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气候边缘 > 第11章 红色裂痕:气候模型的无声审判

气候边缘 第11章 红色裂痕:气候模型的无声审判

作者:寒箫冷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24 22:29:34 来源:小说旗

实验室的通风系统发出轻微的嗡鸣,赵东浩将手掌贴在温度过高的服务器外壳上,金属表面传来的灼热感让他想起今早新闻里燃烧的亚马逊雨林。屏幕上跳动的数字正在吞噬最后20%的算力储备,三维地球投影在数据洪流中逐渐显形,复杂的曲线和数据交织成一幅动态的图画,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即将到来的灾难。那些红色的警告区域像是一道道裂痕,正在缓慢地撕裂整个地球的未来。

李墨飞和黄娅娅坐在会议桌旁,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忐忑。自从发布了那份轰动全球的气候危机报告《全球气候系统的崩溃:数据、证据与人类的最后机会》后,他们的心情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媒体的质疑、公众的冷漠,甚至科学界的争议,都像一座座大山压在他们肩上。他们急需更多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而赵东浩教授的模型,或许就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李墨飞,黄娅娅,你们看这个。”赵东浩的声音低沉而稳重,但脸上却透出一种罕见的紧张。他知道,今天展示的不仅仅是科学的预测,更是对未来的警示——一个可能无法逆转的警示。

“这是用平流层气溶胶扩散模型做的耦合运算。”他点击全息投影,赤道附近的洋流突然渗出暗红色,“当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减速到34Sv时……”

“等等!”李墨飞突然起身,茶杯在桌面上震颤出同心圆波纹,“您是说Amoc系统要崩溃?”

“这是我们最新的气候模型,预测未来十年内将会发生的灾难性气候事件。”赵东浩的声音清晰而坚定,但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击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上。他指向屏幕上的数据,“全球气温将继续上升,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将显着增加,尤其是在热带地区和沿海城市。”

随着他的讲解,屏幕上的数据不断变化,投影中的红色区域正在蚕食北大西洋暖流,就像癌细胞在血管网络中扩散,某种无形的威胁正在逼近。黄娅娅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划出尖锐的折线,她突然意识到这个画面与三年前追踪过的原油泄漏事故如此相似——都是某种不可逆的溃败。

李墨飞的心跳加速,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他无法否认,赵东浩教授的预测让他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尽管他一直在努力呼吁公众关注气候危机,但此刻,他意识到,这场危机的复杂性和紧迫性远超他的想象。

“五年内减速15%,十年内完全停滞。某些地区可能会经历前所未有的干旱,而其他地方则可能遭受严重的洪水。”赵东浩调出冰芯数据对比图,末次冰期的气候档案与实时监测曲线惊人重合,“届时伦敦的年均气温会下降8c,而同时……”东浩的眼神中透出一丝焦虑,“这些都是基于当前的气候趋势和人类活动的推算结果。”

黄娅娅的脸色也变得苍白,低声说道:“这真是太可怕了。”

全息地球突然被暴雨云团笼罩,孟加拉湾至爪哇海的区域迸发出刺目的紫红色。“西南季风强度将增加40%,但雨季缩短28天。”他放大雅加达的立体模型,市政排水系统的蓝色管网在洪水预测中接连熄灭,“这座城市的防洪体系只能应对百年一遇的降雨。”

黄娅娅的镜头对准正在崩塌的数字城市,取景框边缘映出唐振华冷笑的嘴角。这位气候经济学泰斗把玩着鎏金打火机,火石摩擦声在寂静的实验室里格外清晰。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推开,唐振华教授走了进来。他的脸上带着一丝不屑,目光扫过屏幕上的数据,冷冷地说道:“很精彩的末日预告。赵教授,模型只是理论,不要过于紧张。科学的价值在于可验证性,而不是通过模型来吓唬人。”唐振华教授对着全息投影吐出一串烟圈,“但您似乎忘了,气候模型和金融模型一样,都是建立在假设上的空中楼阁。”

“是的,这只是模型的预测。”赵东浩微微叹气,语气中夹杂着无奈,“我知道,科学界对于模型的准确性依然存在争议。”

李墨飞注意到赵东浩的后颈肌肉突然绷紧,这是他准备反击的前兆。果然,服务器阵列发出高负荷运转的蜂鸣,七组不同来源的海洋温度数据在屏幕上瀑布般倾泻。

“唐老,您应当知道,这是过去五年各国瞒报的原始数据。”赵东浩调出经度120°的海温异常图,代表数据造假的灰色区块正在吞噬太平洋,“当您用这些‘修正’过的参数建模时,当然会得出气候稳定的谬论。”

唐振华的打火机“咔嗒”合上,烟雾在他眼前织成蛛网:“科学应该提供解决方案,而不是制造恐慌。知道全球碳交易市场昨天蒸发多少市值吗?三千亿!就因为这些.……”他挥手劈开全息投影中的飓风模型,“电子游戏般的预测。”

黄娅娅的录音笔突然发出低电量警报,这声呜咽般的提示音成了压垮李墨飞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抓起唐振华留在桌面的《气候经济白皮书》,翻到被荧光笔涂黄的段落:“所以您坚持用1990年的冰川消融数据?”

“经典模型经得起时间考验。”

“就像泰坦尼克号的防水舱设计?”李墨飞将书本拍在预测海平面上升的页面上,纸页间震落的尘埃在激光投影中如同微型雪暴。

这场对峙最终以服务器过热告终。当散热系统发出尖锐的啸叫时,黄娅娅正在剪辑室给飓风模型叠加实景素材。她特意选用儿童画质感的蜡笔特效——旋转的风暴眼被涂改成笑脸,暴雨云团变成,直到某个瞬间所有童真元素突然崩解,露出雅加达贫民窟在洪水中漂浮的裹尸袋。

视频上线三小时后,“气候大逃杀”冲上热搜榜首。黄娅娅刷新着数据监测屏,看着自己的作品在虚拟世界裂变成千奇百怪的形态:游戏主播在台风路径图上玩贪吃蛇;美妆博主用碳中和指数调制眼影;最火爆的却是个AI生成的虚拟偶像,她正用甜腻的电子音翻唱《燃烧的地球》。

“这是你要的传播效果?”李墨飞盯着某位网红在极地冰川前的热舞视频,融化的冰盖在她身后形成天然幕布。

“至少他们在看。”黄娅娅点开评论区瀑布流,“比起唐教授的装睡派,我更担心这些……”她定格在某个获得十万点赞的段子:既然冬天更冷夏天更热,是不是该投资四季酒店?

午夜时分,实验室的量子计算机仍在吞吐数据。赵东浩凝视着预警系统中跳动的猩红代码,突然发现某个异常波动——大西洋深层流速比预测值快了0.03节。这个数字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却让他想起自己年轻时在格陵兰岛钻取的冰芯样本。那些被封存在冰层里的古老气泡,是否也在某个平静的午后显露过崩坏的征兆?

他鬼使神差地调出二十年前的旧模型,将当时的预测曲线与现实数据重叠。两条红线在2035年的坐标点精准交汇,就像命运女神剪断了最后一根纺线。

此时,李墨飞的手机响起。“李墨飞博士,我看到了你们的气候危机报告和赵东浩教授的研究成果。”联合国气候特使苏薇的声音温柔而坚定,“我希望能与你们进一步讨论,推动国际合作。我会尽快安排一次全球气候峰会,邀请相关的专家、决策者和企业代表参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