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之我成了古代极品老头 > 第101章 户籍到手,开启新程

“给,你们的户籍落好了。”

衙役大哥大声说着,递过来四个户帖。

“谢谢,太感谢了,”周家众人接过户帖,嘴角上扬,满脸笑意。

这户帖可是个宝贝,上面清楚登记着家里几口人、从哪儿来、有几个壮劳力,既是交税服役的凭证,也是出门在外证明身份的关键。

往常像周安这种拿着公验,到新地方想落户的,可得费不少功夫。

得先“定居观察”几年,遵守当地规矩,和邻里处好关系,不能惹事。

过了这关,才能进入“官府登记”,向官府递入籍申请,写清自己和家人的姓名、年龄、籍贯,还有在本地的居住情况。

接着是“审核公示”,官府审核材料后,在街头张贴告示,没人反对,才算正式入籍。

周家这次能这么快办好,全靠宁安。

“这就是有权有势的好处,走了绿色通道。”周安心里感慨,“权力啊,怪不得这么多人争。”

周原回头,瞧见周安在嘀咕,“周安,你念叨啥呢?”

“我?啥也没说,你找我有事?”周安反问。

周原知道周安不想说的事问也白搭,直接说:“我琢磨着,咱得买点粮食,添几件衣裳。你看咱们这一身破破烂烂的,回村不得被人笑话,人靠衣装嘛。”

之前遭山贼,金银被抢光。

后来在破庙和山上跟难民做了两笔小生意,手头有三十两。

进城给周正治腿、买药花了八两,买驴车七两,买粮食近二两,还剩十四两。

好在宁安帮忙,先给二十两,镖费又加十两,就有四十四两。

宁夫人也大方,给了五十两,现在有九十四两。

一路赶路折腾,为了不让大家饿肚子,周安买了不少粮食,花了四两,兜里还剩九十两。

这可不是小数目,平分下来每家有二十二点五两。

在乡下,农户一年没大事,花二两银子都算奢侈,这钱对大伙来说是巨款。

这钱能攒下多亏周安,现在平分他可舍不得。

而且刚到新地方,几家人单干太难,周安打算先绑在一起,站稳脚跟再分开。

把想法跟周正和周原一说,两人直点头。

“行,就这么办。”

“听你的。”

周安瞧着他俩,心里纳闷:周原今儿咋这么痛快?

“到一个陌生地方,抱团总比单干强,这道理我们懂。”

周安点头,大手一挥:“既然这样,咱先去买东西,粮食也不能少,往后日子长,得精打细算。”

听说集市的布便宜,一行人就去了集市。

一进去,热闹非凡,卖布的摊贩大声吆喝,各种花色的布料让人眼花缭乱。

周安看看周翠和裴逸安,说:“你们俩去挑喜欢的,别挑花眼。”

“爹,我呢?”周来福眼巴巴地问。

周墨轩也盯着周安不说话。

周安无奈:“你们先挑,买不买再说,不许耍赖。”

两人一听,立马冲了过去。

周安又推推周翠和裴逸安:“你们也去,别磨蹭。”

周正和周原也让自家孩子去挑:“你们也去,看看也好。”

大家都明白,挑归挑,不能全买,得挑实用的。

众人挑得开心,最后选了几个百搭的颜色。

路边摊的棉布一匹一百六十文左右,没大布庄的精细,但实惠耐用。

这次买了十匹布,花了将近一千七百文,看着大伙高兴,周安觉得这钱花得值。

买完布,周安带着大家去粮食铺子。

刚到新地方,粮食储备是大事,可不能断粮。

周安打听价格,比较糙米、粟米、麦子,一番讨价还价,买了不少糙米和麦子。

糙米耐饿,麦子能磨面,以后还能跟村人买青菜,拉近关系。

“这下踏实了,有粮有衣,啥都不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