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在古代捡了个童养夫 > 第96章 吃玉米

我在古代捡了个童养夫 第96章 吃玉米

作者:吃土的西红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4 12:53:02 来源:小说旗

原本桂花是打算,要留一半的玉米自家吃的。前世一到夏天,在玉米下来的时候,她每天都是要吃一顿玉米的。

接下来,双方又谈了一些细节的问题,最后桂花便拿出了笔墨纸砚,写了一份契约,一式两份,写完之后拿给于野看了。

于野拿起契约,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又低头看了看在旁边坐着的桂花,不觉的点点头。上次桂花找他们卖虎的时候,那个时候签订锲约,小姑娘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现在不到一年的工夫,她竟然能写契约了,而且字迹端正,颇有风骨。

桂花勤劳爱学,脑子还灵光,看来不是池中之物啊。她的父母老实本分的,虽然现在家里是军户了,但是脱离军户是迟早的事,他们一家子兴盛起来也是迟早的事。

赵富贵不在家里,契约是桂花跟于东家签的,然后找了宋前做为见证人,也签字画押了。这个时候,佟掌柜定的宴席也送到了,大家坐在一块在家里吃了席。

庄户人家,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大家是在一桌上吃的席面的。“桂花姑娘啊,你们家的玉米地便在庄子的后面,这白天的没事,可是到了晚上,怕是还得找人看一看啊......我让佟掌柜派个伙计来盯一下......”席间,于野就说道。

“这个不用,”葛宋氏便道,“我已经打算好了,要在菜地里搭个窝棚了,从明天起啊,我晚上就住在窝棚里看着那些玉米了,铺子里还有小伙计,也能帮的上忙的。”

庄户人家爱护庄稼,偷盗或者糟蹋粮食的人,都是会被庄户人家所憎恨的。这个年代民风淳朴,大多数的庄户人家是不会干这样的事的,但是凡事都不会有绝对,就像桂花家里发生的那起偷盗兔子的事件......也是了,每个村子,总有那么几个不本分的。

每年夏天,地里的青杆长起来之后,庄户人家为了防止有人糟蹋青杆和没有长成的庄稼,便会在地头上搭窝棚,或者自己家人去,或者是联合几家一起去轮流看守,有钱的地主家甚至还会雇人来看守庄稼呢,这种风俗,在古代叫做看青。

“还是让佟掌柜派个人吧,多个人,也能多些照应,也能看顾的周到些。”于野实在是不忍心打击葛宋氏,葛宋氏年纪大了,要是真遇到偷盗的,她既打不过人家,也跑不过人家,徒增悲哀罢了。

“我马上安排人过来。”佟掌柜就道.

“找咱们的老伙计,要那种老实、勤劳的那种。”

佟掌柜满口应承,桂花也就没有推辞了毕竟那些玉米也关系到这位于东家的利益。吃完了酒席,众人散去了,桂花一家人才有工夫说话。

“真的好像是在做梦似的,这玉米咋就这么值钱呢。”晚娘摸着于东家留下的十锭银子的定钱,轻声说道。十锭银子,足足一百两呢。

“物以稀为贵呗。”桂花就道。

“桂花,那咱们以后就不吃这玉米了,这些玉米都卖钱吧。”葛宋氏就道。虽然玉米只吃过了一次,一家人也很喜欢玉米的味道,但是玉米这么值钱,吃它太过于奢侈了。“桂花,你算过没有,咱们菜地里的这些玉米能卖多少钱?”

和佟掌柜谈好了价钱之后,她特意去菜园里数过玉米棒子了,菜园里的那片玉米,差不多结了一千多棒呢,桂花只算了那些大棒的玉米,那些小的,长的不算周正的玉米她都没有数过。

一棒玉米三百文钱,以千棒玉米就是三百两银子呢。“少说也得有个三百两银子。”桂花轻轻的将这个数目给报了出来。

晚娘和葛宋氏倒抽了一口凉气,葛洲和桂花还算是淡定的了,不过脸颊都微微泛着红,那是高兴的。

高兴过后,桂花便又说道,“咱们还得去除了两成的寄卖钱呢,最后咱们能拿二百四十两银子。”

“咱们就是种一辈子的地,也不一定能卖这么老多钱啊。”葛宋氏感慨的道。

“不过这钱啊,咱们怕十就只能挣这一年的了。”桂花便道。

一家人沉默了下来了,这件事桂花心里是琢磨过的,如果不能够控制玉米种子,那么这么高价的嫩玉米,他们家真的就只能卖这一年了。

难道她真的要控制玉米种子吗?控制种子应该是非常难的事情,尚且不说山里会有玉米种子流出,就是整个大风朝,估计也会有的,毕竟高祖皇帝那会是全国推行种玉米的,即便失败了,估计也会有人家留种的。况且控制玉米种子的事情也不是桂花的本意,她本意是想从自家开始,将这种高产的农作物给推行下去的。当然了,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在推广的过程中势必要最大程度的获取利益的。

桂花心底善良,却不是普渡众生的菩萨,她自己也是存着私心的。她没有想要独占玉米种子的想法,她想让跟更多的人吃饱饭、过上好日子,同时这也不妨碍她在这个过程种,先让自己家过的更好,比别人家过的都好。在玉米这件事情上,她是这样打算的,先通过卖鲜玉米挣一笔银子,然后再通过卖玉米种子挣一笔银子。现在嫩玉米卖的越好,将来对卖玉米种子推动作用就越大。

佟掌柜和于东家之所以答应只收两成的寄卖费用,就是看到了卖玉米这个事情,将给他们家的酒楼带来多大的声誉和客流,因此,他们并没有着眼于寄卖费用。当千味酒楼里出现了嫩玉米后,可以预见,他们的酒楼肯定会成为整个昌州府最为知名、最为受追捧的酒楼了。这样的影响力将会给酒楼带来多大的利润呢?想想他们便兴奋的睡不着觉。

其实双方是互利的,桂花其实是想通过于东家的前卫九楼来推广玉米,让玉米身价翻倍。

得知玉米将带来这么大的收益,葛宋氏有些坐不住了,“咱们菜园子里的玉米要看,咱们地里的玉米也得看这了,咱们地里种了十亩的玉米呢,我看着都已经开始结穗了。”

“看,都得看。”晚娘也道。

“这么多地,咱们自己肯定是看不过来的,咱们得雇人看青。”桂花就道。

“表姐,咱们菜地里的玉米卖完后,还接着卖地里的玉米不?”葛洲问道,“还是说,地里的玉米全部做种呢?”

“等咱们先把菜地里的玉米卖完,地里的,咱们先捡熟的卖上一批,剩下的,便留种子吧。”桂花便道。

地里的玉米比菜园子里的玉米种的晚,结穗和成熟自然也就晚了。桂花核算着时间,估摸着地里的嫩玉米成熟了也就能卖上几天,几天之后,就不能卖了。因为物以稀为贵,即便地里的玉米有的卖,那也不能卖太多了,再就是地里的玉米成熟的时候是在夏末初秋的时候了,那个时节,玉米成熟的很快的,也就几天的工夫,嫩玉米便会长老了,煮着吃就不好吃了。而且,她还要看顾庭越给她的回信,如果顾庭越不管这个事情,那她便可以自己做主处理玉米这个事情了。要是顾庭越要管玉米这个事情,她还是要遵从顾庭越的意见的。

顾庭越应该不会放任这个事情不管的,这一点,桂花很是肯定,只是她不知道顾庭越会怎么管这个事情。

不管怎么样,她作为第一个种出来高产玉米的人,她相信,顾庭越是不会亏待她的,她该得到的好处,顾庭越是一点也少不了她的。

转天,不仅自家菜园子里搭了窝棚,就连田间地头上,也搭了窝棚,桂花雇人看青了。这个时节,地里的庄稼都长了起来了,庄户人家也开始下地看青了,所以桂花家的这个举动,在众人的眼中也不算突兀的。

地里请了看青的人,晚娘、葛宋氏和葛洲空闲的时候也会下地看看的。桂花每天趁着挖野菜的空挡也会去地里瞧一瞧的。

玉米果然入佟掌柜和于东家的预料,卖的很是红火,为了保证玉米的新鲜,酒楼每天都会来桂花家里取玉米,都是半夜来,凌晨走的。

留下来的那一百两银子支完了,佟掌柜又亲自送来了一百两,这些钱都被桂花派了用场,“娘,姨婆,咱们家是时候买头牛了。”

家里的成年劳动力,满打满算,也就晚娘和葛宋氏两个女人,晚娘还得照顾孩子,所以很大一部分农活都压在了葛宋氏和桂花这个孩子的身上了。

买头牛,翻地的时候可以用牛拉着犁杖,这样代替了人工,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生产率。不过牛在这个年代,那是相当贵的劳动工具了,不是每户庄户人家都能买的起的。不过这对于桂花家来说,却不是负担。但是买牛毕竟是一笔大的开销,也是庄户人家的一件大事,这件事情是在赵富贵从营区回来后,提上了日程的。

吃过了晚饭,桂花一家人便做了下来,开始商量买牛这件事情了。

“爹,这次卖玉米,佟掌柜的统共留了二百两银子了,咱们留一百两作为秋天种地的开销以及小洲的学业上的花费,算上之前卖虎的银子,其实咱们可以动的银子还是很可观的。”之前桂花便想买牛了,但是毕竟刚经历了兵乱,还不算太平,她也不想财富外露,便一直拖延到了现在了。

赵富贵想了想,他现在在营区,家里的事情他其实也帮不上什么忙的,家里的地不少,这牛还真得买了。

一家人商量好了要买牛,接下来便讨论该怎么买了。

“咱们家从来没有买过这些,我也不懂,咱们还是找懂行的人帮咱们买吧。”赵富贵便道。

“明天就是镇上的大集了,咱们找你大舅帮忙买吧。”葛宋氏便道。

事情办的很顺利,现在一头耕牛的价格从三十两到八十两银子不等,宋前给他们挑的这头牛是刚成年的小公牛,正是开始能干活的时候,统共花了六十两银子。

桂花和赵富贵将小牛看了一圈,面露喜色,即便父女两个都不是很懂行,但是也能看出来这头牛是个上等的好货。看完了牛,赵富贵便将宋前往屋子里面请了。“孩子她娘,赶紧炒两个菜,我跟大舅喝一杯。”

晚娘和葛宋氏行动力很快,一会儿,便烙了一盆饼子并炒了四个小菜。宋前今天忙了半天,也着实饿了,便也没有在客气,坐在桌边开始吃起了饭来了。

等葛洲下学回来,看到了小牛,便兴冲冲的跑了归来了。家里先是买了小猪崽子,然后又买了小鸡小鸭,现在又添了一头牛,乐的葛洲合不拢嘴。

这头小黄牛是他们家的了,得给它弄个住处的。所以赵富贵想着趁着他在家,将小黄牛的住处给安排妥当了。好在他们已经搬到了新房子里的,家里有的是地方。

“咱家买了牛了,该买一辆车了。”将牛安置在牛棚里之后,桂花便对赵富贵说道。

“咱们家不是有辆板车的嘛?”赵富贵道。

“爹,咱们以前没有买牛,现在有牛了,咱们应该买辆大车了,这样不管是种地还是平时赶个集买点东西啥的,有个牛车,那可是方便多了。”桂花建议家里买辆牛车,于是一家人又聚在一起商量了一番,最后一致认为,家里是该添置一辆大车了。

庄户人家使用的车子分为好几种的,最简单、也是最便宜的,便是那种独轮的小推车了这种的推个沙土啥的挺方便的,桂花家里的便是这种,这个车还是葛宋氏带过来的呢。用牲口大的那种大型的车,统称为大车。桂花建议买的就是这种大车。这种车适合一头牛来拉,载重却比平板车要大很多,这与牛的耐力有关,牛这种动物,行走一般不是很快的,但是力气却很大,耐力很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