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爷虽然年纪大了,但也跟着大家一起搬运粮食。
他抬头看了看天空,“没事的,这不过就是过**。我们先把粮食搬进库房,等会还能继续干活。”
“好,我们就按照大爷说的,赶紧搬粮食。”
等忙完,众人都成了落汤鸡,但看着抢救回来的粮食,大家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果然不出王大爷所料,很快雨就停了,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
雨停了,所有人都自觉的来到田地里,继续忙活着把庄稼收回家。
因为庄稼对于农民们而言,意义重大且多维度,是他们生活的核心与根基。
庄稼是农民的经济来源。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而庄稼就是长在这命根子上的财富。
农民们在田地里辛勤耕耘,从播种、施肥、浇水到收割,每一个环节都倾注心血。
大家用了两天的时间,把玉米和黄豆全部都收了回来。
接下来就是拾棉花了。
秋日的阳光洒在一眼望不到头的棉田上,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绒毯。洁白的棉花在枝头绽放,如同天边的云朵飘落人间。
天刚蒙蒙亮,张翠花带领着男女老幼们就扛着袋子、提着篮子,陆陆续续来到了棉田。
妇女们头上裹着色彩鲜艳的头巾,男人们挽起衣袖,露出结实的臂膀,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拾棉花的工作中。
走进棉田,只听见“唰唰”的采摘声,如同细密的秋雨落在树叶上。
农民们穿梭在一行行棉花之间,双手不停地忙碌着。
黎语桐跟秦可可没有参加过这种劳动,看着周围的婶子大娘们麻利快活的拾着棉花,黎语桐拉住了张翠花婶子的胳膊。
“婶子,我跟可可没有干过这种活,实在是不会弄,您能教教我们吗?”
张翠花婶子停下手中的动作,笑着拍了拍黎语桐的手,“这有啥难的,婶子教你们。”
说着,她弯下腰,熟练地从棉桃里揪出棉花,动作干脆利落。
“你们看,就像这样,捏住棉花底部,轻轻一拽就行。”
黎语桐和秦可可认真地看着,然后学着婶子的样子开始采摘。
一开始,她们的动作很笨拙,不是揪不下来,就是把棉桃弄坏了。
张翠花婶子在一旁耐心地指导着,“别着急,慢慢来,多练几次就熟了。”
在婶子的鼓励下,黎语桐和秦可可逐渐找到了感觉,采摘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不一会儿,她们的袋子里就装满了棉花。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两人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秦可可指着姑娘们的那一边,“桐桐,你看看那些姑娘们,他们拾棉花救人跳舞似的,还挺好看的。”
黎语桐看向了那边,就见年轻的姑娘们像是花丛中的蝴蝶,轻盈地在棉株间飞舞。
她们一边采摘,一边哼着欢快的小曲,清脆的歌声在棉田上空回荡。遇到特别大、特别白的棉花,还会兴奋地喊上一嗓子:“快看,这朵棉花多漂亮!”
王沐群看到了黎语桐跟秦可可,朝着她们两人招手,“黎姐姐,秦姐姐,来我们这边,我们一起拾棉花。”
“好。我们这就来了。”
两人来到王沐群这边,她高兴的跟两人说着注意事项:“两位姐姐,注意别把叶子摘进去了,挑那些完全绽开的棉花采。”
“好,我们知道了。”
三个人一边拾棉花,一边愉快的聊天。
“沐群,你干活很快呀,以前是不是经常帮着家里干活呀?”黎语桐好奇的问道。
“对呀,黎姐姐,我们家人口多,爷爷年纪大了,只能干一些轻松一点的活,弟弟妹妹们还小,所以我只能趁着学校放假的时间,帮着父母分担一点压力。”王沐群笑意盈盈的说着。
秦可可看着她那双略显粗糙的双手,有些感慨,“沐群,你上高中了吗?”
王沐昕摇摇头,“还没有,我年龄小。不到上高中的时候,我悄悄告诉你们一个秘密。”
“什么秘密?”两人都直觉这里有大瓜。
王沐群朝四周看了看,压低了声音:“前几天我跟着爷爷去我二爸那边,看到了郑知青跟韩红梅在小树林里搂搂抱抱的,两人看起来关系不错呢,”
秦可可一听就来了兴趣,“小沐群,你仔细说说那家的情况。”
“那个韩红梅是已经嫁过人了,结婚了两年男人出意外死了,她爸妈就把她接回家里来了,你不知道他们家人,都是拜高踩低的,自从上次林小小那件事情以后,韩红梅就经常有意无意的出现在郑阳面前,还有一次在郑阳回知青所的小河边等着,远远的看着他过来了,就假意的脚下一歪,掉进了河里。”
“然后呢?”秦可可迫不及待的追问。
“然后郑阳路过这里,她就大声的呼救,郑阳没有多想,下去把韩红梅救了上来,所以两人就有了肌肤之亲,寒红梅说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郑阳也是半推半就,两人就在一起了。”
听到这里,秦可可笑的停不下来,“哈哈哈,郑阳真他妈的自找的,也不知道丫的怎么想的,自己的家世也不错呀,竟然愿意跟这里的小寡妇搞在一起。”
黎语桐却是有了另外一种猜测,“我估计呀是郑阳他们家给他下了最后通牒,让他想办法拿下你,要不然就不管他了,他自己知道自己没那个本事,所以就破罐子破摔了,不得已而为之。”
三人一边干活一边闲聊,一直到了中午,大家才停下手中的活儿,坐在田埂上休息。
王沐群拿出自带的干粮和水,简单地吃了起来。虽然饭菜并不丰盛,但脸上却写满了满足。
在她看来,能在这辛苦的劳作间隙有口饭吃,已然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