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在古代捡了个童养夫 > 第104章 风波

我在古代捡了个童养夫 第104章 风波

作者:吃土的西红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4 12:53:02 来源:小说旗

顾庭越觉着差不多可以收网了,便派了江一山过来取那几只空箱子,回大本营。

顾庭筠看了看江一山带的几个人,眨着眼问道,“就你们这几个人吗?”

江一山笑着道,“这个事,还要麻烦小参军派人护送我们一程。”

虽然几个大箱子里边装的石头,但是却有不少人惦记,顾庭筠是要把这个大麻烦给送出去,自然是不能让人知道里边装的是石头的。

顾庭筠和江一山带着兵浩浩荡荡的将东西送到了大本营,一路上有不少的围观,却没有发生任何的意外。

那车被人里三成、外三层的护着,谁要是冲出来,那就是纯粹找死。蒋长瑛最终接管了这几个大箱子,他叹了一口气道,“我这是接手了一手的麻烦啊。”

张雄瞥了他一眼,道,“你要是不乐意,我就跟将军说一声,这东西我来保管。”

蒋长瑛哼了一声道,“想要抢功劳就说一声,别把话说的那么好听,说的好像给我解忧似的。”

“那你也别得了便宜还卖乖,这几口箱子放在你这,能给你带来多少的功劳?将军想借着玉米这个事情将一些人蹦跶的人给踢出局去,你还是睁大了眼睛看着最近还有谁在你跟前蹦跶吧。”

顾庭越的文书确实是让内阁给扣下了,上头只是加盖了一个加急的纹样,但是又不是军报,内阁拿到了文件之后,都没有掀开看一眼,便放在了一边了。因为今年各地的粮食收成都不好,所以自从七月之后,上书来求军粮的军队是越来越多了,皇帝为此发了火,所以他们把这样的折子是能拖便拖了。

所以等到皇帝陛下终于在众多的奏折中看到了顾庭越上报的玉米数据的,以及给桂花家里求赏的文书的时候,已经是两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皇帝看着上面的数据瞪大了眼睛,再看看上面的的数据,以及底下的日期,顿时勃然大怒,他抖着手,指着下边的内阁大臣,气的说不出话来。

“如此重要的加急文书,你们竟然压了这么久才呈上来,简直是玩忽职守啊,”皇帝大喘了一口气,“朕要罚你们半年的俸禄,回去给朕写认罪折子去!”

户部尚书元芳已经爬到了宰相的位置了,他低垂着头,上前一步低声问道皇帝,“陛下,不知道顾将军在折子中写了些什么呢,怎么让您如此的震怒?”

“震怒?”皇帝直接将折子拍在了他的头上,“朕这是惊喜,要不是你们压着折子不上报,朕回震怒吗?顾庭越治下,有人种出来了高产的玉米了,就是高祖皇帝说的那种高产的玉米!”皇帝眼睛里闪着光,“钦天监不是说这两年全大风朝的各地会出现干旱嘛,正好,这个玉米耐旱,广而种之的话,朕的臣民便能度过此难关了。”

元芳捡起了折子仔细阅读上面的内容,之后他便微微眯起了眼睛,笑着道,“恭喜皇帝陛下,恭喜皇帝陛下,顾将军折子中说的亩产有九百多斤,距离高祖皇帝说的亩产千斤以上差不多了。”

皇帝笑着道,“那是因为他们用的是下等地种的苞米,要是种在上等的地上,亩产自然会更高了,不过现在的亩产已经很让朕惊喜了。”

“是这样没错的,可是顾将军手里头也就只有八千多斤的玉米种子,就算全部种上了也种不了多少,这广而种之的话,只怕......”元芳见皇帝脸色阴沉,继续道,“所以还是以咱们现有的作物为主,不过既然顾将军懂得了种植玉米的方法,那离推广玉米也就不远了。长则四五年,短则两三年,我们大风朝一定能种出更多的玉米用做种子,所以皇帝陛下,还是让顾将军派人将那些玉米种子运回到京城吧,明年开春了,就下发种子给农户们种植,对了,最好让赵家人也一起来京城,让他们农户们种植,这样就可以保证万无一失了。”

现在的户部尚书上前了一步道,“皇帝陛下,元丞相说的对,昌州府荒蛮之地,京城和江南的土地都比那里的富饶,皇帝陛下应该尽早的下旨,让顾将军将种子和人给送过来。”

“是啊,皇上还是尽早的下旨的好,不然北方到了冬天,下雪后路就不好走了,这些玉米种子可要好好的保存啊,受潮了恐怕就影响种植了。”朝堂上的大臣纷纷附和。

皇帝听众大臣如此说,不由的紧迫了起来了,“那朕这就下旨,让传旨的内侍立马启程前往昌州府。”

元芳嘴角含笑,拱手恭喜皇帝,“臣在此先恭贺皇帝陛下,内侍大人快马加鞭,预计二十多天的话便能到达昌州了,不出两个越,圣上便能看到大批玉米种子了。”

皇帝哈哈大笑,“这还多亏了顾庭越慧眼识英才,还有那个深山老林里的村民,孜孜不倦的一直研究着玉米的种植方法,尤其是赵家人竟然种出来了高产的玉米,都该赏!”

皇帝说完,便让御前起草旨意,“赏赵家人黄金百两,免除他们家的粮税、杂税十年,免除赵家服兵役三代,深山中的村民也有功,赏他们黄金百两,顾庭越同样功不可没,”说到这里,皇帝陛下顿了下便道,“那就赏他正二品的车骑将军,官服和官印随着旨意一块去昌州府吧。”

元芳勾了勾嘴唇,带头跪在地上告呼万岁。

皇帝志得意满的看着底下的大臣们,很是高兴。

顾老爷子第二天便知道自己的儿子一跃成为正二品的车骑将军了,以后只怕前途一片坦途了,再一打听儿子升官的原因,才知道他管辖的区域竟然种出了高产的玉米了,而他竟然一点没有收到消息!谁家的父子不是相互互通消息的,他虽然身上没有任何官职了,但是他毕竟也是朝堂上纵横了几十年了,那个逆子,竟然什么消息都不会提前告诉他一声,不然他何至于这么被动呢。

不少官员都来府里朝他道喜,他不由的生出了要将小儿子给叫回来的念头了,要是顾庭筠在这里的话,顾庭越多少会有些顾及的。

等人都走了后,他便让管家立马启程到昌州府去接顾庭筠。

皇帝盼着内侍去把东西和人都带回来,顾封则盼着管家将顾庭筠给接回来的,所以一时之间,昌州府成为了众人的关注对象。

内侍赶去昌州府的时候,顾庭越已经听从了桂花的提议,将收上来的玉米种子又全部种下地里,此时地里的苞米已经长出来玉米苞了,桂花此时正带着乡亲们给玉米除草了。

顾庭越听内侍说要把种子和赵家人带去京城,他眼睛暗了暗。,然后他眨了眨眼睛,无辜的道,“我已经上书好久了,一直没有得到皇帝陛下的回应,我还以为皇帝陛下这是对苞米的产量不喜呢,所以为了实验,为了种植出来更多亩产的玉米,我又把所有的玉米种子都种下去了,现在深山里的村民我也都把他们编入了军户了,现在他们和赵家人一起正在地里指导着大家如何的管理苞米呢。”

内侍瞪大了眼睛,他问道,“顾将军,着都已经入秋了,怎么现在还下种呢?这玉米能长成吗?”内侍就算没有种过地,也是有种地的常识的,他只听说过南方的气候温暖湿润,能种两季的粮食,他可是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北方也能种出两季粮食出来。

顾庭越赶紧给他解释,“内侍大人有所不知,这玉米耐旱,收了麦子后,赶紧将玉米种下地了,兴许真的能赶在入冬下第一场雪的时候有收获呢。”

内侍瞪大了眼睛,有点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听到了,因为刚才顾庭越刚才用了兴许两个字。“兴许?”

顾庭越轻轻咳了一声道,“这不是为了更快的种出来高祖皇帝所说的那个玉米吗......皇帝陛下迟迟的都没有给回复,我以为是这次的玉米亩产低于了高祖皇帝的预期,所以皇帝陛下.......”

内侍听到这里,脸都黑了,却不好说出这是内阁压下了折子的缘故,从顾庭越上折子到现在,前后已经过了三个月的时间了,也难怪他心里忐忑不安了。内侍一口气堵在了胸口,最后只得道,“这是信息不通畅造成的,也怪不得顾将军......还是将赵家人和深山里的人给叫过来吧,圣上还有赏赐呢。”

内侍将两道旨意都宣了,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了,皇帝交代的几件事情,他也就只完成了一件,至于将深山里的村民带回去,这个事倒是容易,但是种子都没了,还要人去干什么呢?

不过目前玉米种子都种下了,顾将军说的兴许,最后这种下去的玉米还不知道能不能收回去呢,知道顾庭越将所有的玉米种子都种下了地了,他便更加的忧愁了,别找到了种植高产的苞米方法了,结果苞米种子却搞没了。

没有办法了,内侍只得写了一份加急的文书,以十万火急的速度发往京城,驿站收到了皇帝的令牌,便不敢怠慢这份公文了,得亏这块令牌是他走之前皇帝给的,要不然他还真不知道怎么办了。

驿站收到了令牌,不敢怠慢,马上挑选了最好的马匹和送信的人日夜兼程,七天时间就送达了京城,送信人几乎虚脱的将信件转交给了内阁。

内阁一看,是内侍的加急文书,便不敢怠慢,连夜呈送到皇宫去了。

皇帝拆开信件一看,差点一口血给吐了出来,他咬牙切齿的道,“着令,内阁渎职,玩忽职守,全部给朕革职,全部革职!”皇帝气的要死,他既恨内阁大臣,也气顾庭越,但是顾庭越理由充分,他没办法拿他出气,那就只能拿罪魁祸首的内阁出气了。

可怜的几位内阁大臣,原本以为只是罚俸禄半年就完事了,谁知道还有后续的事情等着他们呢,皇帝坐在龙椅上想了半天,最后道,“着令内侍留在昌州府,以观察苞米种植后面的情况,要是真的能够在昌州府种出第二季的苞米,朕大赏顾庭越!”皇帝的本意是不想重赏武将的,可是这次顾庭越偏偏跟农事扯在了一起了。

朝廷最关注的便是农事了,这可是关乎民生的大计,即便顾庭越是武将,要是他真的在这件事情上立了大功的话,他还是愿意给他封赏的,就是封他个爵位也是可以的。皇帝将自己的这番想法传达了出去,只希望顾庭越能够争气一些,只希望顾庭越能争气一些。

但是顾庭越的志向不在此,他最大的愿望是收复故土,重振大风朝。

桂花家最新喜气洋洋的,他们家不光得到了皇帝陛下的赏赐,连同赵富贵也回来了。

今天吃过了早饭,桂花便招呼了小洲一声,“走,咱们去春燕家把猫给抱回来。”

葛洲一听是这件事,便乐颠颠的跑了过来,桂花一手提了一个篮子,一手拉着葛洲,姐弟俩溜达着往春燕家走去了。

春燕家在桂花家的后一排房子那,桂花和小洲走进了春燕家的院子,见她正拿着一个碗出来,打算舀饭喂猫,见他们姐俩进来了,便忙招呼着二人进屋。

桂花姐弟俩进了屋,先是跟炕头上坐着的老人问好。

“桂花和小洲来了,快上炕坐。”春燕的娘笑着道。

庄户人家,谁家的猫、狗下了崽,自家养不了那么多的,就会送人,或者谁想要,都可以去要的。乡里乡亲的不会收取任何的费用的,桂花家跟春燕家往来不错,所以这次春燕家猫生小猫崽子了,便让桂花他们拿了。

春燕家的大猫正趴在炕梢上,身边依偎着一只小猫,这只小猫正是给桂花家留的。小洲一进门,便被这只小猫给黏住了眼睛,再也移动不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