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破烂王,干到世界500强 > 第76章 砸锅卖铁,请“火眼金睛”!

“苏老说得对!”孟远猛地一拍桌子,声音不大,但斩钉截铁,“这钱,必须花!”

他扫视一圈众人:

“不就是改进工艺吗?有苏老坐镇,有咱们这帮能啃硬骨头的兄弟,我就不信攻不下来!”

“不就是买设备吗?只要能让产品硬气起来,能在市场上横着走,能把红星回收那样的对手压下去,多贵,都得买!”

孟远心里门儿清,要让再生铜、再生铝的杂质和成分拿捏得死死的,没两把刷子可不行。

在苏振华老爷子提过的那一堆“镇宅之宝”里,那台能精确分析金属成分的光谱分析仪,无疑是眼下最迫切、最关键的一环!

“苏老,这……这玩意儿,真有那么神?”

生产主任,忍不住压低了声音,像怕惊扰了什么。他的眼神里,三分好奇,七分怀疑。

苏振华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温和却坚定:

“打个比方。以前咱们验铜,靠经验,是‘望闻问切’,慢不说,准头也看师傅心情。”

他顿了顿,拿起一块铜锭,

“但这光谱仪,你把料往上一放,‘滋啦’一道电火花闪过,也就几十秒的功夫!”

他伸出三根手指:

“铜里有什么,铝里有什么,哪怕是百万分之几的杂质,都给你揪出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比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只快不慢,只准不差!”

“嘶——!”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几个年轻的技术员眼睛都亮了,像是看到了什么新奇的玩具。

“没错!”孟远接过了话头,声音斩钉截铁,

“这玩意儿,能让咱们一眼就看出原料的‘成色’,生产过程中成分有没有跑偏,最后出厂的产品,是不是真金白银!有了它,谁想在咱这儿蒙混过关,门儿都没有!”

然而,这“火眼金睛”,可不是大白菜。

九十年代初,国内根本造不出这精细玩意儿,全得靠进口。

一台看得上眼的,少说也得几十万,要是德国、美国货,上百万人民币都打不住!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刚刚升腾起的一点热乎气,瞬间被浇了个透心凉。

“孟总……”财务部经理,算盘珠子拨得贼精的女人,一听预算,脸都白了,

“我知道质量要紧,可……可这一家伙砸下去几十上百万,咱账上这点钱,哗啦一下就没了大半截啊!万一……万一哪个环节周转不开,咱们可就得抓瞎了!”

她捏着那份设备报价单,手都有点抖,那心疼劲儿,活像自家钱袋子被人抢了。

几个管生产的老伙计也忍不住了,嘀咕起来:

“孟总,咱以前不也用化学法子验货吗?是慢点儿,可也能用啊!花恁多钱买个洋机器,有那必要?”

一个车间主任搓着手,小心翼翼地补充:

“是啊,孟总,咱现在的货,客户不也挺认的?卖得好好的,干嘛非得折腾这个?”

他心里嘀咕,这不瞎花钱嘛,安安稳稳赚钱不好吗?

“必要?太有必要了!”孟远噌地一下站起来,声音陡然拔高。

“都给我听好了!这笔钱,今天就是砸锅卖铁,也得花出去!而且要快!”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眼皮子都给我放长远点!”孟远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

“现在大伙儿都还在草莽阶段,咱们靠着价格低、过得去的质量,是能混口饭吃。可将来呢?国家标准越来越严,咱们还在原地踏步,早晚被人一脚踹出去!”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几个老伙计:

“至于你们说的化学分析?我承认,能用。但那是老牛拉破车!等你们慢吞吞分析出结果,黄花菜都凉了!一批不合格的玩意儿都出厂了!这叫质量控制?这叫马后炮?”

“光谱仪呢?炉子前头取个样,几分钟!成分不对,立刻就能调整!能大大降低次品率!”

一番话,连珠炮似的,又是敲打又是画饼,把会议室里一帮人的小心思全给砸得稀碎。

原先还嘀嘀咕咕的,这会儿都低着头,不吭声了,开始琢磨这笔买卖到底值不值?

“我同意孟总的意见!”

苏振华教授第一个表态,“没有先进的检测手段,我们谈质量控制,就是空中楼阁!”

最终,孟远力排众议,几个核心成员举手通过了决议:买!

买啥?怎么买?

直接从国外订?猴年马月能到货不说,价格铁定没得商量......

“去香港!”孟远脑子一转,有了主意。

九十年代初的香港,那可是个好地方,啥稀奇古怪的玩意儿,都能从那儿淘换到。

他立马点了公司里最机灵的马小军,揣上苏教授列的详细技术参数单子,直飞香港。

马小军这小子也是不负众望,在香港一通折腾,还真让他找到一家德国代理商,据说有现货!

“孟哥,那帮鬼佬鼻子都快翘到天上去了!”

马小军在电话里直嚷嚷,“价格咬得死死的,还非要咱们先付全款,谱儿大得很!”

孟远在电话这头冷笑一声:

“你告诉他,我们是内地第一家私营大规模引进这种高级货的,以后他们想进内地市场,我们就是活广告!这第一台是探路石,价格没诚意,付款方式再这么牛气哄哄,咱们就换一家!”

孟远又教了马小军几招“极限拉扯”的谈判技巧。

来回几个电话,马小军那边,时不时还传来孟远遥控指挥的“指示”。

最后,还真让马小军把价格往下磨了老大一截,付款方式也灵活了不少。

虽然依旧掏空了远新账上的大部分活钱,但总算是把合同给签了!

消息传回厂里,财务部经理长长地舒了口气,一半是心疼,一半也是佩服孟远的魄力:

“孟总,您这手笔……真是……绝了!”

光谱仪这块最硬的骨头啃下来了,但孟远的棋盘上,这仅仅是落下的一子。他要的,绝不仅仅是一台先进的机器。他要的,是一个能给远新所有产品质量上“双保险”的现代化、标准化的中心化验室!

新厂区一个僻静的角落,一栋按照国家二级实验室标准设计的小楼,很快就破土动工了。

孟远三天两头往工地跑,从实验室的整体布局,到通风、水电、排污的每一个细节,他都亲自过问,盯得比自己家装修还要细致,还要上心。

除了那台从德国远道而来的“宝贝疙瘩”——直读光谱分析仪,被小心翼翼安放在恒温恒湿的专用房间外,苏教授又列出了一长串的单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