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李云龙:小子你又抢人头 > 第52章 李云龙与赵刚的不谋而合

林晓与赵刚说起当年组织的一二九学生运动规模多么宏大,学生们是多么地热血激昂,燕京各界爱国群众是多么慷慨解囊。

又提到燕京大学那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传承,以及博雅塔、未名湖、图书馆等景点。

这把旁边的李云龙和孔捷听得一愣一愣的,这是啥玩意,怎么尽是些书生意气风花雪月的事儿。

老李看来对赵刚有些成见,在旁边酸溜溜来了一句:“不就是个破大学么,有个图书馆有什么了不起。”

当即就被林晓怼了回去:“嘿嘿,老李你可不知道吧。”

“我们的大统领教员同志,当年可是在燕京大学图书馆当了一段时间的管理员。”

“在那里他博览中外群书,阅尽国史沧桑,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营养。”

“就是燕大图书馆的丰富典藏让教员足不出户就可观天下,从而为今后的教员思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历史上最牛的图书管理员非教员莫属,而燕大的图书馆也将永远铭记于史册。”

好吧,林晓这一秃噜嘴,把后世网友的评论给带出来了。

不过好在赵刚、李云龙、孔捷听得津津有味,没有注意到林晓用了“史上最牛”这个超级牛的形容词。

老李兀自还有些不服气:“假的吧,小林子你不是自己吹出来的?”

这时赵刚可不能不说话了:“老李,林晓说的都是真事。

这些资料在宝塔山抗大图书馆里都可以查阅到。

只是没有林晓说得那么夸张。”

林晓暗自无语:这可是广大网友在后世通过上帝视角总结的,亮剑世界的八路军还处于最艰难的阶段,哪里敢想后世的事儿。

赵刚见李云龙和孔捷面露羞愧之色,知道这两大老粗有点丢脸了。

为了给自己的搭档留些面子,赵刚机敏地采用话题转移**。

“林顾问,听你刚才说有大收获,究竟是什么好事和大家说说呗。”

林晓眯眼一笑,看向李云龙说道:“老李,独立团现在最缺的是什么?”

李云龙撇撇嘴,说道:“咱刚来独立团,这可是啥都缺啊。”

“过冬棉衣少得可怜,幸好我从被服厂弄了两百件,不然晚上巡夜的棉衣都不够。”

“还有现在还没开春,粮食供应不上,战士们都饿着肚子,平时的训练很难保证。”

“另外装备我也核实过了,只有一挺重机枪、四挺轻机枪,比我在新一团时的装备都差上一个档次。”

“可以说没有哪一样好的,样样都缺,真是愁死人了。”

李云龙不愧是搞“副业”专业户,几句话就把独立团的现状说得是凄凄惨惨,就差没直接说出:“小林子快支援点东西啊。”

林晓看着老李卖惨,心中感慨不愧是表演系高才生李云龙,这戏份演得是精彩专业。

不过老李说了那么多废话,也不能辜负他的一番苦心。

林晓眼珠子一转,对李云龙、赵刚和孔捷说道:“老李、老赵、孔团长,干脆你们都把独立团最需要的写在手上。”

“等会打开手掌对比一下,就知道我带回了什么,猜对了有奖哦。”

李云龙、赵刚、孔捷三人互视一眼,眼中迸发出火花。

林晓说的奖励可不便宜,这奖励可是非拿不可。

只有孔捷心中一阵泛酸。

林晓都叫老李老赵了吗,摆明了更亲热。

自己这个吃了败仗被降职的团长,终究成为外人。

三人很快分头在手掌上写好字,但又有些扭捏,都想让他人先回答。

孔捷在李、赵二人注视下先摊开手,就见他手掌上写着的是“装备”二字。

原因当然不难理解,在他看来,如果独立团有了林晓那些先进装备,不敢说能打败山本特攻队,至少也不会有那么大牺牲。

赵刚见林晓不置可否,于是也摊开自己的右手掌,上面写着一个“人”字。

林晓眼前一亮,问道:“老赵,这个字怎么解?”

赵刚微笑道:“其实啊,我们八路军样样都缺。”

“缺武器、缺弹药、缺补给、缺药品,但我认为,这些都可以通过努力从小鬼子、伪军那边缴获。”

“别看我们龙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身体素质达标且具有一定文化的士兵并不多。”

“我军一向强调官兵平等,珍惜士兵的生命。但是合格的士兵是从血海中杀出来的。”

“我们的多数新兵,不仅没有上过战场,有些连枪都没摸过几回。”

“所以我们八路军打仗,总是老兵冲在前面,新兵跟在后面。”

“这是没办法啊,总不能让什么都还没学会的新兵去当炮灰吧。”

“除此之外,根据地和各部队也缺乏能带兵打仗的指挥员。”

“别看孔团长这次是降了职,但我猜想,只要独立团打几个胜仗,上级一定会重新启用孔团长。”

赵刚洋洋洒洒地说了一通,把孔二愣子感动坏了,躲在一旁偷偷摸眼泪。

当时杨村保卫战他就是把老兵放在最前线,结果却被山本特攻队打了个措手不及。

当场就阵亡100多个老兵,孔捷可是心痛肝痛。

现在回想起来,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

李云龙一边听着赵刚讲解一面点头。

这个白面书生还是有点儿东西啊,讲起道理来一套一套的,偏偏又切合实际。

嘴上功夫着实了得,就不知道打起仗来会怎么样?

林晓把目光看向李云龙,老李也不扭捏,摊开右手手掌,上面写着歪歪扭扭“老兵”两个字。

老李见林晓、赵刚和孔捷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似乎对自己怎么和赵刚想到一块颇有疑问,难道他们怀疑我偷看了白面书生的答案?

老李挺了挺胸膛,昂声说道:“怎么着,我写的老兵有什么不对么?”

“我们八路军最缺的是有实战经验的老兵。”

“华北抗战爆发以来,我们八路军虽然打了不少胜仗。像平型关、娘子关、阳明堡机场等。”

“但是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长征时期幸存下来的老兵所剩无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