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之胎穿1937 > 第99章 聋老太太捐院子

四合院之胎穿1937 第99章 聋老太太捐院子

作者:砖石的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4 16:19:36 来源:小说旗

9月1日。上午9点。北平城内全城广播(经xxx决定,10月1日,将在北平城举行建国大典。北平城也改名为四九城。)具体情况会张贴告示通知。

郑岩正在干活,听到广播,心情特别振奋。想着,在北平举行建国大典,意味着定都北平城。那就说明不管是穿书还是穿剧,历史的走向应该不会有什么偏差,自己也可以依靠那一点点的历史知识为以后的十年风暴保全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就是二叔郑耀先和二婶林桃没办法了,二叔郑耀先的级别太高了,二婶的身份太特殊了。自己最多也就是在找到妹妹周乔的时候,好好保护她照顾她了。

郑岩想着事情时,其他人也在开心的聊着。小厨房内,何雨柱开心的和严兴民范文平说:“二师兄,三师兄。您们听见了没?要建国了。是不是说战争彻底结束,咱们国家以后是不是就不会再出现战乱了?”

严兴民:“战争是不是彻底没有了,咱们谁也不知道。但是建国了,咱们国家肯定是安稳了。哪怕国内还有特务,那也只是小部分人,国家现在也在全力抓捕这些特务。”

范文平:“是啊。要建国了,国内的土匪特务应该都抓起来了。我记得之前看过的报纸,报纸上说,国家军队在四处剿灭土匪,城市内的军管会也在全力查找特务。现在广播通知建国,我想那些土匪特务应该是全抓住了。”

曾黑牛看着严兴民仨人问道:“严哥,范哥。您们说,建国了。那咱们做厨子的,是不是在哪里做都一样?”

严兴民和范文平闻言,奇怪的看着曾黑牛。何雨柱则随口说:“咱们做厨子的本来就是在哪里做都一样,哪有什么不同的。”

严兴民看着曾黑牛,说:“黑牛,你为什么这么问?”

曾黑牛:“我和二叔来北平是因为做厨子在北平做要安全一些。我老家那的酒楼大多都是当官的开的,酒楼的厨子也经常接不到工钱,做的不好还有可能会挨揍。二叔说,在北平做厨子要好一些,虽然都是一样干活,可工钱到月就有,也不会经常挨揍。我想着,现在要建国了。而且现在当兵的和以前那些当兵的完全不一样,他们都是保护咱们老百姓的。我想着,建国以后,我和二叔是不是可以回老家做厨子了。”

严兴民:“这事你和你二叔说过吗?”

曾黑牛摇头说:“没有,之前没想过。就是刚刚听您们聊天时想到的。我也想我爹娘和爷爷奶奶还有二婶他们了。”

严兴民:“晚上回家,你和你二叔小婶他们说说吧。看看他们想不想回去。”

曾黑牛摇摇头:“我不能问。有些事您们不知道。我二叔他们不能回去,本来妹妹满了一岁要送回去的。我二婶写信来了,不让我二叔送回去,也不想二叔他们回去。”

何雨柱好奇了,疑惑的问曾黑牛:“牛哥,什么事啊?能说说吗?”

曾黑牛白了何雨柱一眼,说:“我不能说,说了就得挨揍。”

严兴民打断要继续追问的何雨柱,“别问了,柱子。长辈的事,咱们还是少知道点。知道太多了,小心师父收拾你。”

何雨柱闻言,缩了缩脖子,小声说道:“不问就不问嘛。把师父搬出来干嘛。”

邱立在一旁干活,开始听到曾黑牛想回老家,邱立立即就担心了起来,生怕曾念安会回老家,到时候自己就没师父,也学不了手艺了。当听到曾念安不会回去时,就放心了。在一旁老老实实的干活了。

郑岩和牛明明洗好菜,一起拿进厨房。然后切菜,切配料小料。

军管会。去城外村镇的军管会战士今天就有人完成了任务回来。中午吃饭时,留在城内的范莹莹八人见到去城外村镇的同志回来了一组三人。范莹莹等人和他们打了声招呼,然后就问起任务的进度,当得知是军管会要给村民们定成分,村民全都主动围着他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说了起来。三人被村民们的声音淹没,没办法完全听清楚每一个人说的话。最后三人让村民们排队,一个一个来说。就这样,三人在一个村待三到五天就前往下一个村。到了镇上也是一样的办法。

范莹莹八人听完,面面相觑。村镇的人积极配合,不想配合的地主富农也被其他人把家里的情况全告诉了军管会的同志。而城内的老住户大多是有家底的。家底不算多或者家底一般的就是范长青李桂芬夫妻这样的。可范长青夫妻只是年轻时来了北平,对北平的老住户了解也不多。

这时,石主任外出开会回来。石主任对在军管会的同志说:“同志们,刚刚接到通知,上级要求咱们尽快完成任务。前期可以适当的松懈一点,但也得告诉城内的市民们,可以按成分定级的条件报出自己的成分。希望市民们不要弄虚作假,否则后面查出来了,惩罚翻倍。”

范莹莹等人闻言,立即起身敬礼道:“是,主任。保证完成任务。”

吃了中午饭,范莹莹等人准备出门,又有城外的同志回来了。大家打了声招呼就擦肩而过,继续忙自己的事。

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严幼文经过严兴民的提醒,天微微亮就出门去了。早上七点半才提着菜和几个包子回来。上午十点,出门去买菜的人三三两两的回来,回来也是回家放下菜又出门坐院子里聊天。而今天聊的就是成分和房子的事。

聋老太太本来坐在一旁晒着太阳。听见她们聊成分和房子的事,坐起来仔细听着。当听见手里房子多就可能按地主一样定成分。聋老太太坐不住了,立即起身回屋,十几分钟后又出来往四合院外走。严幼文一直在家抱着重孙女,关注着聋老太太的动向。见她出门也不在意,准备在家等着聋老太太找过来。

聋老太太出门后,直接来到军管会找到潘姓副主任。聋老太太对潘副主任说:“潘主任,今儿老太太找您是想和您打听一点事。”

潘副主任给聋老太太倒了杯茶,开口说:“老太太,您叫我小潘就好。叫潘主任,这不是在打我脸吗?有什么事,您直说。”

聋老太太微微点头,笑着说:“还是要叫您主任的,毕竟这是您工作的地方。潘主任,我想打听一下,这手里房子多的会定什么成分?会不会定成地主啊?”

潘副主任想了想定成分的条件,说:“不会定成地主。不过手里房子多的一般也是富农阶级。房子多,铺面也多,就会定成小业主阶级。如果再投资了什么产业,就是资本家了。虽然有小资本家和红色资本家,大资本家的分别。但是资本家就是资本家,和地主差不多,甚至大资本家比地主的成分还要重一些。”

聋老太太想了想,问道:“如果我把房子全卖了,就留两间自己住的房子。那我能不能定成雇农或者是中农?”

潘副主任摇摇头:“不能。老太太,我了解您家的情况。您那位打鬼子时牺牲了,您儿子也跑了。我也就是见您老太太一个人,您和您儿子又救过我两回。否则我早就向组织汇报您的情况了。就我对您家的了解。您那位和您儿子还在的话,您家就是资本家的成分了。虽然现在就您一个人,但是您的家底也成不了中农,更别说雇农了。”

聋老太太想到自家男人和儿子,也是伤心。可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聋老太太又问:“那您有没有什么办法不让我定成分?”

潘副主任拿出烟点燃,抽了一口。坐在凳子上思索了一会,说:“有一个办法。就是不知道老太太舍不舍得了?”

聋老太太急忙说道:“您说,有什么办法。我肯定能舍得。”

潘副主任:“我的办法就是,您把房子全捐给军管会。不单单是您现在住的那个四合院,还有您别的两个四合院也捐出来。然后把您那位和您儿子的军功章和以前的任命书也交给我,我帮您把您儿子的资料弄成和您那位一起牺牲了。最后我给您争取一个五保户的身份。”

聋老太太迟疑了,“三个四合院全捐了?我儿子也要证明死亡?”

潘副主任:“对。只有这样,我才有八成把握给您争取到五保户。当然了,您现在住的那两间房子还是在您名下,不用捐出来。您手里的钱财字画也可以留着。”

聋老太太:“是不是成了五保户,您们军管会就不会追查我了?”

潘副主任:“不,您那位的功绩拿出来,您儿子不再出现了。就没人会找您麻烦。至于让您把三个四合院全捐了,是因为北平以后人肯定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军管会需要房子。您把院子全捐出来了,以后北平城就是不够住了,也不会再有人去找您要房子。而成为五保户后,我们军管会保证您的吃、穿、住、医、葬。”

聋老太太想了想,点头同意:“好吧。我现在回家去。下午就把东西送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