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气候边缘 > 第6章 数据的警示与人类的抉择

气候边缘 第6章 数据的警示与人类的抉择

作者:寒箫冷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24 22:29:34 来源:小说旗

日头西沉时分,城市化作一座巨大的蒸笼,热浪似乎依然没有减退的迹象。

李墨飞和黄娅娅在咖啡馆里忙碌着,几乎忘记了饥饿与疲倦。随着他们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场危机,社交媒体上也开始涌现出关于热浪的讨论和报道。

黄娅娅的社交媒体账号正在疯狂刷新。一条视频里,宠物医院的金毛犬趴在瓷砖地板上喘息,粉红色舌头垂在地面,像团融化的冰淇淋;另一张照片中,写字楼玻璃幕墙反射的强光点燃了路边的垃圾桶,黑烟在热浪中扭曲成狰狞的鬼影。“转发量破十万了。”她将手机屏幕转向李墨飞时,充电宝滚烫的外壳烫得她指尖发颤,“可是评论区还在吵这是不是政府阴谋……”

暮色降临时,城市陷入诡异的寂静。

李墨飞踩着满地碎玻璃往家走,鞋底粘着不知谁遗落的退烧贴,胶体在高温下软化,每一步都留下黏腻的触感。

回到家中,李墨飞打开手机,看到黄娅娅刚刚发布的报道。报道中详细描述了医院的困境、市民的绝望,以及整个城市在热浪中的挣扎。

手机蓝光刺破黑暗,李墨飞躺在床上反复播放白天的采访录音。黄娅娅的声音在电流干扰中失真:“您听到空调外机停转的声音了吗?就像……就像这座城市的心跳停止了。”背景音里隐约传来孩童的抽泣,忽近忽远,仿佛热浪中飘荡的游魂。他翻身时床单黏在后背,潮湿的触感让人想起实验室培养皿里过度繁殖的霉菌。

第二天,李墨飞决定去拜访赵东浩老师。

他穿过城市的废墟,来到赵东浩教授像一座被遗弃的钢铁坟墓的研究所。他发现研究所的玻璃幕墙贴满了锡箔纸,折射的阳光在墙面上烧灼出焦黑的斑点,仿佛某种来自外星的密码。他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门轴发出的尖啸声惊飞了一群藏在阴影里的乌鸦,黑色羽毛簌簌落在滚烫的水泥地上,转眼蜷曲成灰烬。

教授正蜷缩在一台老式cRt显示器前,屏幕蓝光将他凹陷的脸颊切割成破碎的几何图形。李墨飞注意到老师左手边摆着半杯凝固的咖啡,表面结着褐色的硬壳,像极了他们在北极冰芯样本里发现的甲烷气泡。李墨飞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老师,您觉得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你看这个温盐环流模型,温盐环流的崩溃速度比模型预测快了三倍。”赵东浩的眼镜片上跳动着诡异的红光,那是紧急电源的警示灯。他的鼠标光标在卫星云图上划出一道血红的轨迹,那是正在太平洋上空积聚的超级热穹,代表墨西哥湾暖流的蓝色箭头正在萎缩,如同一道溃烂的伤口。“上周格陵兰冰盖单日融冰量……”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指缝间漏出的喘息声像是生锈的齿轮在摩擦,“相当于往海里倒了七个三峡水库。北极冰盖融化注入的淡水,正在掐断地球的血脉。我们预估的临界点……提前了四十年。”老人枯槁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颤抖,仿佛在弹奏一首无声的安魂曲。

“普通人能做些什么?”李墨飞听见自己空洞的声音在锡箔纸包裹的房间里回荡,如同向深井投掷的石子。

他的手掌按在布满灰尘的数据墙上。2015年的巴黎协定目标、2030年的碳达峰曲线、2050年的末日预测……那些密密麻麻的无数彩色曲线在霉斑间蜿蜒爬行,一条猩红色的指数线正以自杀式的姿态冲向图表演示区顶端,像要冲破二维世界的桎梏,将烈焰直接泼洒在现实维度。那条线在今年夏季的位置突兀地向上折起,像一把捅破苍穹的匕首。

“今早刚拿到的地磁数据。”赵东浩调出一组跳动的波形图,屏幕光照亮他指甲缝里的黑色油污——那是操作老式打印机留下的,“地球磁层正在变薄,太阳风可以直接剥开大气层。”他点击放大一处锯齿状波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我们最后一道护身符要碎了。”

窗外的热浪突然发出呜咽。李墨飞转头看见庭院里的气象监测仪正在融化,不锈钢支架像蜡烛般垂下一道道银泪,砸在地上腾起青烟。某个瞬间他产生了幻觉,仿佛看到那些液态金属里漂浮着无数缩小的人类,正在沸腾的银色海洋中无声尖叫。

“十年前我们争论2c阈值时,那群政客说这是危言耸听。”赵东浩的指尖划过键盘上“delete”键的裂纹,这个按键的表面已被磨出金属原色,“现在他们开始相信了,因为华尔街的空调外机停止了转动。”他突然拽过李墨飞的胳膊,力道大得惊人,“但我们已经没有纠错机会了,墨飞,气候系统的滞后效应就像已经出膛的子弹……”

赵东浩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疲惫:“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减少碳排放,节约资源,提高环保意识,尽可能地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但这需要全球的共同努力。”他指了指屏幕上的数据,“你看,这些数据表明,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未来的极端天气将会更加频繁,更加剧烈。”

研究所的备用电源突然发出垂死般的嗡鸣。所有屏幕在同一秒闪烁起刺目的红,中央处理器过载的焦糊味混着热浪灌入鼻腔。赵东浩扑向主控台的动作像极了溺水者抓向救命稻草,他布满老年斑的手背在警报红光中忽明忽暗,宛如风中的残烛。

“北纬35°至40°区域,大气垂直速度归零。”教授的声音因亢奋而扭曲,监控屏上代表空气流动的蓝色箭头正在集体僵直,“热穹效应形成闭环,这是……这是自主呼吸衰竭的征兆。”

“1936年北美热浪用了三周杀死五千人。”赵东浩的镜片上爬满细密裂纹,像是被无形压力击碎的冰面,这次我们面对的,是能自我复制的死神。”

李墨飞感觉后槽牙缝里渗出血腥味。他想起解剖课上见过的尘肺病患者标本,那些被硅尘填满的肺泡,此刻正以大陆板块的尺度在北美上空重现。显示屏的温度曲线还在攀升,数字突破50c时,报警声戛然而止——不是系统修复,而是散热风扇的金属叶片熔成了一团赤红的浆液。

“带这个走。”赵东浩突然将一枚银色U盘按进他掌心,存储器的外壳烫得像块烙铁,“里面有所有原始数据,还有……”老人的喉结滚动了一下,“还有我给女儿写的信,如果她还能活到解封档案的那天。”

他们拖着灌铅般的双腿挪到走廊时,西北方的天空正在发生恐怖的变化。本该湛蓝的天幕泛起诡异的铜绿色,云层被无形的手撕扯成絮状,阳光穿过变薄的大气层,在地面投下带着毛刺的光斑。李墨飞眯起眼睛,恍惚看见无数金色蝗虫在热浪中振翅——那是被高温从地底逼出的远古病毒孢子,正在寻找新的宿主。

归途中的李墨飞在立交桥下撞见一群跪拜的市民。他们面前摆着用矿泉水瓶搭建的简陋神龛,瓶身上“工夫山泉”的标签正在高温下卷曲。为首的老妇人将最后半瓶水淋在发烫的沥青路面上,升腾的蒸汽瞬间在她脸上烫出水泡。当李墨飞摸出赵东浩给的U盘时,金属外壳上凝结的水珠正顺着指缝流下,在120c的地表发出\"滋滋\"的悲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