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 > 第63章 蜀锦征袍自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

天幕上还在继续。

【某年,清军入侵辽东,包围中镇沈羊,秦良玉派哥哥秦邦屏,弟弟秦民屏率领三千白杆军前往支援......】

大明,朱元璋位面。

看着马千乘被诬陷死于狱中。

朱元璋面色红温。

后世大明朝,究竟做了什么啊!

让后世看来都如此赞誉的忠臣良将之家属。

竟有如此遭遇......

这和当初前宋杀岳飞有什么区别

“咱......这些,全算在老四身上!”

“都是他养的好儿孙!”

朱元璋在心里给朱棣记上了一笔。

朱标也不由得心中一紧。

他这四弟,到京城那天恐怕就是屁股开花那天来。

远在路上奔波的朱棣不由得打了一个喷嚏,浑身一哆嗦。

看着天幕,他好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崇祯年间。

崇祯帝面露苦涩。

沉默数秒后,喃喃自语道。

“朕…要给马千乘平反。”

其实吧,朝廷早就意识到了马千乘无罪。

只不过人都已经杀了也无可挽回。

所以,也默认了秦良玉继续承袭爵位。

只不过,一直没有给其平反。

毕竟,朝廷是不会错的。

但如今机会来了。

天幕给了这么好的机会

看到天幕如此赞誉秦良玉,给他们家平反,已经是在情理之中了。

毕竟崇祯已经决定要重用这位巾帼女将!

【某年,皇大极率十万八旗军绕道喜峰口入侵,进抵京城外,明朝廷再次下诏命诸军边镇勤王。】

【秦良玉接旨以后,再次带领白杆军日夜兼程赶到京城,朝廷发不出粮饷,她便将自己的全部家资作为军饷。】

【京城解围之后,崇祯帝亲自在紫禁城平台召见了秦良玉,除赏赐金银之外,还亲自赋诗四首,以彰其功。】

其一: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其二:

蜀锦征袍自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其三:

露宿风餐誓不辞,饮将鲜血代胭脂。

凯歌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时。

其四:

凭将箕帚扫蝥弧,一派欢声动地呼。

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而在其中,第一首“鸳鸯袖里握兵符,何必将军是丈夫”至今脍炙人口,为人传唱。】

大唐。

李白自顾自地灌了一口酒。

醉眼蒙眬间他笑了笑。

又将这几首诗记在了心里。

这几首诗没有用到什么唐朝之后的典故。

而且通俗易懂。

“嗯......还算不错。”

李白仔细回味道,“不过......怎么觉得此诗也有借赞誉秦良玉,抨击其他臣子的味道?”

又是一口烈酒,李白摇了摇头。

他只是感觉,并不确定。

毕竟他对明朝的历史了解。

也仅限于天幕讲述的这么一点。

......

天幕上还在继续。

【1634年,张献忠的农民军攻陷川东重镇夔州,秦良玉率军赶到,张献忠不战而走。】

【半路刚好遇到了回四川的马祥麟,被秦良玉母子夹击大败而逃,可尽管秦良玉有一腔报国热血,却依旧无法拯救行将就木的大明王朝......】

【公元1646年,南明隆武帝派使节专程赴石柱,加封秦良玉为太保,太子太保衔,封忠贞侯,两年后,秦良玉在石柱去世,享年74岁。】

随着秦良玉最后的离世,炸出了不少弹幕。

【晚辈李氏,恭送秦将军!】

【晚辈王氏,恭送秦将军!】

【二十四史唯一一位获得单独列传的女性,含金量自行体会。】

【“巾帼不让须眉”英姿飒爽的秦良玉】

【天下皆知花木兰,无人忆起秦良玉。】

【马千乘可能是唯一一个可以在战场上喊老婆救我的人。】

【我秦娘娘位极人臣 忠贞侯 太子少保 光禄大夫 四川总兵。】

【石柱的骄傲!!!】

【不可思议的伟大女性,老公英年早逝 她带领儿子继续战斗,儿子也战死沙场,在风雨飘摇的乱世中,她一直坚持到74岁!这是何等坚强伟大的女性!真正的英雄!】

【搞不懂为什么没导演拍她电视剧?】

【这可不兴说啊。】

【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你们知道了为啥川渝耙耳朵多了吧?】

视频讲完。

天幕下的万朝观众们还没有回过神。

这样的忠臣良将也无法拯救大明。

令不少此刻正处于明末清初的文人武将不禁扼腕叹息……

大清。

“秦良玉的确是前明难得的忠臣良将。”

“朕意,我大清官兵,也应该学习这样的精神。”

秦良玉为大明流尽最后一滴血。

那么大清的官员们,将领们,也应该为大清流尽最后一滴血。

乾隆看着天幕,陷入沉思。

他从不害怕天幕宣传明朝的忠臣良将。

只是……

不要宣传什么屠杀、异族入侵、剃发易服。

更不要老是挑弄他大清的统治。

可是天幕总是宣传那些东西。

他就很不喜欢。

除发辫问题为原则性。

其余的可以跟随天幕调整。

服侍这些可以适当放宽。

若自行加入一些汉族元素不必去追究。

但是八旗不能更改,这是大清的根基。

天幕所讲述的我大清屠戮之事也不得传播。

书籍,文字等一经发现一律处死。

乾隆暗自点了点头,对自己这些安抚人心的想法很是满意。

毕竟现在也算是太平盛世了。

谁也不想再经历战乱了吧?

不过,这话要是被反清复明的侠义之士听见。

恐怕只会说是他不想经历战乱吧?

……

大明。

崇祯此刻激动的心尚未平静下来。

即便天幕结束,他脸上的笑容也没有消散。

他铿锵有力的声音。

像是抓住了什么有力的抓手。

在大殿上回荡。

“来人,传朕旨意,召秦良玉,入京!”

与此同时,巴蜀石柱。

秦良玉坐在宅中,嘴里喃喃细语的念着天幕上出现的四首诗词。

不禁潸然泪下,热泪盈眶。

“没想到如此看重我秦良玉,吾所做之事就算不为大明皇帝,也为大明万万百姓 !”

秦良玉抹去眼角泪水。

即便是从天幕中知晓大明结局,哪怕再让她去粉身碎骨。

她也要拼一把,去拯救风雨飘摇的大明,拯救还在水深火热中的黎明百姓。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