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 > 第80章 两声杀贼诠释了辛弃疾的一生

【在解决完民生后,我也没忘记我还是一个武将。】

【我在农闲的时候组织青壮年练兵,防范金人。】

【在滁州那些年我依旧没有改掉我的臭毛病,我依旧上书,希望皇帝能出兵。】

【我记得我曾说过,金国在60年必然会灭亡,到那时候宋国将会遇到更大的挑战。】

【只可惜朝廷别说60年了,就是60天,它都看不清。】

南宋位面。

岳飞看到这久久不能平静。

“还要60年吗?”

“北方故土终究是没能收回了。”

他不甘心地向北望去。

为了这一次能出征北伐,他已经准备了数年。

却被天幕的一句话给打断了。

【在滁州的表现被皇帝看到了,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皇帝又派我去平定茶商军。】

【这茶商军在江西势大,朝廷围剿了几次皆是无功而返。】

【而我接到这个事的时候,换了一种思路,茶商军势大,但内部矛盾也不少,我则是用分而化之将其解决。】

【没两年我平定了茶商军,朝廷又派我去湖南,那里盗匪猖獗,为祸一方,我到任后立刻组建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名为飞虎军。】

【飞虎军成立后,很快在湖南打出了名堂,震慑住了宵小,甚至在此后的30年里,飞虎军成了保护湖南的重要军事力量。】

【对于飞虎军,其实我也有我的私心。】

【我就是想让朝廷知道,想让当权派知道,“王于兴师”只有发展武力发展军队才能让一个国家长久昌盛下去。】

【可惜,我的心思谁又能看明白呢?】

【呵呵,和我想的一样,当权派们看不到60年后,他们只能看到现在。】

【在飞虎军成立三个月后,我再次被调走了。】

【我知道他们是对我不放心,甚至可以说是打了他们的脸。】

【可笑的是,我从湖南开始往后的18年里,被频繁调动了16次,几乎一年调动一次,有时候刚到任几个月又被调走。】

【但我依旧在任期内把事情尽量做到最好。】

【或许我真的不适合政治,朝廷就像是一个大染缸,我做得好,有人会不高兴。】

【他们就像看不惯我般,在皇帝面前频频上书。】

画面中。

一位接着一位的丑恶嘴脸出现。

“陛下,辛弃疾一个归正人,不得不防。”

“陛下,辛弃疾在当地私自招募军队,恐有嫌疑,还是尽早调离。”

“陛下,辛弃疾在任用钱无节度,杀人更视如草芥一身武将戾气用在百姓身上。”

“陛下,这辛弃疾藐视皇权,对朝廷大不敬,其心可诛!”

【就这样,在朝堂的一片辱骂中,我被罢官了,那年我42岁,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哭了。】

【我不明白21岁起义,22年时间,怎么成了这样,宋国也一点不像祖父说的那样。】

【那时候我仰天长啸,我心里有一股气,我恨,我恨我的一片炽热心被恶狗吃了。】

【我恨,宋国不打仗收复边疆就算了,难道我想为百姓做一点实事都不行吗。】

【被罢官后,我去了江西上饶,用这些年的积蓄建了一座小庭院,并取名叫稼轩。】

【就这样我在上饶隐居山林,缝补起了疲惫的心。】

【那几年,我认为我依旧年轻,和许多着名的学者在鹅湖寺举办了一场哲学讨论。】

【可这一待就是18年,虽然中间也有几次启用但也多是临时角色。】

【一直到我64岁的夏天,我终于收到了让我为之一振的消息,北伐终于来了!】

【这个消息让我一下子回到了40年前,我在齐鲁大地抗金的日子。】

【可我也冷静了下来,北伐的最好时机已经过了,现在北伐,毫无胜算。】

【不过我的意见,他们不会听,朝廷也派我去北伐,刚开始确实有胜利。】

【以韩侂(tuo)胄为首的主战派,生怕我抢了他们的功劳,于是找了个理由又将我罢免。】

【那时候我已经67岁了,无奈下,我只好再次回到上饶,此后我就生了一场大病,那一次比以往都要严重。】

【那个时候,还有使者将任命书送到我床榻前。】

【我想要答应,可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有无声的泪水,到最后还是我的妻子回绝的朝廷。】

【我再也去不了北方了。】

【后来我昏迷多日,滴水未进,我知道我大限将至。】

画面中。窗外的风,带着一丝寒意,吹动着床前的白幔。

简洁的木屋中。

床榻上一名眼窝凹陷,面色蜡黄的老者躺在床上。

无力地呻吟着。

在他的梦中,他看到了他的一生。

从年幼时习武读兵书。

到青年时起义抗金,再到中年被罢官隐居,最后在病榻上回顾往昔。

他梦见自己站在战场上,手持长枪,奋勇杀敌。

他梦见自己率领千军万马无数次突破金军的防线,金戈铁马气吞山河。

他梦见自己还是那个二十出头的热血青年,人中龙凤。

睡梦中,他猛然惊醒,想要拿过挂在墙上的宝剑。

嘴里不断嘶吼着。

“杀贼!”

“杀贼!!”

“杀贼!!!”

【公元1207年的八月,我留下了三声不甘心的杀贼后,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齐鲁大地的父老乡亲,我对不起你们,我终究没能回来。】

大明位面。

朱棣看到这久久不能言语。

如此的忠臣良将就这样被人戏弄,到最后依旧没能回到齐鲁大地。

甚至没能真正的北伐过一次。

“你们说,辛弃疾与世长辞时,他会不会想到当年手刃义端,千里活捉张安国一身英气的自己?”

朱棣有感而发,他这些话看上去是在问众人,实际上也是在问他自己。

从少年时跟随父亲起兵到后来发动靖难称帝,他心中也有不安也有遗憾。

众人没有回答朱棣。

朱棣沉默良久,目光深邃,对着天幕微微拱手,“送英雄。”

周遭儿孙,也连忙作揖异口同声道:“送英雄。”

万朝位面。

和朱棣一家一样也有不少人,高呼送英雄。

而在南宋。

还在整理物品准备上任镇江的辛弃疾,心中百感交集。

一时间,有些苦涩。

“父亲,咱们还去吗?”

一旁,辛弃疾的儿子眼中含泪。

朝廷对他父亲太不公平了。

辛弃疾微微一笑,“去,为什么不去?”

“我想要北伐不是为了赵宋,而是为了北方的百姓,为了齐鲁大地的父老乡亲。”

“即便我结局和天幕上一样,也要去!”

辛弃疾满脸坚定,他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

他知道少年时承诺的还没有完成。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