到这个地方,具体原因请恕我不能直言。我这次是利用休假时间过来陪陪我爷爷。”
黎语桐点点头,她当然知道交浅不能言深的道理,于是笑着转移话题,“陆同志,我们刚刚到这里,你能给我介绍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吗?”
“当然可以。”陆亦寒眼里带着笑意,“这边属于S省北五县之一,因为常年上山下山的原因,大家走路的姿势跟常人不一样,还有这边偏北,主食就是面条,馒头。很少吃米饭。”
正说着,秦可可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走了出来,“来尝尝我做的菜,不知道合不合这边的口味。”
陆亦寒起身帮忙把饭菜摆上桌,几人围坐在一起。
陆亦寒尝了一口菜,眼睛一亮,“味道很不错,没想到你厨艺这么好。”
秦可可笑着说:“我在家就经常做饭,这不算什么。”
饭桌上,大家有说有笑,气氛融洽。陆亦寒不时看向黎语桐,眼神里满是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