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气候边缘 > 第17章 当数据预言成的血色头条

气候边缘 第17章 当数据预言成的血色头条

作者:寒箫冷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24 22:29:34 来源:小说旗

2046年11月底的一个深夜,东方联盟新海市东方天地人大学气象人文学院的实验室里,贼亮的灯光照亮着一片忙碌的空间。

赵东浩坐在宽大的桌子前,目光紧盯着电脑屏幕,屏幕上闪烁着一组组数据和图表,显示着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结果。他的脸色显得异常凝重,眉头紧锁,仿佛在思考着什么沉重而复杂的问题。

实验室的量子钟跳至凌晨2:47分时,赵东浩的视网膜投影突然闪出危险红光。滨海市的灾情数据流正以每秒17Gb的速度涌入服务器,将气候模型的预测曲线挤压成锯齿状的心电图。他摘下智能眼镜,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却揉不散眼前挥之不去的幻象——屏幕上跳动的死亡人数,竟与二十年前他填错的一个气象参数数值重合。

“教授,您该休息了。”李墨飞将保温杯轻轻推到他手边,杯底茶垢形成的环状纹路,在实验室冷光下像极了台风眼的卫星云图。赵东浩没有接话,手指在全息键盘上快速滑动,调出滨海市防洪堤的应力分析图。钢筋结构的断裂点,正与三年前被驳回的加固方案完全一致。

正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猛地推开,刘宇,一个专注于设计应对极端天气城市设施的工程师,急匆匆地走了进来。他的脸色苍白,手里攥着一份报告,声音有些颤抖:“赵教授,小李博士,你们听说了吗?南方的滨海市刚刚遭遇了一场超强台风,整个城市几乎被淹没了!死亡人数已经超过千人,还有数万人无家可归!”

手里平板电脑的蓝光将刘宇的脸色映得惨白。他调出热成像救援画面,遇难者临终前的体温在屏幕上凝结成猩红光斑。“这些热源分布…”他的声音哽住了,“组成了新的风眼模型。”

刘宇的声音低沉而沉重,“台风的强度远超预期,海平面上升加剧了洪水的影响。滨海市的防洪设施完全崩溃了。”

李墨飞感到一阵寒意从脊背升起,他快步走到陈宇身边,接过报告快速浏览。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这……这比我们预测的最坏情况还要糟糕。”

赵东浩立即将光斑数据导入气候系统,全息沙盘突然发出刺耳警报。原本模拟台风的蓝色粒子流,此刻正被血色光点牵引重组,形成一个直径三百公里的新气旋。“这是…人体热力学对大气系统的反馈?”李墨飞的笔尖戳破了记录纸。

他们很快发现更惊悚的关联——滨海市地下管网破裂的声波频率,与当地一座观鲸博物馆收录的座头鲸哀鸣完全同频。当刘宇将声纹数据输入海洋气象模型时,系统竟生成了一段诡异的预言:“下一个风眼将在鲸群迁徙路线上形成。”

实验室的空气净化器突然推送广告:“滨海市灾民手机防水壳限量预售!附赠独家洪水白噪音。”赵东浩的智能手表同步震动,购物平台正以竞拍形式出售一部泡水手机,商品描述写着:“可播放最后30秒浪涌实况,助您深度冥想。”

“他们怎么敢?!”李墨飞一拳砸在无线充电座上,震翻了刘宇刚带来的灾情报告。纸张散落间,某页边缘的批注刺痛了赵东浩的眼睛——那是他半年前在防洪研讨会上写的警示:“当娱乐化吞噬危机意识,数据将沦为消费品。”

刘宇默默调出自己手机里的收藏夹,展示一组“气候纹身”图片。年轻人们把碳排放曲线刻在脊椎上,把家乡消失的海岸线纹成了臂环。“至少有些人在用身体记忆真相。”他手指划过一张照片,纹身师正将实时冰川消融数据刺入客户的肩胛骨,墨色随体温变化显现不同色阶。

突然,尖锐的断电警报撕裂了凝重的空气。应急灯亮起的瞬间,三人同时屏住呼吸——灾情热斑图在紫外线模式下,竟显现出明代《防汛碑记》的篆刻文字。赵东浩扑到屏幕前,手指颤抖着描摹那些浮动的笔画:“……堤溃于蚁穴,患生于忽微……”

李墨飞突然打开手机闪光灯,将光束斜射向墙面数据图表。被放大的阴影里,他看到滨海市防洪堤裂缝的微观成像,与碑文拓片的宣纸纤维惊人相似。“先人在竹简上刻写的治水经,和我们用纳米探针扫描的材料应力图……”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本质上都是人类对抗无常的密码。”

刘宇从工具柜翻出激光笔,激光笔发出的红点沿着碑文脉络游走:“这些防汛智慧被档案馆数字化后,就一直沉睡在云端。”光斑停驻在“以人合天”四个字上,墙面的全息投影恰巧切换到最新灾民安置方案,AI生成的模块化房屋正在吞噬最后一片湿地。

备用电源启动时,赵东浩的邮箱弹出一封匿名邮件。附件是滨海市儿童画作扫描件:蜡笔绘制的海啸里漂浮着乐高飞船,云层中却透出一只巨大的眼睛。标题用稚嫩笔迹写着《未来之眼》。

“这是灾民安置点的美术治疗课作品。”刘宇辨认出画纸边缘的福利机构LoGo,“孩子们比我们更早给项目起了名字。”

“未来之眼”!正好与他们策划设计的虚拟现实AI技术——“气候灾难一眼见”头盔相契合,正是李墨飞、赵东浩、刘宇三位气候学家正在设计制造的新气候象模型的最佳名字!

李墨飞立即调出社交媒体实时热词分析,“未来之眼”的词频正在暗网论坛隐秘攀升。某个匿名帖写道:“当权者的盲区里,有百万双眼睛在凝视真实。”

“对,加快速度完成‘未来之眼’项目,尽快投放到社区科普活动当中。”赵东浩走到窗前,暴雨在玻璃上蜿蜒出新的数据流。他想起断电时浮现的明代碑文,此刻正在这座城市某处,以量子纠缠的形式被重新编译。实验室门悄然开启,黄娅娅抱着湿透的资料冲进来,她发梢滴落的水珠在地面汇成微型的海平面上升曲线。

“最新消息!”她挥了挥手机,“滨海市的乐高爱好者联盟自发设计了防洪堤模型,用的就是孩子们画里的飞船元素!”

应急灯忽然频闪,将所有人的影子投射在天花板上。那些扭曲的暗影交织成网,笼罩在量子计算机上方——那里正运行着下一代气候模型,名为“未来之眼”的算法胚胎开始悄然分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