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远手指头,捻起一撮黏糊糊的黑色粉末,语气加重,
“这里边的玩意儿,才是咱们这次要倒腾的‘黑金’!”
他指点着,让几位师傅用特制的小铲子、小刷子,
把这些裹着氯化铵电解液、散发着刺鼻氨水味儿的黑色糊状物,仔细刮下来,归拢到干净的搪瓷盆里。
这活儿,比拆电机可精细多了,也脏得多,那股氨水味直冲脑门。
但孟远盯着,老师傅们也咬着牙,干得一丝不苟。
谁都看出来了,孟老板对这黑乎乎的玩意儿是真上心!
整整一天,日头偏西,一百多斤“老古董”才算拆解完毕。
最后清点:
锌皮:二十来斤,品相还行。当废锌卖,一斤几毛钱,小钱。
碳棒:十几斤,能找销路,价值不高。
铜帽:零碎一小堆,并到废铜里。
黑色粉末:嚯!沉甸甸三大搪瓷盆,估摸着足有七八十斤!这才是重头戏!
马小军凑近了,看着那黑不溜秋、毫不起眼的粉末,满脸写着不信:
“孟哥,就这……比铜疙瘩还金贵?”
厂里其他人,也是伸长了脖子看稀奇,一脸的茫然......
“现在?它就是一堆没人要的垃圾。”
孟远用指头沾了点黑粉,在指尖捻了捻,嘴角勾起一抹只有他自己才懂的笑意,
“可等我给它‘点石成金’,那就不一样了!”
别人不知道,他孟远心里跟明镜似的!
这黑粉里的核心——二氧化锰,是造新电池必不可少的正极材料!
后世电池厂,更是抢着要!
尤其是这批来自实验室的“老古董”,系统可是提示过,“二氧化锰活性特殊”!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一旦提纯出来,效果比市面上普通的工业级产品还要好!
这哪是废电池?
这分明是一条崭新的、油水丰厚的能让人眼红的“黑金”产业链!
一条能让他孟远真正挖到第一桶金,不,是第一座金矿的路子!
说干就干!
孟远立马拍板,把养猪场角落一间废弃小屋收拾出来,
简单改造,安上通风扇,搞了个“土法化学实验室”。
接着,他凭着脑子里那些,超前的化学知识碎片,
再结合系统“友情赞助”的关键原理和参数范围,开始折腾这三大盆“黑金”原料。
提纯!必须提纯!
第一步,酸浸!找来稀硫酸,按比例兑水,把黑粉倒进去,呼啦啦搅拌。
一股刺鼻的酸味儿,混着氨水味儿瞬间弥漫开来,呛得人眼泪直流。
孟远早有准备,戴着双层口罩和橡胶手套,眉头紧锁,全神贯注地控制着反应。
第二步,过滤!用纱布和滤纸,把酸水滤掉,留下黑乎乎的固体——二氧化锰和碳粉的混合物。
第三步,洗涤!大量的清水反复冲洗,把残留的酸、和杂七杂八的物质洗干净。
第四步,烘干!弄个改装电炉配铁皮箱的简易烘箱,小心翼翼低温烘烤,把水分去掉。
这过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全是门道。
孟远亲自动手,孙师傅他们几个在旁边打下手,看得是眼花缭乱,又心惊肉跳。
看着孟远变戏法似的,摆弄那些瓶瓶罐罐,嘴里蹦出些“ph值”、“反应温度”之类的词儿,
几个老师傅心里那点疑虑,早就飞到爪哇国去了,剩下的全是敬畏!
——这孟老板,哪像个收破烂的啊?
“这活脱脱就是大学里搞化学的教授嘛!懂的也忒多了!”
中间也不是一帆风顺,酸加多了、烘干温度高了,失败了几次,浪费了些原料。
但孟远不气馁,凭着记忆和系统的隐晦提示,不断调整。
终于,在第三天的下午,第一批经过“土法提纯”的二氧化锰粉末,新鲜出炉!
相比之前那黏糊糊的黑泥巴,眼前的粉末颜色更纯粹、更深邃,质地干燥疏松。
虽然仔细看,里面还混着细小的碳粉杂质,孟远估计纯度80%左右,
离电池厂要求的精料标准还差一截,但是——
它不再是废料了!
它摇身一变,成了能卖钱的工业原料!至少,能当普通干电池的掺合料使!
孟远捻起一撮,放在指尖细细感受那颗粒感,
一股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和掌控未来的豪情,瞬间冲刷了连日来的疲惫!
成了!这步棋,走对了!
“孟哥!真让你给弄成了!这黑泥巴真变宝贝了?”
马小军他们围上来,虽然不懂里面的道道,但看那粉末的“卖相”就觉得不一样了,一个个咋舌不已。
孙建国几个老师傅更是感慨万千,对孟远是彻底服了。
把人人嫌弃的垃圾,捣鼓成卖钱的好东西,这位年轻老板“变废为宝”的本事,简直神了!
短暂兴奋过后,孟远看着手里略显粗糙的“黑金”,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摆在了面前。
“东西是捣鼓出来了,可……卖给谁去?”
孟远嘴角微微上扬,脑子里已经开始飞速盘算起来……
“对不起,我们厂有固定供应商,不需要这种……来路不明的原料。”
电话那头,“嘟嘟”的忙音像冰水一样浇在孟远头上。
孟远放下电话,心里一阵失落。
县里那家小破电池厂,一听是废品站捣鼓出来的二氧化锰,连看一眼样品都不给机会!
手里这包费尽心力才提纯出来的“黑金”,油纸包着沉甸甸的,此刻却烫手得很。
电解铜来钱是稳,可撑死就是个辛苦钱。
但二氧化锰不一样,只要搭上电池厂的线,利润翻着滚往上涨!这才是能下金蛋的母鸡!
可敲门砖在哪?人家压根瞧不上,他这“土法炼钢”的草台班子!
心里憋着一股劲儿,孟远暂时压下烦躁,带刚做完手术还在恢复期的母亲去市医院复查。
看着母亲气色一天天好起来,能笑着骂他几句“瞎折腾”,孟远心里那点郁闷才散了些。
复查完,日头正高,找了家医院旁,人挤人的小饭馆,想着简单吃口就赶紧带妈回家。
“妈,您慢点坐。”
孟远刚扶母亲坐稳,点了两便宜小菜,耳朵里就钻进邻桌两个,穿蓝布工装男人的对话。
“……车间那批国产二氧化锰,活性真低!电池次品率噌噌往上冒!”
一个戴眼镜的男人压着嗓子抱怨。
“谁说不是!进口料好是好,贵得吓人!厂里让咱们降本,降个屁!”
另一个年轻点的语气更冲。
“国产替代?说得轻巧!前阵子送来的样品,纯度勉强,那颗粒、那活性……啥也不是!用那料,电池寿命短一半!”
“唉,这玩意儿技术含量高着呢……不是随便弄点黑面面就行的……”
“二氧化锰!活性!国产替代!”
孟远端着茶缸子的手猛地一顿,心脏“咚咚”擂鼓!
“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