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年代快穿凡人求生路 > 第125章 (好评加更)六零爱人如养花4

祁文华欢喜的亲吻一下何天的额头。

亲完了才知道紧张,左右张望,嗯,没有人,那就再亲一口。

何天脸颊微红,捶了一下男人结实的胸膛。

“好了,快回去吧,明早去县里还要早起。”

祁文华摸摸何天的脸蛋,有点不舍。

“不用早起,明天我借车带你。”

按理说是何天送祁文华出知青点,但是祁文华怎么可能放心让何天一个人回去呢?

站在那远远看着何天进知青点大门,祁文华这才欢喜转身,一拳落在掌心里,大步流星的往宿舍走。

何天心里有顾虑也正常,津市以前又叫天津卫,是天子渡口,地理位置特殊,军事影响深远,何天的爷爷就在津市守卫军区担任要职,父亲也在军中,母亲则是文职,何天来到西南,纯粹是因为不让对家抓把柄。

何天还有哥哥在西北,弟弟妹妹年纪小,留在父母身边。

出来之前,家里叮嘱再三,让何天不要在外面谈对象,以后早晚还是要回到父母身边,找门当户对的。

当时答应的很好,现在何天不乐意了。

出来之后才知道外面世界广阔,不必再跟以前似的,在家跟堂姐妹们扯头花,盯着大家吃的用的,打言语机锋,整个人阴阳怪气。

况且有了事业之后,何天像是找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她是真的热爱植物研究所的工作,学习也格外认真。

出去打了电话,何天没意外的在电话里跟母亲争辩了几句,最后索性撂下一句话。

“反正我就要跟祁文华结婚了,跟您说一声,您别挂念了。”

说着,何天撂下电话。

祁文华在一旁看着,心里忐忑不已。

离开邮局,祁文华不敢吭声,难怪何天一直没跟家里说过谈对象这件事。

何天倒还好,走到供销社门口。

“不是说要买东西?”

祁文华迟疑片刻。

“那个,我本来想买的是结婚的东西,现在,你家里反对我们,你还愿意跟我结婚吗?”

何天想了想。

“我家里情况比较特殊,他们的视线已经学不会向下看了,意见不重要,我倒是同意结婚,不过有些事情我要跟你说在前面。”

祁文华闻言。

“你说。”

何天把自己对未来的打算说出来。

“结婚可以,但是我不是那种洗衣做饭的贤妻良母,要是有孩子了,我也做不到为了孩子失去自我,最重要的是你必须支持我的工作。”

祁文华其实很少听到身边人的家属提出这样的要求。

大多数军属都是配合军人,守好大后方,让军人心无旁骛,保家卫国。

但是何天这个人,站在这里,自己就闪闪发光,让祁文华挪不开眼。

“好,我支持你的工作,以后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想办法一起克服。”

如此,何天满意,没有其他问题了。

“那我们现在去领证吧!”

“现在?”

“对啊,你不是也想结婚?怎么,不愿意了?”

祁文华摇头。

“我想着等你有了假期,我们一起回去拜访长辈,让他们了解我,感受到我的诚意,不能就这么装聋作哑的把人家女儿娶回家过日子了吧?”

何天挑眉。

“你要当个有始有终的好青年,我也不给你泼冷水,不过我劝你啊,不要抱太大希望,行了,咱们买东西去吧!”

祁文华想着,不管是不是南墙,总要亲自走一遍才知道。

实践出真知,是军事思想政治课里最基础也最常用的一课。

这边何天的结婚计划夭折,那边方博远与唐宁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我爷爷那个死脑筋,轻易不会让我回去的。”

方博远搂着唐宁的肩膀。

“宁宁你放心,我已经写信回去跟家里说了,让家里想法子把我弄回去,沪市海洋生物研究所也需要研究员,再过一年,我在这就满三年了,所学知识到那边足够评一个中级职称,到时候我们再结婚,我带你一起回去。”

唐宁闻言,心中满意。

“好哦,这下看那个糟老头子还有什么话说,哼!”

其实在强制下乡政策出来之前,施行的是动员政策,那时候下乡的几乎全部都是干部家庭子女,为了给家族荣誉再添一笔,也为了支持国家政策。

很多孩子,就如同唐宁与何天这样的,家里条件很好,但又不是家里最喜欢的孩子。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倒是方博远,是家里的老幺,几乎全家都念着他。

不过大家默认的潜规则就是,不满三年就把孩子弄回来,那就不是成功的下乡。

这一年,张华英女士生了个大胖小子,生活忙忙碌碌。

陈孝文兄弟多,婆婆自然没空过来搭把手,所以婆婆把家里最小的未婚女儿派过来了。

小姑子还一团孩子气,张华英也不能真的当个大人使唤,只让小姑子帮忙带带孩子,洗衣做饭还是能干就多干点。

这一年,一直很努力的杨晓娜,点灯熬油,整个人瘦了一圈,终于顺利拿下初中毕业证。

倒是妹妹杨晓燕,年纪小,理解能力还差一些,要再学一学。

唐宁早就跟研究所透露,自己还有一年就要结婚,结婚后就不来研究所工作了。

研究所为了丝滑接替,早早就在知青里继续选人。

也是巧了,杨晓燕胆大心细,在雨林边缘找到一株没有记录过的,全新的植物,成功被吸纳进入研究所,跟在大家身后一起工作学习。

杨晓娜格外珍惜这样的机会,除了工作,还在利用夜晚的时间自学高中知识。

因为之前严重的自然灾害,为国家敲响警钟,这几年在环境保护上,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和物力,尤其是热带雨林。

华夏曾经拥有整个亚洲最大的雨林,面积达到三十四万平方公里,如今只剩下一万多平方公里,很多珍稀物种已经灭绝,每次证实一项,研究所的专家们就忍不住拍大腿遗憾。

研究所不断跟上头申请,终于在70年这一年,得到了推荐上大学的五个名额,学校还是首都的京都农业大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