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气候边缘 > 第115章 礁盘重构

气候边缘 第115章 礁盘重构

作者:寒箫冷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24 22:29:34 来源:小说旗

妮可的右手在3d打印机的控制面板上悬停了3秒,植入芯片的蓝光扫过加密指令。钛合金喷头开始嗡鸣,乳白色钙质粉末与海水混合,在珊瑚骸骨上生长出蜂巢状骨架。李墨飞盯着实时声呐图,人工礁盘的阴影里聚集着成团的棘冠海星幼虫,像一片移动的猩红色星云。

“碳酸钙浓度超标了17%。”原住民助手卡卢突然开口,他手腕上的贝壳串珠随着检测仪警报晃动,“老祖宗说过,造礁要顺着潮汐的脾气。”

潜水器刚触底,妮可就意识到问题所在。3d打印的钙化骨架在紫外灯下泛着珍珠光泽,吸引着方圆五百米内的棘冠海星。这些带毒刺的生物用管足疯狂拍打人工礁盘,刚移植的基因编辑珊瑚幼苗被碾成碎末。

“趋化性强度超预期三倍!”李墨飞在通讯器里吼叫。他的潜水镜被海星喷出的消化液糊住,模糊看到卡卢在用竹篓捕捞海星——这个马努斯岛青年坚持用祖传的椰子纤维笼,效率竟比机械臂快两倍。

当夜,安保系统拍到3个黑影潜向人工礁盘。妮可赶到时,价值千万的基因库已化为泡沫——环保分子注射了基因溶解剂,淡绿色液体还在培养舱里沸腾。领头的女人用激光笔在舱壁烧出标语:“别扮演上帝!”

李墨飞捡起半截断裂的试管,发现溶解剂主要成分是木瓜蛋白酶——与原住民软化椰肉的传统配方完全相同。卡卢蹲在礁盘边缘,用海胆刺挑出嵌在钙化层里的追踪器:“他们用我们的方法对付我们。”

黎明前的退潮期,卡卢带领族人涉水作业。他们用藤条编织的网格固定海胆,这些带刺的清洁工每分钟能啃食40平方厘米的藻类。妮可的监测芯片显示,传统法修复的礁区钙化速率比3d打印区高83%,ph值波动却只有后者的七分之一。

“海胆的牙齿会分泌天然缓冲剂。”卡卢剖开一只黑胆,淡黄色体液滴入检测仪,“你们实验室的ph稳定剂,不过是在模仿这个。”

正午的阳光刺透海面时,人工礁盘传来冰裂般的脆响。过度钙化的骨架承受不住洋流冲击,崩塌的碎块掩埋了仅存的鹿角珊瑚。妮可的植入芯片突然过载,手臂血管纹路蔓延长出珊瑚状凸起——基因编辑珊瑚的病原菌通过接触感染了共生系统。

李墨飞在废墟中翻出初代设计图,发现3d模型里藏着比特币矿场的logo。当他想通矿场在用珊瑚钙化反应抵消碳足迹时,卡卢的竹篓已装满濒死的海星——它们因过度啃食人工礁盘中毒胀亡。

妮可的右臂垂在充气筏边缘,月光在皮肤表面的珊瑚纹路上折射出细碎的蓝斑。植入芯片的散热口滋滋作响,每隔七秒喷出一股带着焦糊味的水蒸气——这是病原菌代谢产生的过量热量。她打开防水终端,芯片数据像中毒的珊瑚虫般抽搐:白细胞计数是正常值的23倍,血液碳酸盐浓度堪比饱和石灰水。

“还能撑48小时。”她对着卫星电话说,声音被浪涌揉成断续的杂音。500米外,卡卢的族人正用椰子纤维绳捆扎藤网,月光将他们的剪影投射在岩壁上,与远古先民捕猎儒艮的壁画完美重叠。某个瞬间,妮可仿佛看见岩画中的独木舟破壁而出,船头悬挂的鲸骨风铃与夜航的科研船笛声共鸣。

李墨飞站在快艇甲板上,手指在控制面板悬停了3分钟。这台价值千万的3d打印机曾是他们引以为傲的\"造礁神器\",此刻却像个醉汉般歪斜着,钛合金喷头渗出乳白色的钙质脓液。他想起3天前卡卢的警告:“人造礁盘比珊瑚虫还脆弱,就像用水泥复制婴儿的骨骼。”

当启动自毁程序的警报响起时,显示屏上跳出一串比特币矿池的Ip地址。原来每次打印消耗的碳酸钙粉末,都掺着印尼珊瑚焚化后的骨灰——矿场用这种方式抵消碳足迹。机器沉入海底的瞬间,声呐图显示传统海胆移植区的钙化速率突然飙升,实时碳汇数据比人工礁盘高出230%。

“真正的蓝碳银行在这里。”李墨飞拍下卡卢的藤编篓特写,加密邮件在卫星信号中断前成功发送。篓里蠕动的海胆正将藻类转化为碳酸盐,效率堪比微型生物反应器。

第一缕晨光刺破海平面时,妮可的芯片突然捕捉到异常震动。32.7hz的次声波从坍塌的礁盘废墟传来,这是人类听觉下限的两倍频率。她翻身潜入水中,防水面罩的AR显示界面被染成血红——成千上万的海星幼虫正循声聚集,棘刺间渗出消化液的荧光。

卡卢的竹篓在船尾剧烈摇晃,中毒的海星尸体跳起诡异的舞蹈。这些原本该沉入海底的死亡生物,此刻却随着次声波节奏抽搐,管足拍打藤篓发出类似摩尔斯电码的哒哒声。某个瞬间,妮可确信自己破译了密码:那是三年前被删除的原始礁盘坐标。

马努斯岛长老划着独木舟靠近,船头堆着用棕榈叶包裹的珊瑚断枝。老人用贝壳刀割开叶片,露出内部金黄色的分泌物:“这是祖先与珊瑚立约时用的血胶,能封住死亡的声音。”

当混合物被倒入声源区时,次声波骤然增强。监测仪的金属外壳迸出电弧,妮可的芯片温度飙到警戒线。卡卢突然夺过分析仪,将探测头插入自己手臂——他的血液ph值在接触次声波后稳定在8.1,碳酸盐浓度与健康珊瑚礁完全一致。

“我们的血里写着海洋的契约。”老人将血胶抹在妮可的感染处,珊瑚纹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而你们用数字撕毁了它。\"

李墨飞在控制舱发现被篡改的核心算法。原来3d打印机每次作业时,都会自动生成虚假的碳汇报告。这些数据通过海底光缆传输到纽约碳交易所,为矿场洗白了相当于整个大堡礁面积的碳排放额度。

当他调出原始日志时,硬盘突然迸出粉色菌丝——正是妮可感染的病原菌变种。这些微生物以数据为食,将二进制代码转化为碳酸钙结晶。卡卢的藤篓在此时发出蜂鸣,移植的海胆集体释放出缓冲剂,中和了舱内失控的酸性数据流。

朝阳完全跃出海面时,次声波突然变频。32.7hz的死亡频率被海胆的咀嚼声调制,转化为41.2hz的修复脉冲——这是健康珊瑚虫产卵时的共振频率。妮可的芯片显示,废墟下的基因珊瑚开始分泌新型黏液,既不像转基因产物的荧光绿,也不似濒死白化的灰白,而是一种深海极光般的幽蓝。

卡卢的族人唱起古老的潮汐歌谣,藤网里的海胆随节奏开合棘刺。李墨飞终于看懂监测仪上的波纹:这不是声呐图谱,而是海洋用千年进化写就的蓝碳密码。当第一只幼年玳瑁爬上再生礁盘时,他删除了电脑里所有人工礁盘设计图——硬盘空出的256G容量,恰好等于此刻自然修复的珊瑚面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