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九天镇海印,星轨锁龙志 > 第61章 法印覆青田

九天镇海印,星轨锁龙志 第61章 法印覆青田

作者:一只修仙的小喵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24 16:19:43 来源:小说旗

辰时三刻的日头刚攀上老槐树虬曲的枝桠,龙坤已将青铜犁的犁尖抵在朱禾原的田埂上。脚下的土地如老龟背甲般皴裂,缝隙间漏出灰白的沙砾,新播的朱禾嫩芽才破土两寸,叶尖却已蜷曲成焦褐色,像是被旱魃舔过的线头。他蹲下身,指腹碾过土块,硬邦邦的土坷垃硌得指节发疼,潮意躲在三指深的地下,细如游丝的湿气混着泥土的腥气,在指缝间若有若无地徘徊。

“吱呀——”老槐树的横枝突然发出木质的呻吟。龙坤抬眼望去,圣主正坐在丈许高的枝桠上,月白道袍被晨风吹得猎猎翻卷,露出的脚踝上缠着三匝星砂编就的护腕,每粒星砂都泛着珍珠母贝般的虹彩,在晨光里流转不息。老人左手扣着腰间青玉牌,右手捻着片槐叶,叶脉间渗出的金光如融化的蜜蜡,正顺着叶尖缓缓滴落。

“莫急。”圣主的声音混着槐花香落下来,苍老的声线里带着晨露的清润,“你看这田,旱气凝于表,潮气锢于下,须以‘春生印’破其坚壳。”话音未落,他屈指轻弹玉牌,七颗星砂应声而落,划过空气时拖曳出银线般的尾光,落地瞬间“叮”地化作七具青铜耒耜。农具表面铸着细密的水波纹,每道纹路里都嵌着极细的稻芒,犁头所刻“春生”“秋收”篆字上,露水正顺着笔画汇聚成小小的水洼,倒映着碎成七瓣的晨光。

龙坤凑近时,耒耜突然发出蜂鸣般的震颤,犁尖自动扎进板结的田土。只听“喀拉”一声轻响,土块裂开的纹路竟与天上北斗的勺柄弧度分毫不差——被旱魃肆虐的土地如久旱逢甘霖的陶土,渐渐松软成细碎的颗粒,露出底下深褐色的湿润土层,仿佛大地褪去了皲裂的甲胄,露出柔软的肌理。犁沟里渗出的星砂如银线穿梭,顺着土缝蜿蜒而下,所过之处,泥土散发出陈年艾草般的辛香,混着若有若无的潮意,在晨雾里轻轻漂浮。

“春生印借的是开阳星的生发力。”圣主不知何时落在田埂上,枯瘦的手指划过湿润的土粒,星砂在他掌心聚成晶莹的露珠,“八百年前初代圣主初创此术,北境刚垦荒时,地硬如铁,一锄下去火星四溅。他带着弟子在田间跪了三昼夜,直至开阳星划过子午线,才敢引动星力。”说着,他抬手指向天际,开阳星的光斑竟化作金雨簌簌坠落,每粒光点触到朱禾嫩芽时,焦枯的叶尖便舒展如新,抽出的新叶泛着青玉般的光泽,叶脉间隐约流转着北斗勺柄的光影,仿佛每片叶子都是缩小的浑天仪,藏着星砂与土地的秘语。

“该用秋收印了。”圣主话音未落,袖口飘出一片枯黄的稻叶。那是去年的老秸秆,叶面虫蛀的痕迹清晰可见,边缘还带着被霜打过的焦黑。圣主指尖抚过叶面,虫洞处突然渗出金光,枯叶如被春风唤醒的蝴蝶,倏地舒展成巴掌大的金箔,边缘泛着新稻成熟时的清甜谷香,竟与龙坤昨夜在星髓池梦见的穗香一模一样。

“秋收印需引摇光星的收敛之力。”圣主掌心的星盘突然逆转,摇光星的幽蓝光芒如墨汁入砚,缓缓渗入金箔,“万物生长需循天时,光有生发之气不行,还得让庄稼懂得低头——该拔节时便昂首向天,该灌浆时便收敛锋芒。”金箔落在朱禾顶端,正在疯长的茎秆陡然一顿,叶片边缘泛起青中透黄的光晕,像是被谁轻轻抚摸过的琴弦,瞬间懂得了应和节气的韵律。

龙坤屏息看着眼前的奇迹:辰时末,朱禾秆已窜至齐腰,剑叶间抽出的稻穗如水晶帘幕,穗尖挂着的露珠折射出七彩光晕;巳时初,青白色的米粒开始鼓胀,薄壳下流动的星砂如银河落进谷粒,每颗都藏着细碎的光斑;巳时中,穗粒表面浮现出细密的纹路,竟与北境地图上的村落、河渠一一对应,最顶端的谷粒上,三场村的轮廓清晰如刻,仿佛整座村庄都被收进了这小小的种子里。

“看田心。”圣主的声音突然低沉。地块中央的朱禾穗泛着血珀般的红光,穗下的土地裂开细缝,渗出的不是水,而是星髓池的银浆,如大地流出的星泪。圣主轻叹一声,咬破指尖,鲜血滴入银浆的瞬间,竟化作千万只银蝶,翅膀上印着古老的“安澜”符文,振翅扑向每株朱禾的根须。龙坤只觉掌心发烫,昨夜握过枯木的地方,一道淡红血纹正与圣主小臂上的北斗纹遥相呼应——原来这改天换地的法术,从来都是治土人与土地的血泪相和,星砂里混着的,是代代相传的汗与血。

午时初刻,第一颗谷粒“嗒”地落在犁沟里。这声音轻如露坠荷叶,却在整个朱禾原上激起回响,惊起的麻雀扑棱棱掠过稻田,翅膀带起的风里都飘着星砂的微光。成熟的朱禾秆齐刷刷弯下腰,穗子垂成北斗勺状,谷粒上的星砂光芒连成璀璨的光链,在田间勾勒出北境的水系脉络,每条光链经过之处,地下潮气便顺着上升,如无数透明的丝线将天空与土地相连。

“接穗吧。”圣主递过藤编谷斗,斗沿缠着去年的稻秸,还带着阳光晒过的暖意,“头茬灵种须在午时三刻前收讫,迟了星砂便散入尘土,再难聚形。”龙坤刚接过谷斗,七具青铜耒耜突然发出清越的鸣响,化作星砂归入圣主玉牌。老人踉跄半步,鬓角的白发似乎又添了几缕,道袍上的褶皱更深了些,像是被岁月的手多揉了几道。

收穗时,龙坤发现每颗谷粒上都刻着细如发丝的咒文,唯有以指尖唾液浸润才能看清。圣主说这是初代圣主亲手刻下的“护粮咒”,遇旱则聚水,遇涝则开渠,当年老圣主刻完最后一粒,整整三个月只能以手势示人。当他将谷斗中的灵种倒入陶罐时,陶罐突然发出龙吟,罐口凝出的水膜映着远处寒江的波光,竟将十里外的水汽都引了过来,化作细密的水雾,轻轻笼罩着新收的谷粒。

未时初,朱禾原的旱田上腾起乳白色的薄雾。圣主坐在田埂上,用枯枝在地上画着水利图,每道沟渠的走向都与《寒江分水注》暗合,甚至标出了龙坤漏画的排水孔。老人抬头时,眼角的皱纹里卡着粒星砂,笑纹里盛着夕阳的余晖:“当年老圣主收工后,总爱在田边画地为图,说土地是最好的先生,每道坎、每条沟,都得趴在地上用鼻尖去量。”

暮色漫过田垄时,最后一穗朱禾入仓。龙坤摸着陶罐上新生的北斗纹,忽闻远处传来牛铃叮当——三场村的村民赶着牛车来了,车轱辘碾过的地方,昨夜还开裂的土块已生出绒毯般的新草,草叶上的星砂在暮色里眨着微光,像无数盏为夜行人点亮的小灯。

月升时分,龙坤扛着空谷斗往天枢阁走。路过星髓池时,一片梧桐叶正漂在水面,叶脉间清晰映着今日朱禾成熟的全过程:嫩芽顶土时的倔强,稻穗灌浆时的震颤,谷粒落地时的轻响,都被星砂一一记录。他忽然懂得,圣主的法术从来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将北斗的星辉、土地的精魂,以及治土人的心血熬成的蜜,酿进每粒种子里,让北境的田知道何时抽芽,让北境的人知道何为希望。

行至半山腰,龙坤回头望了眼朱禾原。月光下,成熟的稻秆在夜风里轻轻颔首,穗子相触发出细碎的私语,像是在复述八百年前初代圣主跪田时的祷文。他忽然想起三年前,老河工们收工后坐在寒江堤坝上,用竹筒传递糙米酒时说的话:“地不欺人,你敬它三分,它还你一担。”此刻手中的谷斗虽空,却仿佛还揣着千万颗星砂凝成的种子,每颗都沉甸甸的,带着土地的温度,带着治土人的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