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秦河畔,她说不想官配 > 第35章 铁铺东家

秦河畔,她说不想官配 第35章 铁铺东家

作者:昭雪怵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4 19:25:48 来源:小说旗

上午赵大富等人都没能走成,帮着苏云从仓库里面搬货物。

经过许妇的点拨,苏云像开了窍,降价打折捆绑赠送,各种花样齐出,幅度很小效果却惊人无比,十几个伙计记挂着每售出一件货物他们就多一点点提成,全都拼命的吆喝。

中午人群终于散了,许妇赵大富带来的货物除了七股的粗绳剩下一小部分,其他的竟然早早售罄,连苏云仓库里积压的货也卖了大半。

苏云让伙伴挂上打烊的牌,结算完货款后领所有人到隔壁的食铺大吃了顿。

赵大富挺着圆润的肚子赶着车,在城外的一个作坊停下。

许妇下车询问铁铺的东家什么时候可以回来,上次走的匆忙,只在铁铺定了一千斤的铁料就赶回去了。

再次来到这里,许妇准备和铁铺的东家谈合作的事情。得知铁铺东家归期未定,许妇留下苏家的地址和山村的名字,拜托伙计务必让铁铺东家联系她。

伙计点头应诺后,就从仓库搬出铁料,虽然不知道许妇用村子的名义买这些铁料干什么,但有赵大富这个村长做担保,铁铺伙计还是让两人登记后出了货。

付了十五金五银提走一千斤铁料,一行人赶夜路回村。

赵大富叫人把铁料卸进窑边的仓库内,留下儿子看着别让眼皮子浅的人顺回家。

次日,赵大富召集村民分钱,一百零六金分给几十户村民,每户多的十金少的不到一金,却没有人嫌少。村民们一年到头进项不多,大批量的竹制品昨天才开始编织,前天卖出去的东西只不过是练手的,真正挣钱的东西还没开卖。这次货款不多,苏云和许妇商议后没抽成,村民们纷纷夸少东家仁义。

分完钱,赵大富开始点名,心细手巧的人做编织工序,其他人被安排做前道。

村里开大会,陶瓷窑开小会,有了竹篾生计,年前陶瓷窑都不会烧窑,许妇才能占用一段时间。

山上的薯麻被砍得差不多了,现在祖宅的男人要去很远才能砍到足够两家人的薯麻皮,多少有点不划算。

许妇不得不重新分配两家的工作,也让两家人轻松一些。

草袋的生意被彻底放弃掉了,这个本身就是一个过渡的产物,清理麻烦易仿制,相信已经有商铺仿制了。

薯麻袋子除了印染工艺,做起来不难,最多明年就会有人种植,他们也就是占了山里野薯麻很多的利,不然想吃头利完全不可能。

许妇和周茹忙活了近一个月,既然自己跳出了踩绳机的坑,许妇怎么可能让儿媳妇自己做,儿媳妇伺候了这具身体三年,手里有了余财,脱离拮据的生活,许妇准备让儿媳妇做个全职妈妈,以后再让便宜儿子教周茹识字,免得便宜儿子混个一官半职后嫌弃媳妇。

手里的钱足以应付生活开支,许妇也不再急迫,开展了第二阶段搞钱大业。

生意甩给祖宅,许妇连分红都没要,只和赵大富提了一个条件,要两个大侄子和两个大侄媳妇帮工一年。

赵大富想都不想,直接答应,二嫂哪里是要人,分明是送钱给祖宅呦。

然后,赵学斌赵学俊两人就到陶瓷窑挖池子,李氏妯娌到村里将废弃的青皮碎麻丝送到窑上。

许妇捡起老本行,制炉冶铁翻砂。

陶瓷窑的东西很全,许妇没费多少功夫就炼出了第一炉钢水。

没有直接倒驱动方面的模具,而是要弄一台手动车床。

也不知道这个世界的上位者脑子是不是有毛病,若不是想搞出电池装车上,许妇都想不到这一茬,竟然不让研究电能,就离大谱。

不能开发电能,又不是修炼者,许妇制作零件的进度无疑是缓慢的。

小的配件基本都弄了出来,就差两个缸体和轮子,许妇手搓双缸直立机关车即将诞生。

在这个时候铁铺东家回城了,许妇着急忙慌赶到屹县,面会铁铺东家。

许妇从手提袋里取出三页纸张,推到桌对面的陈易峯面前,开门见山道:“陈兄,冒昧相见,是有一桩生意想与陈兄合作。”

许妇挽着霜髻,面对须发灰白的陈易峯称一声陈兄,说明她孤寡已有孙辈,陈易峯自然不会真将她当成二十六七的丫头,而是平辈相论。

陈易峯看着纸张,一页简书两页图形,字体娟秀图案清晰,让人眼前一亮。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纸张上记录了一个完整的车械制造方子。

“屹县四家铁铺,大妹能找为兄,为兄甚幸。”敢大方的将秘方给人看,陈易峯对许妇不敢小觑,稍微客套一句。

屹县人口虽多,数千年安居一禺,生活方式固定,陈易峯想看眼前妇人的想法:“为兄也有机关车,常年往返府城,机关车仅仅满足代步需要,拉铜铁料材全靠马匹,且全县机关车数量不过千余一辆,怕是制造出来也…卖不动吧?”

屹县运输主力是马驴牛,陈易峯虽不敢说见多识广,自己生活的县城还是了解的,许妇的秘方清晰明了,所需铜铁千斤左右,制成后铜铁料人工燃料店面成本在百金上下,按照每辆机关车四百金算,确实算得上利润可观,但也架不足屹县内没有人会购买机关车。

华而不实的东西再好看,市场没有需求也是白扯。

陈易峯懂的道理,许妇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要不然她也不会大大方方的将东西给人看:“本县为何没有大的车械作坊,府城的机关车又未能在本县大卖,罪不在马匹。”

“一匹马拉货能拉五十年,几乎相伴主人一生,但是马也不便宜,最劣的刚成年马匹平均售价一百五十金上下,每日吃食修养看似不多,几十年下来少说两匹新马的钱。”

机关车在府城售价三百金不到起售,相比起自家照料马匹,机关车相对划算很多。

由于屹县没有车械作坊,从府城运送过来附加的利润和运输费用,加之几无需求,一辆机关车不卖四百金以上等于亏本。

现在许妇有密方,陈易峯有铜铁售卖凭证,制造机关车不难,难在机关车的定价,难在道路的宽窄和平整,难在屹县人的思想观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