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 第120章 决裂(上)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第120章 决裂(上)

作者:码到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4 16:19:49 来源:小说旗

第二天,刘清明提前半小时到了办公室。

市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温学勤,竟然比他更早。

温学勤朝他点点头,示意他过去。

“从今天起,你可能要进入一种新的工作状态。”

温学勤的话让他有些不明白。

“温主任,您指的是?”

话音未落,刘清明的手机响了起来,在这安静的早晨格外突兀。

他向温学勤做了个抱歉的手势,走到一旁接起。

“刘主任吗?我是黄文儒。”

电话那头,云州市市长黄文儒的声音传来。

刘清明心里一动,黄市长竟然称呼自己“刘主任”。

“黄市长您好,书记还没到。”

“是这样,今天想跟书记汇报一下工作,你看书记什么时候方便?”

刘清明这才真正意识到,秘书的首要职责,并非仅仅是处理文字材料,那是综合一科的活儿。

自己最重要的任务,是书记时间的管理者与分配者。

这其中的学问,深不见底。

黄文儒作为云州二把手,他的约见,按理应排在最前。

但如果在他之前,已有其他人预约呢?

这个安排,稍有不慎,便可能得罪人。

当然,严格按照预约顺序,他人也无话可说。

刘清明捂住话筒,用口型向温学勤示意:“黄市长。”

温学勤会意,向他伸出手。

刘清明将手机递了过去。

“黄市长,我是温学勤。”温学勤的语气温和,“吴书记今天上午要去一趟省政府,什么时候结束还无法确定。如果可以,下午上班后第一时间安排,您看可以吗?”

电话那头,黄文儒沉吟片刻。“好,那就下午二点吧。”

温学勤挂断电话,将手机还给刘清明。

“现在,理解我说的‘新状态’了吧?你的办公室电话和工作手机,已经发给了相关部门,他们马上就会来电,你要有个心理准备。”

刘清明郑重点头。

这位温主任,可谓是言传身教。

不管其意如何,他都领情。

“书记一天的具体行程,由办公厅统一规划。而你的任务,是为书记挡住各种不必要的干扰,包括但不限于电话。”温学勤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你可以把自己看作书记面前的一道铁闸。”

“哪些人需要挡,哪些人必须立刻接进来,哪些事情可以压一压,哪些要马上汇报,你心里必须有杆秤。”

“拿不准的,宁可多请示,也绝不能自作主张。这里面没有固定的章法可循,全凭经验和悟性。”

“但有一个总的原则,”温学勤加重了语气,“不能影响书记的正常工作和休息。”

他将一份打印好的行程表递给刘清明。

“这是书记今天的安排,上午的核心议程只有一个,去省政府拜访卢省长。”

“你随行,主要任务是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确保书记此行顺利。”

“如果,一上午的时间不够,你要赶紧告诉我,我才能通知排队的人,让他们不至于白跑一趟。”

接下来的半小时,刘清明的办公电话成了全市最繁忙的热线之一。

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平均一分多钟就有一个。

来电者大多是市委、市政府各部门的头头脑脑。

一部分是真心实意想约时间,向吴新蕊汇报工作。

另一部分,则是打着汇报工作的旗号,想结识他这位新任的市委书记大秘。

刘清明谨记温学勤的提点。

凡是要求约见书记汇报工作的,一律客气记录下姓名、职务及主要事由,汇总后交由办公厅统一协调安排。

那些意在结交攀谈的,则以书记工作繁忙、自己暂脱不开身为由,温言婉拒。

态度要和缓,话不能说死,得给对方留下余地,不至于轻易得罪人。

最后一个电话,是吴新蕊打来的。

“你和王红星现在开车出来,到一号楼门口等我。我们直接去省政府。”

吴新蕊的指令清晰简短。

刘清明应了一声,立刻起身,快步走出办公室。

一个多钟头后,吴新蕊的座车驶入省政府大门。

清江省政府大楼坐落于云州市江夏区,人民广场的东侧,与省委大院仅隔了两个街区。

建筑风格方正大气,透着一股不言自威的肃穆。

黑色的奥迪A6在省政府大楼前缓缓停稳。

司机王红星拉开车门,吴新蕊率先下车。刘清明紧随其后。

作为省委常委、云州市委书记,吴新蕊在这栋大楼内的地位,仅次于省长卢东升。

一路上,遇到的所有工作人员,无论级别高低,都主动为她让路,恭恭敬敬地称呼一声“吴书记”。

刘清明跟在她身后,也感受到了那种无形的敬畏。

这种权力带来的微妙变化,对任何一个年轻人而言,都很难完全不动容。

吴新蕊不经意间瞥了刘清明一眼。

这个新来的秘书,脸上依旧是那副宠辱不惊的平静,没有丝毫自得之色。

这份心性,已经远超同龄人。

省长办公室位于二楼。

两人沿着宽阔的楼梯拾级而上。

省政府办公厅主任徐思远,正等在二楼楼梯口。

见到吴新蕊,徐思远脸上堆起热情的笑容。“吴书记,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吴新蕊与他并不陌生,两人是老相识。

她微微颔首:“少来,我可不敢劳动你的大驾。”

“那是吴书记心疼我。”

徐思远看了一眼刘清明。

吴新蕊适时介绍:“这是我的新秘书,刘清明。”

“原来这位就是刘主任,年轻有为,久仰大名。”徐思远伸出手,笑容依旧,但刘清明却从他的笑容里,捕捉到一丝难以言说的意味。

热情很假很夸张,更像是一种审视,甚至还夹杂着不易察觉的……敌意?

这股没来由的负面情绪,让刘清明心头一凛,生出几分警惕。

这个人,中等身材,偏瘦,戴一副金丝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典型的机关干部模样。

但他的眼神,透过镜片,却显得有些锐利。

刘清明面上不动声色,客气地与他握手。“徐主任客气了,以后还要请您多关照。

“哪里哪里。”

徐思远引二人上楼,走向走廊尽头的省长办公室。

吴新蕊一路都在与他聊谈。

“徐主任,卢省长到了吗?”

“到了,到了。省长吩咐过,今天上午的时间,专门留给您。”

徐思远引着吴新蕊来到省长办公室门口。“吴书记,请进。”

吴新蕊点点头。“小刘,你就在外面等我。”

她转向徐思远。“有劳徐主任。”

徐思远替她推开厚重的办公室木门,吴新蕊迈步走了进去。

卢东升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抬头看见吴新蕊进来,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

徐思远为两人各倒了一杯清茶,然后躬身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办公室内只剩下卢东升与吴新蕊两人。

“老领导。”吴新蕊在他对面的待客沙发上坐下,称呼依旧,但彼此心中都清楚,时移世易,两人早已不再是单纯的上下级。

眼前的这位昔日爱将,羽翼已丰,有了自己的一片天。

卢东升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目光悠远。

“新蕊啊,我依然清晰记得第一次见你的情景。”卢东升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几分追忆的磁性。

“那是在一次特大泥石流灾害的抢险现场,你那会还怀着孕,却表现得异常突出,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表现出了一名党员干部的担当,你们乡由于处置得当,没有出现一人伤亡和失踪,得到了省里的通报表扬。”

“那个时候,我就觉得,你这位女同志,很像我年轻的时候。有股子敢打敢拼的劲头,做事有思路,有章法,既能坚守原则底线,又懂得灵活变通。”

卢东升放下茶杯,看着她。

“我们搭班子共事这么多年,从地方县市,一路到省城,你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

“云州形势复杂,在你手上这几年的确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发展,城市面貌,都有了可喜的变化。我很欣慰啊。”

卢东升的这番话,带着温度,也带着份量。

吴新蕊静静地听着,心里也是起伏不定。

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仿佛就在昨日。

彼时,她满怀着最纯粹的理想与抱负,一门心思要在体制内做出番事业,要将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改革开放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充满了未知的挑战与荆棘。

他们这些先行者,的确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在一次次的探索、试错,甚至失败中,艰难地寻找那条通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一路走到今天,亲眼见证国家的发展日新月异,逐步走上快车道。

中央也渐渐摸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有华夏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华夏凭借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步步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顶着西方世界的种种偏见、质疑乃至刻意打压,凭借着勤劳智慧的人民和相对低廉的成本优势,在国际贸易的红海中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

中央政府持续深化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引进外资,盘活市场。

国内的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渐渐成长为国民经济的另一支重要生力军。

它们充满了活力与创造力,在各自的领域内各显神通,从最初的模仿学习,到后来的创新超越,最终实现了后来居上,为整个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卢东升的这番话,无论其中有多少真情实感,又有多少是刻意铺垫,吴新蕊都不能否认,自己内心深处,是认同的,也是有所触动的。

只是,她同样清楚。

所有的追忆往昔,所有的情感铺垫,都只是为了引出接下来的真正话题。

这个话题很沉重,以至于。

卢东升必须要先打出感情牌。

来降低一些办公室的气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