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纵横万界:从华母星做圣王开始 > 第21章 学习炼丹

纵横万界:从华母星做圣王开始 第21章 学习炼丹

作者:羊飞九霄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24 15:57:28 来源:小说旗

吃完饭,杨绚华便前往宋慈处学习华氏九针和炼丹之术,历时一个时辰。他早已将《炼丹纪要》烂熟于心,然而实际操作却颇具挑战。炼丹的过程与影视作品或小说中描述的太上老君炼丹迥然不同,它并不需要高温的八卦炉,相反,温度必须严格控制,过高则会导致药性流失。事实上,炼丹与日常熬药相似,区别仅在于药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杨绚华已然熟练掌握了普通益寿丹的熬制方法。然而,小金丹、大金丹、开神丹、扩筋丹、筑基丹、强髓丹、化神丹等丹药的炼制,每一种都较之前更为复杂。在熬制过程中,需以神识密切观察药材颜色的变化,精准地掌控火候。火候的大小或是熬制的时间稍有差池,都会影响丹药的品质,甚至可能导致炼丹失败。这正是这些丹药无法通过机械设备实现量产的原因。

当然,炼丹的丹炉需要特制,铜、铁、铝的丹炉是最次品,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影响丹药的品质。上等丹炉要数陶制品,宋慈的丹炉就是陶制的。极品丹炉是灵炉,但这种丹炉非常难制造,据说这世上只有三只,一只是黄帝制作的,称作黄帝炉,这是国宝,由国家医学院保管。第二只在药王谷,称为药王炉,属于药王谷谷主华星冈的珍品。第三只是昆仑派的昆仑炉,由昆仑派保管。

杨绚华熬制了一个时辰,“扑”的一声,炉盖响了,不用说,他已经用神识观测到,丹药熬废了。他揭开盖子,果然只有半颗熬废的小金丹,表面还糊了,散发出焦糊味。

杨绚华没有把丹药丢掉,这颗小金丹在这里没有什么用,如果在地球,至少可以延长一个人五到十年的寿命,就算开价十亿人民币也是有人要的。

宋慈走过来,背着一只手,笑道:“又失败了?这次耗费药材一万灵晶,总共已经欠我十万灵晶了。”

“是的,师傅,感谢您!”杨绚华想用母亲给的十万灵晶付清欠款,但宋慈坚决不收款,记账就行。

宋慈却笑吟吟地看着他的背影,自言自语:“真是一个奇才啊,想当年,我可是熬制了两年,才熬出小金丹的成品。这小子,只练习了十次,就有了半成品。”

第二天是星期六,魏青云邀请杨绚华去拜见她的父母。魏青云的父亲魏登云可是京都天华市的市长。杨绚华被陷害抓进监狱后,她就想给他找一个靠山,而她的父亲正合适。

杨绚华征询了魏青云的意见,一起在超市购买了一箱牛奶。华母星的牛奶,是真正的仙牛奶,每件要六百灵晶,算是高档的礼物。

他们租坐的也是青牛车。杨绚华发觉华母星的人都喜欢青牛车。也不知道老子西出函谷关所骑的青牛是不是这种品种,反正这里的青牛力气非常大,速度也非常快,远远超过了地球上的猎豹。

青牛车在一个四合院门前停了下来。这种四合院全城都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有两层楼,全木结构,红漆黄瓦,斗拱垂檐,古色古香。

走进院子,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头正在院子里喝茶,手里拿着一本书,那正是刚出版的《西游记》;另一位穿着时髦的女子坐在一旁缝补大红旗袍。

“爸,妈,我回来了。”魏青云接过杨绚华手中的牛奶,放在母亲面前,“这是我小时候的救命恩人杨绚华。”

杨绚华走上前去,行了一礼,说道:“叔叔、阿姨好!”

魏登诚看了杨绚华一眼,热情地说道:“坐吧,请就是救了青云的小家伙,这些年,我都没有关注到你,实在抱歉。”

要不是魏青云说起,杨绚华根本不记得这么一回事,连忙说道:“魏叔叔,都是过去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魏登诚虽然喊坐,却没有凳子。杨绚华看到不远处有一截木桩,跑过去拿起木桩,用手掌削去了两头,来到魏登诚桌子右侧,在木凳上坐了下来。

魏登诚看见截面光滑齐整,暗暗惊叹:好手段。就算是他,也没有这么大的掌力。

“可会下象棋?”

杨绚华答道:“魏叔叔,我会下象棋,只是棋艺不太好。”

“会下就行,我们下两盘。”

魏青云进屋把象棋拿出来,俩人开始对弈。

杨绚华在地球上下过象棋,技术不高,但识海扩大后,计算力也增强,走了几步,便能精准地计算出每一步棋的最佳走向。于是,他们走了三盘棋,三盘棋最后的子力都很少。魏登诚均以微弱的优势获胜。

“你的棋艺不错。”这小子不但有智商,还有情商。他放下棋子,拿着手中的《西游记》说道:“这是一本新书,你们有时间,也看一看,写得太精彩了。”

“扑哧。”魏青云笑出声来,“爸爸,这本书的作者,就坐在您面前呢,您夸他,他会害羞的。”

杨绚华是会害羞,但他不是因为被夸,而是因为“剽窃”的手段。

“他?”魏登诚认真地打量着杨绚华,这小子模样儿还不错,只是长得油光粉面,像个奶油小生,没有一点阳刚之气。要写出这样有深度的作品,他还嫩得多。要说,这老头儿眼光真不错,一眼就看出了真相。但这个世界的人,怎么能够坐实杨绚华剽窃的罪名呢。

魏青云自信地说道:“是啊,爸爸,这书的笔名‘天外飞仙’还是我帮他取的。我还帮他把这本书推荐到了孔子学会,准备参与文学大赛。不出意外,肯定能获得特等奖。”

女儿说得倒不错,连王才真也注视着杨绚华,她也是看过这本书的。王家也是书香世家,她的姑姑王才晴是女子小说的泰斗级人物,是孔子学会的副会长之一。她停下手中的活计,说道:“青云,要不要我和姑姑打个招呼。”

魏登诚淡淡地说道:“不用。好的小说,在于他本身的文学价值。能否获奖,倒是其次。”

“不是你写的小说,你当然无所谓。”王才真转眼对杨绚华说道,“不过,孩子,能否获奖真的无所谓,只要我家青云认可你就行。”

听她的语气,以为是魏青云看上杨绚华了,她也对杨绚华也很满意。

但是她误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