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谍战之我能危险预警 > 第11章 毒谋

谍战之我能危险预警 第11章 毒谋

作者:墨年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4 22:29:31 来源:小说旗

华清池五间厅的琉璃瓦凝着霜,程墨将**宪兵制服的第二粒铜扣拧紧。蓄水池的铁梯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两名哨兵倒在水泵房外,脖颈处的红痕与他袖中特制钢丝的纹路完全吻合。

“换岗时间提前了五分钟。”

林婉清的声音从廊柱后传来,她裹着貂绒大氅,掌心托着青花瓷瓶,“这是最后两支解毒血清,注射后能扛住神经毒素两小时。”

程墨接过瓷瓶,指腹擦过瓶底刻痕——那是现代制药厂常用的激光编码,但在1936年只能用金刚钻手工仿刻。他忽然将瓷瓶举向月光,淡蓝色液体里悬浮的纳米级金属微粒清晰可见:“德国拜耳实验室三年前就终止了纳米药物研究,林小姐这瓶血清是坟里挖出来的?”

(危险预警:林婉清左手指甲染成朱红色,甲油在低温下未凝固——疑似装有液态传感剂。建议佩戴手套接触。)

她突然拽住他手腕,指甲在宪兵制服袖口刮出浅痕:“程组长不如先解释,潼关站脱轨的军列里,为什么会有你的指纹?”

蓄水池顶传来金属碰撞声,程墨甩开她的手攀上铁梯。十米高的水塔边缘,日军工兵正在安装镀铅容器,仪表盘红灯显示倒计时43分17秒。他佯装脚滑踢落工具包,扳手坠地的脆响惊动守卫时,袖中钢丝已缠住通风管道。

“八嘎!什么人!”

日语呵斥声中,程墨荡至水塔背面,靴底暗藏的吸盘贴住光滑壁面。工兵探头的刹那,他翻身跃入检修口,匕首精准刺穿毒剂输送管。淡绿色雾气喷涌而出,他在闭气间隙扯断起爆器导线,却发现计时器仍在跳动——这竟是并联双回路引爆装置。

(学习能力激活:水银平衡装置与潼关军列自毁系统同型号,破坏需同时切断红蓝导线。)

**五间厅地窖,23:15。

程墨撬开第三道铁栅栏,霉味混着血腥气扑面而来。成堆的“面粉”袋印着山西商会标识,但袋角残留的菌斑在紫外线下泛着磷光。他划开麻袋取样,毒素遇体温变异的瞬间,地窖木门被霰弹枪轰成碎片。

“程组长好手段。”徐明山踩着木屑踏入,将青帮大佬的尸体照片甩在面袋上,“从哈尔滨到西安,你替我清除了十二个障碍。”

程墨用镊子夹起照片,尸体太阳穴的弹孔呈现左利手特征——与原主的射击习惯完全相反:“徐科长连杀人栽赃都偷工减料,难怪特高课要换合作方。”

徐明山突然掀开风衣,绑满前胸的炸药引信滋滋作响:“猜猜这些炸药哪来的?正是你上个月炸毁的奉天兵工厂存货!”

(危险预警:炸药外壳印着莱茵金属公司1938年款标识,引信长度与当前倒计时不符。建议制造低温环境延缓燃烧。)

程墨踢翻煤油灯,火焰顺着菌粉痕迹窜上面粉堆。在徐明山扑救的刹那,他撞破地窖气窗跃入回廊。漫天飞雪中,林婉清正持枪封锁庭院,瓦尔特手枪的消音器对准他眉心:“手册在哪?”

“不如先看戏。”程墨突然指向夜空。

日军侦察机轰鸣着掠过华清池,投下的不是炸弹而是传单。雪片般的《西安民报》飘落,头条标题触目惊心:

“国府要员勾结日寇 密谋毒杀张杨二将军”

配图是程墨与藤原在哈尔滨站握手的偷拍照,拍摄时间显示为三天前——正是他潜入军列实验室的时刻。

**骊山盘道,00:30。

程墨的摩托车灯刺破浓雾,车斗里绑着被菌毒侵蚀的日军工兵。山腰检查站的**士兵举旗示意停车,他猛拧油门撞断栏杆,甩出的解毒血清瓶在哨卡炸开蓝雾。后视镜里,士兵们抓挠溃烂的脸颊倒地,惨叫声惊起飞鸟。

(危险预警:盘道第三弯道有新鲜车辙印,轮胎花纹与关东军装甲车一致。建议弃车走樵夫小径。)

他翻身滚入灌木丛,摩托车坠崖的爆炸声引来追兵。攀岩至半山亭时,暗处伸来的柯尔特枪管顶住后颈:“手册换血清。”

林婉清的白狐裘沾满雪粒,掌心躺着支破碎的血清瓶:“你给的解毒剂有问题,纳米微粒在血液里结晶了。”

程墨突然扯开她衣襟,锁骨处的结晶斑在月光下泛蓝:“这不是解毒剂,是定位追踪剂——德国情报局去年秘密研发的产品,看来你的日本主子没说实话。”

骊山顶传来引擎轰鸣,三架日军侦察机突然俯冲扫射。程墨拽着林婉清滚进岩缝,子弹将亭柱打成蜂窝。在战机拉起时,他瞥见舱门处的樱花纹喷涂下,覆盖着模糊的德文缩写“Sd”(注:德国保安局1932年成立)。

**华清池供水塔,01:55。

程墨攀上塔顶避雷针,寒风吹得钢架吱呀作响。倒计时剩余7分29秒,镀铅容器外壳的冰晶折射出诡异彩光。他拆开面板时瞳孔骤缩——起爆器核心竟是块集成电路板,焊点工艺明显超越时代。

(学习能力激活:电路板采用贴片焊接技术,该工艺1950年代才普及,但1936年德国西门子已有实验室原型。)

林婉清的声音从检修梯传来:“你拆不掉的,这是并联卫星……”她突然改口,“并联无线电起爆系统。”

程墨猛地转身,瓦尔特手枪的子弹擦着他耳际飞过,击碎了他刚发现的第二处引爆装置。在弹壳坠落的瞬间,他扯断红蓝导线,集成电路板冒出的青烟在空中凝成12:12的数字幻影。

爆炸从山脚军械库传来,冲击波震碎所有玻璃窗。程墨在坠塔的瞬间抓住林婉清的脚踝,两人跌进结冰的荷花池。浮冰下的《防疫手册》被水流冲开,最后空白页显影的文字让他如坠冰窟——

案件编号:xt-

嫌疑人侧写:30-35岁男性,精通刑侦与爆破

这正是他穿越前正在追查的跨世纪悬案编号,而此刻是1936年12月12日凌晨2时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