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 > 第99章 春节对付那些所谓亲戚的操作

说完,黄道周面朝东南方虔诚地跪拜,在那个方向是他拥立的皇帝。

隆武帝的方向。

临行拜君,臣子礼。

随后黄道周慷慨就义。

同他一起就义的还有他的数位弟子。

大元位面。

文天祥,看到这一幕欣慰地笑了。

“后世也有铁骨铮铮的臣子......”

“就让我先下去等汝吧!能在下面遇见,我一定要同汝把酒言欢。”

说完文天祥同样朝着南面一拜,慷慨就义。

看到黄道周就义,朱棣摇头叹息。

“此清风太小,终是吹不散满山的妖雾。”

面对天幕上所说的南明局势,朱棣把黄道周比作了混乱世道中的一缕清风,可这股浩然清风终究太小,根本无法改变局势也无法向之前天幕上所播的于谦一样,扭转乾坤,扶大厦之将倾。

......

南明位面。

隆武帝,看到这,不由心中悲戚。

可对于郑芝龙和其他势力的隔岸观火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难道朕的大明终究是无一点翻身的可能了吗?”

“不!朕要御驾亲征,决一死战,大明的皇帝就算是死也要死得其所,为江山社稷而死!”

说完,隆武帝不再犹豫,他下诏,要带着自己为数不多的几千甲士北上。

他的第一个目标,进军湖南!

天幕上还在继续:

【在清廷和南明的对抗中不光有黄道周,还有无数义士大明忠臣。】

【像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李定国、张煌言等等。】

看到视频的最后。

崇祯皇帝再次写下了天幕上出现的人名。

并一一写上了忠臣二字。

“朕要找到他们,朕的大明就靠你们了!”

崇祯的眼中露出一抹期待,以前他没得选,现在他知道了这些都是忠臣,他只有一个想法,依靠这些大明忠臣稳住大明。

随着视频的结束,新视频也接着来了。

【春节对付那些所谓亲戚的灵魂拷问】

当看到天幕上的标题时,万朝古人皆是一愣。

“春节亲戚的灵魂拷问?”

在天幕的特殊解释之下,大部分古人也理解了灵魂拷问这个词。

纷纷疑惑道:“这样的团圆节,不应该是其乐融融吗?”

“怎么用上了这么一个词?”

大唐位面。

“元日这天阖家团圆,饮酒庆祝新年,为什么要对付亲戚的灵魂拷问?”

对此,李二凤不解。

不光是他如此,万朝古人皆是如此。

就在他们不解的目光中。

天幕上开始了。

【中秋、春节一直是团圆的代名词,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春节团年变得抽象了起来。】

【相信许多朋友在春节期间回到故乡时,都有过与十几甚至几十位表面上亲近,实际上关系疏远的亲戚们,一同参与过毫无意义的仪式,重复那些没有几十年历史,又装作源远流长的传统。】

【十几个一年只见一次面的人贴张福字假装快乐幸福,没话找话说是关心,就像一群演技拙劣的人在表演其乐融融。】

......

“一年见面一次?”

“后世不是有天上飞的铁鸟还有地上跑的铁怪兽吗?”

“有这样的速度,为何也只是一年才见一次?”

大唐位面,李二凤对此有些不理解。

听到李二凤的喃喃自语,大殿下的百官也陷入了沉思,但很快就有人给出了解释。

说话的人是程咬金。

虽说他外表憨厚,但他也是个人精。

程咬金:“陛下,老臣觉得,之前天幕上就有说过,后世的什么春运。”

“老臣看,这后世人,虽然有了各种奇怪的工具,能走得更远,但人心却也更散了。 ”

“后世的那些人啊,忙于生计,忙于各种琐事,一年到头,也难得聚在一起,即便是到了春节这样的团圆节,也不过是走走过场,应付了事。”

“老臣觉得,这后世的春节,虽说是团圆节,但真正能团圆的,又有几家呢?”

听到程咬金的分析,大殿上的百官皆是点头称是。

他们虽未经历过后世的生活,但从之前天幕上的种种描述来看,后世的生活节奏,确实要比他们现在快上许多。

人们忙于奔波,忙于生计.

也难怪亲戚之间的关系会变得疏远起来。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

天幕上的画面再次发生了变化。

......

【相信也有人回家的时候也会遇到这样的亲戚,每年春节都像是一场战斗。】

【一群蹉跎半生毫无建树自我感觉良好的长辈,每年一度地在众人面前滔滔不绝重复他的人生感悟和处世经验。】

【当他们逼逼赖赖的时候,充耳不闻又要被人说没教养,一点礼貌都不懂。】

【要是无脑反击,比如你问我收入,我就问你养老金,又会被戴上歇斯底里的罪名。】

【还有一种,不回家过年,这种做法虽然能逃避那些所谓的“关心”,但是并不是长期的办法。】

【而今天要讲的是一种不必逃避在面对那些所谓亲戚的时候也能应付自如,其实也不难,只需要内核正确再加上一点点的谈判技巧,就能让那些影响我们心态的行为彻底停止。】

......

大明位面。

朱棣看着这一段,心中也是不解。

团圆的节日,为何要像是战斗一样?

这样有什么必要呢?

不过,他很快也想明白了。

一群一年没见的“亲戚”难得聚在一起,不得找点话说,找点话聊?

莫说说教了,恐怕还有贪图虚荣的攀比之类。

毕竟人是有**的,谁也不希望自己在一家子眼中过得很差劲,被人看不起。

......

【接下来将以我的视角来谈谈那些讨厌的行为。】

【一:说教】

【每年总会有几个不开眼的远房长辈,希望我赶快生孩子为社会做贡献,说着一个不嫌多,两个刚刚好,三个不嫌少,四个更不错。】

此刻,无数古人觉得这句话说得不错。

“是啊,孩子越多越好,孩子越多以后越轻松,不光是自己,孩子们也同样的轻松啊。”

“这没毛病啊,咱就生了七八个呢,这些崽子长大点,就是一个劳力,家里的农田可都靠着他们了。”

“谁说不是呢,孩子多,在村里也没人敢欺负咱家,甚至还能成为一方大族。”

对此无数古人无法理解,为什么后世人不愿意生得多。

【再说婚恋问题,由于我在锦城工作,名字中还带个凌,家里人经常叫我凌凌,这次回家,那些人像是吃错了什么药,以往都是问什么时候带一个女朋友回来,现在直接变成了能带一个男的会带也不错。】

【对此我也很无语。】

到这出现了一堆弹幕:

【???】

【凌凌?怕是在说圈圈吧!!】

【那么作者君是圆脸络腮胡吗?】

【你是说撅起屁股噗噗噗的那种??】

【不愧是锦城!锦城来不得!】

......

看到这。

一众古人再次懵逼。

尤其是巴蜀地区的古人,对此完全不理解。

为什么锦城来不得?

圈圈又是什么?圆脸络腮胡怎么了。

大汉位面。

汉衰帝刘欣微微一笑。

嘴里呢喃道:“带个男子回家有什么不好的?”

说罢,他温柔看向一旁的董贤。

二人碰杯,一饮而尽。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